|
||
|
||
|
||
|
||
|
举纲张目提通鉴,十载艰辛月在霄。
杜曲拜师明性理,樊川受业涨心潮。
讷斋集里才思涌,桐柏宫中道德邀。
配祀文公尊首席,大儒望誉冠西桥。
[人物名片]赵师渊
《宋元学案》载,“讷斋登朱子之门为最先”,赵和朱熹乃师生兼姻亲,其二弟师骞娶朱熹之女朱叔为妻,幼弟师夏娶朱子长孙女为妻。
绍熙五年(1194),经朱熹门人林择之举荐,右丞相赵汝愚授其为职事官、国史院编修。汝愚去相后,师渊退而潜心研究理学十余年。后复出任温州添差通判、太常簿、司农太常丞等。终因议论肃皇后安葬事与宰相不合,辞职回乡提举天台崇道观(设于桐柏宫),后官终朝奉郎。其著有《讷斋集》等。
嘉定三年卒后被祀黄岩乡贤祠,又与其嫡系堂兄弟、均为朱子门生的师雍、师葳和师端配祀朱文公祠,其在配祀朱子的十一名门生中列首位。
朱子曾与其据《资治通鉴》等书简化内容、以目叙事合编《通鉴纲目》,赵分注纲目五十九卷、积十余年之功编成,开创了史学编年、纪传、纪事本末诸体之外的“纲目体”。但因书序、提要均为朱熹所作、流传刊行时未题赵名,后人误为朱子专著。
当代《宋明理学史》评述“始于朱熹,成于师渊”的该书,“对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进行理学原则的裁断。”国学大师钱穆,将此著列为中国二十二部史学名著之一。
07.咏车若水
车氏贤孙号玉峰,讴韶耕读自从容。
水心宅上诚求学,立鲁斋前志荡胸。
错简正名功不浅,绝麟著述管尤彤。
集题脚气辞医智,德比高岗一劲松。
[人物名片]车若水
(1209—1275),字清臣,号玉峰山民,黄岩讴韶人。
其家学渊源(讴韶车氏祖孙四代,有七人录入1921年出版的《中国名人大辞典》,三部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从小受父车倬和祖父车卿熏陶,治学甚严。初事叶适门生、《嘉定赤城志》主纂陈耆卿学古文,端平二年(1235)改拜杜范为师,遂研性理之学。后与黄超然同拜朱熹弟子、金华经学名家王柏为师,使所学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为穷研义理,他多次谢绝出仕,仅受台州知府与王柏力邀,任教过当时的台州最高学府——上蔡书院(以理学名家谢良佐的家乡河南上蔡为名)。
咸淳五年(1269),其撰《重证大学章句》一卷,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致知”与“格物”之阙。王柏赞其为“洞照千古之错简”。又著《道统论》,“凡有见于道,有功于圣门者”皆录于书。王在序中赞为“照耀万古,与天地相始终”。
咸淳十年(1274),其撰考据名著《脚气集》(系宋元时期著名的十八种笔记小说之一,1990年8月上海古籍出版社曾重行刊印)。另著有《宇宙略记》《世运录》《大学沿革论》《玉峰冗稿》十卷等。
08.咏潘时举
持守清名学业精,君家利义孰堪轻。
晦庵集内凝思现,朱子尊前笃志迎。
合一有成时践悟,抱元无碍总关情。
白湖泉井今犹在,唯欠儒堂论道声。
[人物名片]潘时举
字子善,原籍临海(其祖父潘大年,系宣和三年进士,官终从政郎监南岳庙),迁居天台。曾于天台上下儒堂(上儒堂在白湖、下儒堂在泉井,后毁)开馆授徒。
宁宗嘉定十五年(1222),其以太学上舍生释褐进士,历任无为(安徽)军教授、国子监正录。他侍师朱熹多年,《宋元学案》引《台学源流》记述,称其“从晦庵游,有闻必记,每喜静坐”,赞颂潘子善“有得于合一之学”。其辨释《六经》疑义及问学大端,亦多所称许,朱子因“谓其为学工夫甚缜密”。由其记录绍熙四年(1193)后的朱子言论,就达四百余条,问答约八十处,被收入《朱子文集》卷六十的有十一书,内容包含答性理、孔孟、书诗、历史、持守和为学之问,其中以问《易》为多。《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四中亦录有七条,如三十五条其问“久侍师席,今得告违,望赐一言,使终身知所佩服”,朱子答曰:“凡前此所讲论者,不过如此,亦别无他说,但于大本上用力。凡读书穷理,须要看得亲切。”
据传,黄岩知名学者邱渐,亦曾拜其为师。
09.咏黄超然
百株修竹西清友,隐士当年设讲筵。
学贯朱程推性理,道由桃李出柔川。
无求不愠琴书乐,有得无憎奥义传。
大易之名倾后世,志行莫景颂超然。
[人物名片]黄超然
(1236—1296),字立道,号寿云、晚号西清,黄岩柔极人。其出身仕宦家庭,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四代为官。幼时师从学者蔡梦说研究古籍,“安居恬静,不以贫穷动其心”,后与车若水师从金华经学名家王柏,得理学之传,并着重研探《周易》。
宋末,其两度被举荐乡贡,却“性识高明,不以功名易其志”,而热心于创办义塾,以纲常伦理一意授徒,时“生徒远至,诲人不倦”。
五十岁时,其自筑西清道院专心著述,将二程、朱子所注经书中意犹未尽和缺漏之处补注完善,并著有《周易通义》二十卷、《西清文集》《诗话》《笔谈》《地理撮要》《会要历》各十卷等。其子中玉接手义塾后辟为柔川书院,中祀“二程”与朱子,后设讲堂。
元贞二年(1296),超然卒。
至元朝,台州府因其学行高深,奏《谥议》于朝廷,以赞词“寿考且宁曰康,好古不倦曰敏”而谥其号“康敏”。明洪武十八年(1385),方孝孺慕名亲赴柔川为《黄氏宗谱》作序,撰颂词曰“道本濂洛、学贯朱程,著书立说、大易之名,世革不仕、志行莫景”。
10.咏杜范
三日江清出圣人,潜修实理复传薪。
尤钦麦饭葱羹句,还敬寒风松竹身。
柔克刚时推五事,退为进处引千钧。
立斋正气盈天地,誉满端平一宰臣。
[人物名片]杜范
(1182—1245),字成之、一字仪夫,号立斋,黄岩杜曲(今杜家村)人。南宋孝宗淳熙九年生于黄岩城北翠屏山下的杜曲(今杜家村),传其出生时村前浑浊的永宁江曾澄清三日(邑人因另改江名为澄江,亦沿用至今)。
少时师从祖辈杜烨和杜知仁,其先祖杜政之堂兄杜垂象为北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进士,是台州宋代首位进士。史载,杜“读书必潜心玩味,取圣贤格言大训,实见诸躬行”。
嘉定元年(1208),其与叔祖杜烨同科中进士,后历任金坛县尉、婺州司法参军、安吉司理参军等。绍定三年(1230),入京历任监察御史、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同知枢密院事,理宗淳祐时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为台州史上官居极品者。
《宋史》有传,为“端平更化”时重要人物。他贵为宰辅、却安贫乐道,其《贻富室翁》诗云:“葱疗丹田麦疗饥,葱羹麦饭两相宜。请君试上城头望,多少人家午未炊。”同乡人则有诗述其“有官居鼎鼐,无地起高楼”。《续资治通鉴·宋纪》赞曰:“范清修苦节,室庐仅蔽风雨,身若长不胜衣,临大节,则贲育不能夺。”
淳佑五年(1245),杜范病逝于相位后,理宗辍朝减膳三日,诏赠“少傅”并谥其号“清献”,其时朝廷在东门外为他举行送灵仪式,理宗亲率文武百官祭奠还亲读祭文。
史家公认其在南宋三十多位丞相中,以清廉、耿直、公正、忠诚论列首位,称其为“南宋第一相”和“南渡宰臣之冠”。其与南宋礼部侍郎李韶为我国历史上七对“李杜”之一。
他一生著有《奏稿》十卷、《杂文》六卷、《古律诗》《进故事》各五卷、《经筵讲义》《外制》各三卷等,后人辑成《清献集》二十卷。其与著有《四书衍义》的黄岩邱渐等为杜烨南湖学派的第二代传人,再传于车若水等多人。旧志云:“吾台自有郡以来,先哲之德业文章,清献公实之为首”。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