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考试了,妈妈中午吃什么?”中考前一天,仙居县横溪镇的初三学生曹贵林不是在担心考试,而是在为母亲发愁。妈妈先天性脑瘫,生活无法自理,父亲在外打工,照顾妈妈的责任就全落在了还未成年的曹贵林身上。虽然只有17岁,至今,他已经独自照顾妈妈10年了。
曹贵林说,自己不想到离家太远的县城上学,因为无法照顾母亲。带着这份本不该他这个年龄孩子承担的焦虑,曹贵林走进了中考的考场(详见本端昨日报道)。
他到底考得怎么样?考试间隙有没有如往常一样回家照料妈妈?他面临的“最大”问题又该怎么解决?
昨天(6月13日),钱江晚报记者作为一个旁观者,观察了这个17岁少年中考第一天的日常生活。
第一天的语文是他的强项他说作文写的就是自己的故事
昨天是台州地区中考的第一天,上午11点,语文考试结束铃声响起。
考点门口,早已被来接孩子的父母包围,记者在人群中没有看到曹贵林的父亲曹永青。曹爸爸说要在家弄午饭——以前这都是儿子的活,今天中考,不能再让他累着了。
考生们陆续走出来。有的笑容满面,有的垂头丧气。
等学生们散得差不多了,穿了一件绿色汗衫的曹贵林才不紧不慢地走出来。看到记者站在门口等他,开心地咧了下嘴,挥了挥手。
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有人在学校门口接他,曹贵林显得挺高兴。他说话的声音都比昨天响了不少,看得出来,上午的语文考试发挥得还不错。本来嘛,老师说这是他的强项。
因为考试顺利,曹贵林恢复了些少年人本该有的活泼,表达欲望明显强了很多。
“你知道吗?这次的作文题目很对我的胃口:《学会多去想一想》。人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多想一想,该怎么解决,不要失掉信心。我看到这个题目,感觉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的嘛。”少年人无法掩饰住得意。他说,他写的就是自己的故事。
“目前的生活对我来说并不轻松,经常会碰到挺大的困难。我也从一个一开始碰到难处只会掉眼泪的小男孩,成长为现在能够自己思考、积极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成年人’了。我现在已经不再害怕遇到种种残酷的考验。”这话,根本不像是一个17岁的孩子说的,早熟得让人心疼。
回家对忙碌的父亲说,“让我来”给妈妈喂完饭才去考试
我们一路聊着上午的考试,10多分钟就走回了家。
父亲曹永青已经忙开了。他在厨房里烧饭,看得出来有些生疏,忙得满头大汗。曹贵林跑到灶台前,一把接过父亲手里的锅铲,开始炒菜。
头一天,父子俩已经说好,中考这几天,曹贵林的任务就是专心考试,其他都不用管。可是,忙碌惯了的曹贵林,根本闲不住。
他的手脚麻利,这边锅里的菜炒得喷喷香,一转身就蹲到灶台后面添火。看得出来,对这个农家厨房,他是无比的熟悉,什么东西放在哪里,根本不用看,手一伸就拿到了。
中饭挺简单,葱油土豆片、清炒茶豆、酸辣大白菜,还有一碗是昨晚吃剩的炖豆干。饭一做好,曹贵林马上拿碗盛了,在桌子上摆好,然后叫爸妈过来吃。曹贵林又拿了一个小碗,装了一点米饭,倒上热开水泡软,夹了菜,给隔壁卧床的奶奶送去。
“叔叔,你要不要也吃点?”曹贵林又热情地朝记者招手。
曹永青从屋里出来,拿着个热水瓶。曹贵林把刚端起的饭碗放下,“爸,还是让我来吧。”接过热水瓶走到灶台前,烧饭前灌进去的水在做饭时已经煮开。
曹永青有些无奈,这个家是儿子的“地盘”,他根本插不上手。
几下扒完碗中的饭,曹贵林又“赶走”正要给母亲喂饭的父亲。“我妈妈喜欢吃什么,吃饭菜的顺序和习惯我都很清楚。”记者留意到,曹贵林用调羹喂饭时,每一勺的饭量和菜量都控制得非常准确,刚好够母亲赵世美一口吃下去。但因为妈妈吞咽困难,这饭一喂就是1个小时。
然后,男孩又把碗刷了,这才拿起书本去学校,参加下午的考试。
路上,记者忍不住“责怪”他,“不是说好这几天安心考试,家里的活让爸爸做吗,怎么中午又全包了?”
曹贵林耸了耸肩,“我爸爸家务做得少,我怕他做不好,不放心,况且我做得熟练,可以省不少时间,妈妈奶奶也更习惯我做的饭。”说着,曹贵林忽然有些低沉,“再说,我马上要去读高中了,以后不能每天照顾妈妈了。”
父亲支持儿子去县城读书左邻右舍都说会来帮忙照料
曹永青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记者刚来的时候,他甚至不愿意和陌生的我直接对话。
镇上的工作人员说,他是不愿意说自己的家境,“因为他一直觉得愧疚,认为自己没有尽到责任,才把日子过成这样。”
送曹贵林到学校,记者返回他的家里。没了曹贵林这个“主心骨”,这个家一下子就沉寂下来,仿佛没了太阳的冬日,有些冰冷。
曹永青一直沉默地做着各种事情,偶尔叹口气。他说,自己身体也不好,很多活干不了,又没有文化和手艺,所以总是感觉有心无力。
说起儿子,这个被生活的艰辛压抑太久的男子,眼眶微微泛红。他觉得,自己最对不起的,就是儿子。他不会亲口对儿子说谢谢,但闪烁的泪花已经说明了对懂事儿子的感激。
“你知道吗?他是我们家唯一的希望。我会把他培养好,让他有出人头地的一天。”曹永青终于说了实话。其实,这些天他一直在想儿子面对的那个两难问题,“出去读书肯定是好的,我肯定支持。至于家里的事,我会做好的,不用他牵挂。”
这两天,记者采访过程中,不少邻居都跑过来,大家纷纷感叹这个家的不容易,称赞曹贵林多么懂事。“这个家多亏了有这个孩子啊!”邻居王阿姨说,曹贵林并非不想出去读书,只是放不下家里的妈妈和奶奶,“我跟他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不能一直窝在家里。只有出去闯,才能彻底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至于家里的事,我们这些邻居都会尽力帮忙的。”
王阿姨,您说得真好。曹贵林,不知你看到了没?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