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希望让这套技术实现量产,为全国农场提供智能服务
在美国,农场主每日午后,在房子后院里喝咖啡,只要遥控机器,便能为自己的万亩良田播种、灌溉、收割。这样的“农业神话”,对于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而言,一度可望而不可即。
不过在当下,随着人力成本提高,智能化、观光化农场成为农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尤其在台州,越来越多制造业老板们的眼光,逐渐从第二产业回归到了第一产业上。这些“半路出家”的农场主们并不懂农业,于是依靠现代化农业设备就显得尤为必要。
在不久前举办的台州国际人才合作洽谈大会上,来自美国普渡大学的林光博士,带着他的“智能农庄管家云数据信息系统与服务平台产业化”项目,入选了台州市“500精英计划”。他希望将普渡大学实验室里已经实现的技术,以及美国农场里的智能设备,在台州落地,并能辐射到全国。
目前,林光与浙江万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共同推进项目的落地,可以预见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智慧型农场,将在台州遍地开花。
用平板电脑,就可以打理农场事务
在万毅智能科技公司的智能农庄体验馆里,栽培着铁皮石斛、兰花等作物。这里没有阳光雨露,植物靠人工光与基质赖以存活。
公司的负责人潘成峰惬意地坐在座位上,看着手里的平板电脑,屏幕上显示有土壤的温度、湿度等数据。
铁皮石斛区域的水分显示稀少,潘成峰便用平板电脑打开灌溉设备,分布在基质上的滴管开始滴水,为土壤补充水分;兰花种植区的光线与温度不够了,他在平板电脑上点击打开遮阳篷,卷帘便徐徐而上,白色的人工光铺满了兰花区。
为什么植物的生长环境,可以在平板电脑上查看?
潘成峰向记者介绍,原来,植物基质里插放着各色各样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测试出土壤的水分、养分、温湿度盐碱度,及空气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通过自带的通信设备,上传到云端服务器,再传输到手机或平板电脑里。
“即便我不在体验馆里,同样可以用手机APP或电脑查看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能实时地做出灌溉、施肥、杀虫、补光等控制措施。”潘成峰说,这一体验馆就是现代智慧农场的室内缩小版。
这些高新农业技术,将在中国实现量产
智能农庄体验馆之所以能建成,这少不了林光博士与其强大团队的功劳。
体验馆的设备与理念,便是应用了林光团队开发的“无线太阳能的植物精准云计算种植系统”。
记者了解到,林光是温岭人,是美国布朗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博士,目前在普渡大学数学学院担任大数据信息工程专业研究员。他与Jeffrey J Volenec、Gary C Steinhardt、Brad C Joern等普渡大学农学系教授,以及农作物高光谱图像分析专家金剑博士,在实验室里完成了“基于云计算的高光谱农业检测分析系统”,正是凭着这一技术,让他入选了本届台州“500精英人才”。
“将高光谱仪挂在无人机上,无人机便自动地去农场上转一圈回来,系统会把采集来的频谱信息进行分析,来判断植物的病虫害情况、长势如何,且可对产量进行预期。”林光向记者介绍道。
这些系统与设备,目前在美国还未面世,林光则是看中了中国农业的巨大前景,便想将设备在台州落地,并实现量产化。
“当然一些设备的落地还需等一阵子,譬如无人机高光谱农业遥感系统比较适合中国北方的农场,如何把高光谱农业检测技术应用在南方大棚农场里,还需要对系统进一步改造。”林光说,这也是他此后回美国最大的任务。
改造成智慧农场,每亩地需要四五万元的花费
自从台州国际人才合作洽谈大会闭幕以来,潘成峰在体验馆里接待了一拨又一拨的农场主。这些农场主来自台州各地,皆资金实力雄厚,对智慧农场有着浓厚兴趣。
“已经有七八家农场,与我们公司达成了合作意愿。”潘成峰说,他目前已经在为几家农场赶制方案。
与标准化的智能家居不同的是,农场里种植的作物、种植习惯、土质与环境差异较大,潘成峰需要定制出合适的方案,并将智能设备安装好,以后的事情,就全权交给机器来做了。
在设备上,诸如服务器、传感器、高光谱仪等,农户则可根据自身需要来搭配,“改造一亩地的花费大概在四五万元。”
从目前愿意合作的农场主来看,他们大多种植如中草药等高附加值作物、反季节作物,和特殊地域性作物等,这些植物比较娇贵,对环境要求也高,需要智能设备对其进行监测与控制。
潘成峰表示,他们对国外产品,技术和理论进行过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在技术和整体性能上已经能全面超越国内竞争对手。因此在获利方面,无论是出售设备,还是建立以精准农业为主的服务中心,都具有较大的优势。
“台州只是个起点,我们的目标是为全国的农场做智能服务。”潘成峰说。
原标题: 美国智慧农场在台州落地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新闻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