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杭城天气灰蒙蒙的,几大空气质量监测点显示,轻度及中度雾霾来袭。天气渐寒,空气质量不断预警。
雾霾到底如何影响着人类健康?当雾霾遭遇烟民时,其危害仅仅是1+1大于2吗?普通市民以及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如何应对雾霾天?
由浙江大学呼吸病研究所参与的国家973计划项目“大气细颗粒物引发呼吸道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与干预研究”前不久立项,总经费达3500万元。这是在雾霾与健康关系研究领域,我国有史以来第二个国家973重大研究课题。
该项目在全国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杭州5个不同地区的研究机构同时进行。杭州有浙江大学呼吸病研究所参与。该项目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课题组负责人是陈志华研究员,参与专家除了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浙医二院呼吸科主任沈华浩教授,还有李雯、应颂敏教授。
昨日,记者采访了沈华浩教授。
吸进肺里的小颗粒,化学成分是什么
“雾霾天气中的大气颗粒物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研究显示大气细颗粒物因其可能直接入肺,对人体尤其是呼吸系统,危害更大。我们正在研究雾霾与慢阻肺的关系。”我国呼吸疾病领域学科带头人之一、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沈华浩说。
昨日,是第十三个世界慢阻肺日,主题是“关注慢阻肺永远不晚”。慢阻肺是一种会导致患者呼吸功能逐渐下降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全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患病率高达8.2%。
“我们项目目标简单地说是,围绕大气细颗粒物的本质——损伤效应——机制干预这一主线,进行研究。”沈华浩教授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找出导致加重呼吸道损伤的大气细颗粒物的化学和生物组分;
2、研究大气细颗粒物是如何诱发呼吸系统疾病的;
3、发现新的潜在预防治疗关键靶点,设计出有效干预的新方法。
沈华浩教授说,目前,我国人口十大死因中,呼吸疾病(主要是慢阻肺COPD)在城市居第四位,在农村居第一位。
沈华浩教授提醒,眼下气候干燥,雾霾天渐多,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首当其冲受害的是呼吸道慢性疾病患者,慢阻肺患者是最主要的一类患者。
慢阻肺眼下最需警惕急性加重的发生。每次急性发作,每位患者抢救、住院平均费用超过1.5万元。不光是医疗花费多,每次发作还会让肺组织结下疤痕,最终导致肺扩张困难,功能下降,甚至死亡。所以慢阻肺患者长期坚持规范治疗,及时复诊,预防疾病急性发作很重要。
小白鼠“抽烟”3个月,肺受伤到什么程度
吸烟是慢阻肺最重要的环境发病因素。吸烟者死于慢阻肺的人数多于非吸烟者。此外,被动吸烟也可能导致慢阻肺发病。然而调查表明,40%的患者不知道吸烟是慢阻肺的重要病因。
慢阻肺的发病已趋于中年人。年轻人吸烟,再遇上雾霾,是否会对呼吸道的损害产生叠加作用呢?
为了了解大气细颗粒物是如何诱发慢阻肺的,浙大研究团队,给一群小白鼠“抽”了3个月的烟。沈教授介绍,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在小白鼠身上,建立慢阻肺的模型。
100只小白鼠,被分成若干组,每一组每天“抽”3包万宝路,仅仅3个月,研究者就在小白鼠的气道上,看到了类似慢阻肺患者的病理变化。
“其实,小白鼠一天才‘抽’两次烟,每次大约半小时,它们还不是主动‘抽’,而是放在一个密闭容器里,让它们被动抽烟。可想而知,被动吸烟危害尚且如此,主动抽烟更损害健康了。”沈华浩教授说,所以慢阻肺患者首先要戒烟。
接下来,他们还要研究雾霾如何影响这些“患上”慢阻肺的小白鼠的。实验用的雾霾颗粒,是北京团队提供,他们已经收集了自然环境下雾霾的成分,然后提供统一的雾霾样本,供各个团队使用。
除了在实验室研究之外,他们还会把小白鼠带到隧道里研究,因为那里的PM2.5含量相对比较高。
吃什么能防霾害,润肺食物真靠谱吗
雾霾天里,大家最喜欢问,吃什么能抗霾?
百合、萝卜、梨子、蜂蜜、荸荠……中医津津乐道的一些“清肺”食物,被寄予厚望。但是,润肺食物的防霾功效,记者还没有找到科学依据。
“目前,预防慢阻肺急性发作安全有效的方法,除了戒烟外,药物方面是长期应用吸入激素+联合吸入制剂。我们这项研究,将进一步寻找防范雾霾这种慢性伤害的药物。”沈教授说,在揭示雾霾引发呼吸道损伤的分子机理同时,运用老药新用、新药新用和中西药联用的策略,挖掘可能的干预药物,最终提出可能的干预靶点。
“就好像点烟的烟头一样,火点在烟头上,香烟才会点着,雾霾进入气道引起损伤,它的内应是谁?”沈华浩医生说,找到这个靶点,医生就能相应地找到对付它的药物。
原标题: 雾霾进呼吸道后内应是谁 雾霾与健康公共卫生研究启动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联系电话:0576-88906060,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