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在官网发布了《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将包括感冒发烧、慢性咽炎、小儿腹泻等53种常见病,列入不需要输液疾病清单,包括内科、外科、妇科炎症及小儿疾病等。要求当地医疗机构严格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只有在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以及病情危重、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这三种情况下,才使用静脉输液。
这一按病种分的新规,一出台便引起热议。为何这53种疾病不用输液?这么做是否能减少抗生素滥用?昨天,记者专访国家卫生计生委抗菌药物临床管理办法起草人之一、浙医二院感染管理科王选锭主任以及杭城公立医院四大科室专家,进行全面解读。
我国年人均输液达8瓶
“药物过敏或死亡,大多由静脉输液引起,所以在临床上,药物能口服应该尽量口服。”王选锭说,有些“发炎”不是细菌感染导致,使用抗生素无效反而会导致滥用。
“我国的单纯抗菌药物,87%是通过静脉输入病人体内,只有11%是通过患者口服。相比之下,老挝、越南等其他落后国家,两者也各占50%的比例。”王选锭提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人均每年静脉输液为3瓶,但在我国,这个数字一跃升至8瓶。
静脉输液现象泛滥的背后,原因在哪里?王主任总结了两点。
“首先,医院里要求挂水最多的是发烧病人,不管是否需要,病人和家属总会主动向医生要求,觉得挂了盐水就会好得快。我在门诊中,就曾遇到不给挂水就开口大骂的病人。其次,越是基层地区的医疗单位,因为药物、诊断知识缺乏,越习惯先给病人静脉输液。有些患者仅仅咳嗽或者身体不适,也会被挂上抗生素和激素。一些乡村基层医生抱着这样一种想法:既然盐水都挂过了还是不好,就应该转往上级医院。”
在王选锭看来,过度输液的背后,往往存在抗菌素滥用的问题。
按病种分还需专业完善
2013年,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要出个国家方案。出台前,需要调查数据,因此在2012年12月,王选锭受邀牵头做了一项全国调查。结果显示,门诊中,17%的抗菌药物由静脉给药,急诊中,70%的抗菌药由静脉给药。
“在2013年出台的抗菌药物临床管理办法中就有规定,基层医疗机构如用抗菌药,须经上级医疗机构批准。”王选锭说,为规范大医院门诊使用抗生素和减少静脉输液现象,浙医二院和浙大邵逸夫医院,已经取消了门诊输液室。医生在门诊开不出液体处方,如果必须要输液,则要去急诊开,病人要不要用抗生素,也要由医生判断是否有用药指征。
“浙二每天人均门诊量达1万人次以上,以前门诊可随意开盐水的现象没有了,现在输液室每天仅100多人挂水,输液人数占比1%左右。”
此外,王选锭还在急诊诊间挂上了温馨提示,告诉病人输液的意义,哪些疾病可以口服用药,什么时候才要用到抗生素等。
“此次安徽省出台的这项规定出发点很好,可以作为引导性意见,应该点赞。但一些细菌性炎症,如果实在找不到口服药,还需输液。这份名单按病种来分,专业性尚不够,还需要不断完善。”
为什么这53种疾病无需输液
内科:感冒大部分可以自愈
病种(24种):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体温38℃以下的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轻度结肠炎,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急性膀胱炎等。
浙医二院消化内科主任医生陈焰:大部分病毒性感冒,都可以通过休息、多喝水、吃水果来自愈。输液主要针对的是严重的细菌感染,腹泻若无严重脱水的可能或电解质紊乱,也完全可以通过口服补液来进行治疗。静脉注射也有副作用,输液对心肺功能会有一定影响。虽然这些影响不会短时间呈现,但也不能忽视。建议患者最好不要在非必要情况下,坚持要求输液。就好比感冒,有的病人习惯于输液,认为这样好得快,这其实是很大的误区。
外科:慢性病建议口服用药
病种(18种):老年性骨关节炎,慢性膀胱炎,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无合并症的肾结石,急性、慢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慢性喉炎等。
省中医院大外科主任程向东:对慢性病而言,液体输入和口服输入一样,输液并不优于其他治疗方式,临床上并不主张。如无合并症的肾结石,输液或口服补液都是为了增加尿量,利尿冲石,完全没必要非得选择输液,相对来说,输液效果可能还要来得慢一些。如果有并发症,关节炎急性发作,肾结石感染,那还得输液的,这时抗生素的优势比较明显。
妇科:慢性妇科病局部治疗即可
病种(7种):慢性盆腔炎,慢性子宫颈炎,无症状的子宫肌瘤,前庭大腺囊肿,阴道炎、外阴炎,原发性痛经,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
市一医院妇科主治医师许嵩:这几种疾病都不属于急性感染疾病,通常情况下不需要输液。如原发性痛经,目前并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法,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之一,轻度患者注意休息即可。严重者也主要是开少量的止痛药,以中成药调理为主。“慢性子宫颈炎,轻度的一般都是无需治疗。子宫颈是生理上的一个交界区,因其所处位置的特殊性,炎症时有发生,因而大部分情况的炎症并不重要。严重的会有出血现象,但一般采取局部治疗和药物治疗,不主张输液。输液是全身治疗,会破坏人体的一些正常菌群,反而不利于健康。”
儿科:是否输液依患儿情况决定
病种(4种):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小儿腹泻: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市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盛文彬:每个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同样疾病也不能一概而论,不能说都需要输液,也不能说都不需要。近10年以来,杭州市卫生部门很重视抗生素的使用,对于输液都有明确的比例限制。“原来不少家长动不动就要求输液,现在则是个个反对,尤其的是年轻的家长们。比如一般性的上呼吸道感染,80%是不需要输液的。但如果孩子食欲差,两三天没吃东西,又吃不进药物,那么输液就很有必要。输液能尽快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水分和电解质,对于感染严重的患者来说,是比较好的治疗方式。”
原标题: 输液背后存抗生素滥用现象 按病种分还需完善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联系电话:0576-88906060,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