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 jili casino Login register.GOGOJILI legit,Gogojili login APP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您当前的位置 :台州频道 > 新闻 > 社会 正文
拿空间换地 “真英雄”增资增产不增地
2013年11月19日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祥和地创业园位于天台人民东路延伸段,在这个占地100亩的地方,建有6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除了部分给天台祥和实业有限公司自用外,其余的租给了30余家小微企业。记者 李昌正 摄

  原标题:空间换地——[寻找] “零地”增产真英雄

  记者 张婷婷 朱玲巧

  编者按

  今年,省委省政府将“空间换地”纳入到《2013浙江省体制改革要点》的7大重点之中。

  通过“空间换地”,可以引导企业整合现有土地、厂房、设备等低效闲置资产,淘汰落后产能,提质增效,达到“增资增产不增地”的目的。

  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台州制造难逃土地资源紧缺、发展空间有限的困局。

  造成“用地难”的两大问题利剑高悬:一方面,是土地资源吃紧的要素问题所迫,而另一方面,土地利用率低,闲置用地现象普遍存在。

  在这种形势下,近几年来,我市将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节约集约利用有限土地资源作为缓解用地难的一个重大突破口,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方法。

  自2008年以来,我市先后出台《关于深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盘活存量用地实施“优二进三”推动民营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鼓励企业合理节约利用地面空间,积极拓展利用地上空间。

  从简单的厂房加盖,到向海陆空多维度要地,从通过异地搬迁,到向优化布局要地,从低效用地的二次开发,到向技术改造要地,台州对“空间换地”进行了多样化的尝试,并且获益匪浅。

  今天,我们推出探寻台州经济转型升级之路第四条途径——“空间换地”。

  至此,本报探寻台州经济转型升级之路的系列报道也将告一段落。后续的精彩,请拭目以待!

  有项目,却没地方上;有产品,却没空间放。土地的制约让我市众多中小企业的成长束手束脚,也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瓶颈。但通过“空间换地”的实践,台州企业充分发挥智慧,衍生出了多种形态,通过“向上要空间、向技术改造要空间、向沿海滩涂要空间”等方式,缓解了用地之“渴”,也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换”出了新的天地。“空间换地”的应运而生,已然成了台州企业破解“无米之炊”的至上法宝。

  向技改要空间

  仓储变立体,空间1变5

  企业样本:浙江安露清洗机有限公司

  走进位于路桥远郊金清镇的浙江安露清洗机有限公司,整个厂区宽敞整洁。公司的老员工罗师傅告诉记者,现在和2008年以前烟尘漫天的情况相比,真是好得太多了。

  说话间,一名工作人员开着一辆小型铲车从记者面前悠哉驶过,感觉挺“潇洒”。“现在搬东西都不靠腿跑了,装货、卸货、搬运,统统交给了机器。”公司的副总经理朱明贤解释道。

  原来,从2008年开始,该公司相继投资2000万元,建立智能化机械立体仓库,将原有堆垛式的存放改为高层货架存放。

  “安露”的仓储中心很安静,20多米高的空间,只听得到机器传送带发出的声响。这里更像一个硕大的“格子铺”,机器仿佛长了眼睛,把各个型号的清洗机送到专属区域,并在格子里放妥。所有的过程不需要人工清点,一两名工人在电脑前敲击键盘即可完成操作。

  “运用信息化技术管理货位,实现定点、定位、定量的管理,使仓库物资能够快速定位,车间管理人员和计划人员也能够实时了解各种货物的库存及放置地点。”朱明贤表示,实现立体化库存后,仓储中心的占地面积虽然从原先的8000平方米减少到2300平方米,但货物存储量却增长4倍。节省下来的空间为公司加强研发、培训、监测提供了场地。“这种清晰化的管理模式,即便仓库人员变动再频繁也不怕。”

  目前,安露公司已是国内最大的高压清洗机制造商和出口商,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物流仓储中心,产品才能有条不紊地发往南美、北美、欧洲、东南亚等120个国家和地区。

  向上要空间

  旧厂房加盖,产值提升30%

  企业样本:临海立发工艺品有限公司

  新项目等着要上马,可是没有场地可以放得下设备了,这该怎么办?

  去年上半年,临海立发工艺品有限公司的老总余德清就碰到这样的事。

  立发工艺品有限公司是临海的一家休闲用品生产企业,以生产太阳伞起家,前不久,该公司准备开拓休闲椅市场。

  “公司占地面积有6万多平方米,有8个生产车间,百来台生产设备,但随着产品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加,厂房越来越吃紧,就连想上一套新设备都不太可能。”余德清说。

  除此之外,厂房过于拥挤还给“立发”的管理带来不少麻烦。

  余德清说,由于没有专门的中转仓库,加上成品仓库也比较小,只有1000多平方米,放不下的产品只能堆积在车间里,不但影响到了车间的正常生产,也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

  余德清算了一笔帐,如果按照临海市的工业土地出让均价20.3万元/亩来看,要是重新购置土地,那将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但如果直接在原先厂房上加层,那么,购置土地的费用可以省去,只要支付厂房建设费即可;加上当时,周边已经没有多余的空地用来新建厂房。这么算下来,加盖厂房的优势很明显。

  但是,余德清又有另外的担心:建设部门要是不给批怎么办?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建设部门申请。

  让余德清没想到的是,建设部门前来考察之后,很快就同意了他们的申请,允许他们对原有的3幢厂房进行翻建加层。不光允许他们加盖厂房,临海市政府还给予了“立发”30万元的财政补助。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临海市2012年出台的《关于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工业强市的若干意见》。

  “原先的3幢厂房面积加起来是12200平方米,翻建加盖之后,增加到了28600平方米。现在,我们不光设置了专门的中转仓,成品仓也扩大到3000平方米,完全可以满足企业未来几年的发展。”余德清说,加盖厂房是向天空要地,在行情不变的情况下,预计公司今年产值能够提升30%。

  这是台州王野动力有限公司在临海沿江镇新建的厂区。记者 李昌正 摄

  向异地要空间

  换出企业发展大空间

  企业样本:台州王野动力有限公司

  台州王野动力有限公司位于黄岩区新前工业区,厂区内,除了拥挤还是拥挤,空间已经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腾飞的“镣铐”——

  一条马路穿“厂”而过,把厂区硬生生地“劈”成了两半,127亩土地实际使用面积只有110亩;

  员工宿舍和车间平均间隔不到5米,公司的主楼肩负着生产、研发、检测等各种功能;

  部分车间甚至被隔成了两层用,即便这样,车间的过道上仍然凌乱地堆满了货物;

  长约20米的集装箱车进入厂区后因为难掉头,只能用倒车的方式,直挺挺地倒回到车间门口;

  厂区的生产也已经处于超负荷状态,原本年生产15万辆摩托和3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线,如今产能已经负荷到20万辆摩托车、50万台发动机。

  混乱狭窄的空间布局,加上长期的“超载”运行,这个厂区早已不堪重负。

  “尽管去年我们创造了近7个亿的产值,但空间限制已经让王野束手束脚,很难再扩大生产。”该公司董事长助理郑云飞介绍。

  如果再这样下去,王野无疑会变成“困兽之斗”,不仅失去发展的后劲,也会被后来者赶超。

  企业今后的发展空间从哪里来?是对厂区进行规划重建,还是加盖厂房?这些途径,对于王野来说好像都行不通。

  “王野摩托车的主要零部件都是自己生产的,无论是发动机装配车间、涂装车间还是仓库,所要的空间十分庞大。加上摩托车车型多,每个型号又要匹配多种颜色及四五种型号的发动机,就算原地重建,也腾不出地方。”郑云飞说。

  王野的决策者们将目光转向了异地搬迁。

  最初,他们寻找新址的目光只是“盯牢”黄岩,因为黄岩已经形成了一条完善的汽摩配产业供应链,但是,当地的工业用地一直很紧张,等了好几年,都没有看中合适的地块,无奈之下,王野只能将目光“跳”出黄岩。

  就在去年,临海沿江镇政府向王野抛来了“橄榄枝”——一个位于沿江高速出口不到1公里的地块,实际使用面积将近300亩。

  “这里空间大,交通便利,位置和现厂区相距不过20公里,这样就能和黄岩的配套企业保持供应关系,运输成本也不会很高。”郑云飞说,而且地块的成交价格也比较合理,核算下来每亩成本大概是30万元。王野最终选择这里作为发展的新起点。

  对于这样一个大型的异地搬迁项目,沿江镇政府也高度重视,并专门派工作人员帮助企业筹备项目。

  如今,王野梦寐以求的“高起点,高规模,高工艺”的现代化厂区已经从一纸蓝图逐渐变为现实。

  “经过合理的设计,新厂区将办公区、生产车间、生活区分开,并对生产车间进行了精细化的分工。”郑云飞说,不仅如此,在生产工艺上,也有大刀阔斧的改造,“在今后的生产中,自动化程度会更高,零配件生产将实行‘专机流水线生产’,涂装车间采用全新的喷涂设备悬挂线。”郑云飞介绍,新厂房光是在设备的投入上,就达到近亿元。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王野的新厂区已经投入2.9亿元,工程的一期和二期已基本完成,明年春节投产后,可年产60万辆摩托车、120万台发动机。

  向沿海滩涂要空间

  变海涂为新厂房,年产特种电缆可绕地球近两圈

  企业样本:开开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或许你没想到,开开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厂房的100多亩地是向沿海滩涂“要”来的。

  作为台州电线电缆生产企业龙头之一的开开电缆,从去年开始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上新项目生产特种电缆。

  “目前全国有7000多家电线电缆生产厂家,百分之八九十都是生产常规性电缆的,我们之前也是这样。”开开电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丁婷婷说,当时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几乎没有给他们留下多余的发展空间,而企业要想发展,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可生产扩建所需要的土地问题难倒了大家。

  开开电缆在路桥和椒江各有一个厂区,总占地70多亩。但两地的用地本来就比较紧,想在那里拿下地块很难。于是,他们想到了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

  “我们做电缆的是给各个行业做配套设施的,集聚区内的制铜企业可以直接为我们提供原材料。”丁婷婷说,很快,集聚区就批准了他们的用地申请。

  用地批下来,企业的转型也指日可待。他们把目光转向了特种电缆的生产。“目前国内这样的生产企业非常少,发展潜力很大。如果项目建成,年产值可达到14亿元,利润将能达到10%。利润是现在做常规性电线电缆的两到三倍。”丁婷婷说,新项目是今年下半年开建的,2014年下半年生产设备就能进场。整个项目一共投资2亿多元,预计回收期在7到8年左右。

  据介绍,开开电缆位于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这个新项目,主要生产光纤复合电缆、防火电缆、风力发电专用电缆、海上石油平台电缆、核电站用电缆等特种电缆,年产能可达到7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近两圈。

  开开电缆只是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近年来通过围垦造地吸引项目落地的缩影之一。据了解,今年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就为多个大项目提供了用地,比如占地面积达1000多亩的吉利·沃尔沃V汽车项目、年产30万辆皮卡和SUV整车的广汽吉奥生产基地整体迁扩建项目等。

  “向沿海滩涂要地,充分利用台州椒江口两岸及温黄平原东部广袤的荒滩资源和丰富的海岸线资源,缓解了内陆地区日益突出的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是解决台州用地制约问题的良方。”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土地储备中心副主任胡晨光介绍,截至目前,已有348家规模以上企业入驻集聚区内。

  向标准化要空间

  标准厂房再升级

  企业样本:天台祥和实业有限公司

  祥和地创业园位于天台人民东路延伸段,在这个占地100亩的地方上,建有6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除了部分给天台祥和实业有限公司自用外,其余的都租给了30余家小微企业。

  创业园是在2001年开始兴建的。“当时,部分大企业土地利用率非常低下,闲置的土地要么荒废掉,要么用来建造大面积的绿化,而很多小微企业却因为土地制约难以施展拳脚。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把闲置的土地改造再利用,建起了祥和地创业园,土地容积率也从原先的0.8提高到了1.2以上。”天台祥和实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姚宝岳介绍。

  几年下来,该公司在天台莪园、八都工业园区都建了创业园分部,如今,3个创业园加起来总面积达到8万平方米。在这里,既有用地面积达到20多亩的大企业,也有200平方米的小企业,截至目前,园区已经“孵化”出6家规模以上企业,并在2013年获评全省首批智慧小企业创业基地。

  如今,祥和地创业园又迎来了“二次发展”,开始打造标准厂房的“升级版”。

  在人民东路延伸段的创业园内,一栋在建的12层高楼,和周围的平房相比,显得气派许多。

  “这里原先是两层旧厂房,27亩的土地,但建筑面积只有6000平方米。去年,我们将老厂房推倒重建后,新建起了12层高楼,往下还新增了一层地下空间,建筑面积一下子扩展到3.2万平方米。”姚宝岳介绍。

  据了解,大楼竣工后,一二层将入驻年产1200万套的高速铁路扣件生产线,年产值可达4亿元;而二层以上的楼层将成为祥和以及所有入驻创业园企业的“总部大楼”。以往创业园出租的标准厂房只有生产车间,并没有写字楼,而综合大楼建成后,将大大提高园区的服务能力,可供企业租用办公区。

  姚宝岳说,综合大楼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提升了创业园区的形象,从去年9月份开工至今,综合大楼主体已结顶,预计明年就可以投入使用。

来源: 台州商报  作者:  编辑: 朱展翼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分享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