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潮流,什么年纪都不晚。七八年前我开始接触网购,手机里装满了各种购物软件,我和客服聊天砍价、看追评判断商品质量,成了村里的代购员。我们雷峰乡的土货也通过网络卖到全国各地,一下子变成了“网红”。我希望能把家乡的农产品卖得越来越好,让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林银妹帮村民网购心仪商品。拍友 潘丰豪 摄)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7月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丹萍 金晨)“银妹,客户要的5斤番薯粉面送过来了,你帮我快递出去。”“奶奶,你帮我网购一些俄罗斯紫皮糠好不好?”在天台县雷峰乡祥和村,村民林银妹刚出家门,便被村民们围了个水泄不通。一头黑发、身穿收腰连衣裙、脚踩高跟鞋,时不时蹦出几个网购专业术语,眼前的林银妹被村民们称为“潮奶奶”。
祥和村三面环山,距天台县城33公里。凭借着一条网线,祥和村走出了一条致富路,林银妹就是“牵线人”,从买到卖,由她开拓的祥和村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年销售额达近百万元。
很难想象,这位村民眼里无所不能的潮奶奶,原本只是食堂里的一名烧饭阿姨。七八年前,林银妹跟着一群孩子一起步入网络世界。从打字、网上聊天,到注册淘宝账号,学网购……林银妹顺利转型成为网购达人。
“网购不仅要比价格,还得看追评……”林银妹翻开手机,向记者展示着形形色色的购物软件,滔滔不绝地总结着自己的一套网购经济学。
“银妹会在网上比价格,买的东西便宜又好用。”村民陈菊香是林银妹的“粉丝”。她家里开了民宿,从装修材料到床单被褥,都是林银妹帮她“一站式”搞定。“你们看,喊话器、投影仪、音响……这些都是银妹在网上买的,给村里省了不少钱。”祥和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先一边说着,一边从村部办公室抱出一堆林银妹淘来的“宝贝”。
“银妹,今年我家里的番薯粉面做多了,卖不完。”一个村民的烦恼让林银妹很上心。“网上既然可以买东西,那是不是也可以卖东西?”2015年底,一张“免费开展电商培训”的招生传单吸引了林银妹的注意,她毫不犹豫地报了两个班,也成了当时淘宝班里年纪最大的学生。没想到毕业时,林银妹竟成了班里唯一一个能同时独立开微信公众号和淘宝店的人,获得了“优秀学员”的称号。
林银妹在网店里推介家乡的土特产。
2017年初,一篇《美味的绿色食品——手工番薯粉面》网文在微信朋友圈火了,这篇“爆文”的原创就是林银妹。她通过手机拍下番薯粉面的制作过程,并配发了近千字的文案,引得不少微信号相继转发。她还给自家的淘宝店、微信公众号都取名叫“雷峰农产品”,正式踏入“卖家”行列成为了雷峰农产品的“代言人”。“网店”知名度越来越高,销路也打开了,林银妹便开始上新。茶叶、番薯粉面、红朱柿、蜜梨、土鸡蛋……祥和村的特产,在林银妹的网店里应有尽有。
林银妹开网店卖农产品的事迹在村里传开后,村民们纷纷登门向她“取经”。“干脆将大家集中在一起,一来互相帮忙,二来可以互相监督,让流程更规范、透明,产品质量更有保证。”林银妹说。村民的积极性更高了,原先的荒地都种上了番薯,制成番薯粉面。有的在林银妹的指导下,做起了微商。“从一斤8元到现在的25元,价格翻了3倍多。”凭着一根根番薯粉面,村民申红艳一家住进了新房,日子过得红火起来。
受林银妹启发,2017年,雷峰乡妇联主席郑江仙成立党员巾帼电商服务站,邀请林银妹担任服务站的负责人,并组织5名服务队成员义务帮农民买产品、卖产品。在天台潘岙杨村,也成立了巾帼电商服务站电商联盟分站,学习祥和村的模式销售当地特产。
4年多来,林银妹和志愿者们已累计助销茶叶、番薯粉面、红朱柿、板栗、土鸡蛋等各类农副产品超过200万元,惠及农户1000多家。最近,林银妹开始玩抖音、上直播,这位时髦的奶奶又在尝试新的方式推介家乡的土特产。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