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年近七旬的老杨,在父亲节前夕,替儿子还清了近30万元的债务,老杨并不富裕,他之所以要为儿子还钱,理由说出来让人心酸。
儿子杨某40来岁,也曾拥有幸福的家庭。2013年开始,他以手头紧、家庭需要为由,多次向他人借款。事后,债权人将其诉至玉环市人民法院,杨某未曾参与开庭;债权人随后申请执行,杨某并未履行,就这样,他成为一名被执行人。
因疫情原因,布控暂时无法发起。承办人刘法官犯了难:每一起案子金额虽然都只有几万元,但加起来也快30万元了,难道这批案子就这么石沉大海了?
转折点往往在不经意间。“我找刘法官,问问我儿子的案子……”5月中旬,走路有些颤巍巍的老杨出现在执行事务中心。
“您现在能联系上他吗?我们希望他能尽快履行义务,慢慢还也行,至少拿出诚意来。”
“他早就逃到外地打工了,现在只能勉强维持温饱……我这次来,是帮他把钱还了,让他早点回家。”老杨的语气中透着无奈。
“早点回家”不仅是父亲对儿子的期许,也是想让孙子能有个完整的家。原来,杨某的儿子跟着老杨夫妇生活,很久没有见过父亲了。
老杨向刘法官要去了7名申请执行人的联系方式,表示会尽快同他们联系,“麻烦法官帮忙做做他们的工作,能不能减免一些利息。”
半个月后,老杨再次来到法院,他表示已经联系上了6名申请执行人,他们均表示可以放弃一些利息。而申请执行人林某却让老杨犯了难,他是在2013年出借的3万元,时间有些久远,在法院留下的几个号码都打不通。
为此,老杨多次去其住所地附近打听,最终找到了林某的兄弟,才得知他早已去了外地。于是刘法官根据该案生效法律文书判决的内容,计算了利息,并将具体的金额告诉老杨。
其实,老杨手头并不宽裕,每个月4000多元的养老金要养活一家人。为了还债,他找亲戚朋友东拼西凑,终于在6月15日将所有执行款交到了法院。“钱还完了,我自己心里也好过一点,希望儿子早点回家,重新开始。”
结案当天,根据老杨提供的号码,刘法官拨通了杨某的电话,并告知其案件已全部执行完毕,电话那头是数秒的沉默、哽咽。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