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 jili casino Login register.GOGOJILI legit,Gogojili login APP

新闻热线:0576-88106106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新闻 > 社会
70载凯歌行进 三门:挺进湾区时代
2019年09月24日 来源: 浙江在线 赵静 杨群 李贝妮 鲍雯霞

  三门湾畔,黄金海岸线蜿蜒绵长,海鲜鲜甜,山川秀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千帆竞发。

  与新中国同行,与新时代共进,三门县国民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745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229亿元。

  七十载凯歌行进,从一穷二白到家底殷实,从百废待兴到繁荣兴盛,三门人书写了“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壮丽篇章。

  三门这座滨海美城,在持续迸发的加速度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美丽城市——

从“山谷时代”到“湾区时代”

  每当入夜,三门大湖塘新区一带,霓虹闪耀,三门县行政办公中心、总商会大厦等灯火通明。时光倒退70年,如今的繁华新城曾是一大片水田。

  1949年解放后,海游镇作为三门县政府驻地,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城区范围局限在山谷里,主干道仅4米宽、200米长。人们逐水而居,城市依水而建,石羊溪是三门早期商贸往来的核心。

  改革开放以后,三门城市发展一日千里。2000年,三门提出“东拓西扩”战略,沿着珠游溪向东建设大湖塘新区和枫坑塘工业园区,向西建设沙田洋片区,拉伸城市框架。

  但资源要素禀赋紧缺依然严重制约着三门的发展。16年前,浙江省委作出“八八战略”重大部署,其中一方面就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三门率先响应,坚持陆海统筹,向蔚蓝大海要发展空间。早在2005年,三门县委、县政府便提出“开发三港、建设三城”,即开发浦坝港,建设沿海工业城;开发健跳港,建设华东电力城;开发海游港,建设滨海新城。

  近十年来,三门县城面积由2平方公里拓展到17.8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提升至58.3%,城市发展蒸蒸日上。1948年出生的韩星统睡过稻草铺、挤过10平方米的公房,也曾为了看一场电影来回走路四个小时,如今搬入了大房子,轿车也换了一辆。老韩生活的变化,折射着三门基础保障体系的不断发展健全。

  2019年,沿海高速三门段正式通车,为三门发展崛起注入强劲动力。从内而视,沿海高速打通三门沿海三大开发平台的循环链接,构建“三门湾半小时交通圈”,湾区平台加速向高能级挺进;向外而看,沿海高速成为打通东南沿海的大动脉,令三门真正成为台州接轨宁波、上海的前沿阵地。

  湾区建设,是开创海洋经济新时代的必由之路,也是三门“三张金名片”中最厚实、最有分量的一张名片。2017年,台州市北部湾区管委会在三门成立,正式吹响从“滨海时代”跨向“湾区时代”的号角。

  今年,三门以湾区建设为依托平台和载体,统筹打造全域旅游、海上大花园、鲜甜三门,全方位、全领域开拓海洋经济。

  三门出台落实台州北部湾区发展战略规划,开展园区平台整合拓展提升工程,创建浙江省三门橡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成功举办台州北部湾区接轨上海合作发展推介会,杭州三门土地招商发布会和百企千品“一带一路”行暨印尼采购对接会;启动建设中德(台州)产业园橡胶分园……谋定而后动,一张恢弘蓝图正徐徐展开。

  湾区建设,正成为三门城市发展、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看点,陆海联动的需求和力度也变得前所未有——

  大湾区突出接轨宁波、上海,三门紧抓甬台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契机,建立三地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努力把三门湾打造成为甬台温临港产业带重要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重要交通节点、加速融入宁波都市区重要门户。

  大花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三门“百村万院”海上大花园建设行动如火如荼。如今年,三门紧扣5G时代脉搏,在渔家岙村率先将5G技术应用到乡村发展,打造具有鲜明IP的多彩渔村。另外,规划面积1.03万亩,总投资3.12亿元的田园综合体已完成规划编制。

振兴产业——

从“一穷二白”到“多彩事业”

  驱车沿S214~S224省道从珠岙镇驶向海游街道,沿途橡胶企业星罗棋布。截至2018年年底,三门从事橡胶制品相关的生产企业有320余家,从业人员超3万人,工业总产值达110亿元。

  而在1949年,三门仅有39家私营小厂作坊,工业总产值116万元,仅占地区社会总产值的6.94%。一穷二白、底子薄弱,是解放初期三门产业的真实写照。

  如今,三门已形成以清洁能源、高端装备、橡塑制品、健康时尚、新型建材、整车及零部件等六大百亿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化产业格局和发展态势。

  橡胶产业的蜕变是三门工业70年发展的典型缩影。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天台、宁海等地橡胶产业的兴起,带动了三门珠岙、海游一带橡胶作坊的诞生。1976年,海游镇创办塑料配件厂,成为三门第一家塑料制品业厂家。1978年,三门工业年产值仅1491万元,占社会生产总产值的21.6%。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珠岙、高枧一带凭借国道、省道过境的优势,兴办家庭作坊式的橡胶制品加工厂,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83年,全县工业产值开始超过农业产值。从1990年开始,三门橡胶产业的经营模式从“小作坊”逐渐转向公司化经营,到21世纪,成为三门工业的重要支柱。

  但工业企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空间布局散等问题也制约着三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近年来,三门坚持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建立六大百亿产业集群培育“十个一”推进机制,组建三门第一联合密炼中心等,多措并举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走出了一条“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新路子。据悉,三门累计综合整治“低散乱”企业694家,但工业经济产值、税收等指标不减反增。

  走进沿海工业城,浙江省三门橡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三门湾科创广场气势恢宏。三门县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综合体引进了创新服务机构20余家,为各企业提供全方位、全产业链的科创服务。今年,沿海工业城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三门首次入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

  每一次变革,都积蓄新的力量。

  如今,三门生产的V带系列产品销售量占全国市场的35%,交通设施产品产量占全国60%~70%,参与制定了90多项行业或国家标准,“中国胶带工业城”“浙江省橡胶制品专业生产基地”等多张名片熠熠生辉;三门拥有300多家冲锋衣中小微企业、电商,产值30多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是中国最大的冲锋衣生产基地;三维聚酯切片、市域铁路盾构管片、浙大网新油菜种业等一批项目落地,湾区发展后劲不断蓄积,六大百亿产业产值增长23.2%。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美。近年来,三门融合一二三产、农渔文旅一体发展,推动建设“鲜甜三门”品牌,同时全领域植入“鲜甜品牌”,让“鲜甜三门”成为最闪亮的名片。

  是山,就要壮阔。

  2009年,三门在省内率先启动农业“两区”建设,已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7万亩。2012年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9年入选第一批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创建单位。眼下,三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并以“四好农村路”构筑美丽纵贯线,把红色亭旁之旅、绿色湫水峡谷、古色横渡乡村、蓝色渔业园区串联起来,打造多彩山海风光环。

  是海,就要澎湃。

  1949年,三门仅有渔船380艘,只能在近海捕捞。上世纪70年代末,三门建起全省最大的对虾育苗厂,到1988年,成为全省5个对虾养殖万亩县之一。如今,三门“中国青蟹之乡”“中国小海鲜之乡”的美誉响彻全国,三门青蟹、跳跳鱼、缢蛏、望潮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门青蟹品牌价值达到40亿元,成为2018年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百强品牌农产品,获得2019年中国最具影响力区域品牌第69位,海产品类别排名第一。

  2018年,三门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29.4亿元,同比增长7.6%,增幅创5年来新高。到2022年,全县鲜甜产值将超过100亿元。

和美安居——

从“靠海吃海”到“幸福鲜甜”

  每一天,三门都在书写新的传奇。

  这背后,是拼搏进取的三门人,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以改天换地的精神,铸就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三门,被誉为“浙江红旗第一飘”。1928年5月,包定等共产党人领导发动亭旁起义,打响浙东革命第一枪,建立浙江省第一个红色政权;1949年2月17日,三门解放,成为浙江省第一个解放的县。

  70年岁月峥嵘,三门大地不变的是赤诚的初心,不变的是鲜红的旗帜。“赤胆忠诚、一心为民”的亭旁起义精神如同明灯,指引着三门人砥砺前行。

  三门背山面海,沿海平原皆是唐宋以来围垦海涂而成,塘堤低矮单薄,闸门设施简陋,水害良多。上世纪50年代,三门人发扬起义精神,开始长达数十年的大面积围塘。亭旁镇各村支部带领部分村民冒着冰雪严寒、翻山越岭到蛇蟠岛围垦造田2万多亩,为当地建造了一座“绿色银行”。至1988年,三门共围垦海涂87处,围涂面积11.11万亩。

  在那段艰苦岁月中,三门人凝聚智慧,苦干实干创新干,把兴建水利转变为发家致富的动力。上世纪80年代,三门把围塘工程指挥部改建为海涂开发公司,实行塘地出租,养殖对虾,做到开发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1988年,还吸引世界银行滩涂开发项目考察团到三门,提供270万美元低息贷款,建设对虾、柑橘、棉花基地。

  1997年8月18日,一场百年一遇的超强台风席卷三门全县,受灾最严重的涛头村,海水淹岛长达46天,致使农作物全部淹死,土地盐碱化十分严重。

  破而后立,被逼到绝境的涛头人,想出了一条“种改养”靠海吃海的路子。浙江省第一个股田式公司和闻名一时的“涛头模式”应运而生!如今村集体年均收入超过千万元,曾经的贫困村摇身一变成为名副其实的“首富村”。

  也是那次台风后,三门建成标准海塘,筑牢沿海人民的“生命线”“致富线”。2019年,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台州,三门无人员伤亡,灾区生产生活迅速恢复。

  “涛头村的土地改革,始终本着一个原则,那就是‘以农民为主体,让农民多受益’。”涛头村党支部书记林后宜说。这背后,蕴含着一脉相承的“亭旁起义”精神。

  信仰如炬照征程。近几年,涛头村抱团发展青蟹养殖产业,年产值可达1.7亿元,也在三门掀起一股“种改养”的热潮,县内养殖面积迅速扩大。

  如今,开拓创新的涛头村又一次抢抓先机,接轨“一带一路”,把“涛头模式”带到了海外,在东南亚、非洲建千亩海外养殖基地,开展“二次创业”。

  三门人的生活多姿多彩。2016年,“三门祭冬”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花桥龙灯、杨家板龙、上鲍木偶戏等非遗项目独具特色。同时,城乡范围内文化服务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农渔村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项目还被列入省级试点。

  三门人的日子幸福鲜甜。依托三张“金名片”之一的亭旁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三门化红色元素为百姓增收致富的源头活水,自去年3月以来,亭旁承接1300多次党性教育培训和主题党日活动,实现旅游收入1000余万元。

  在三门,像这样创造“鲜甜生活”的农村还有很多。目前,三门县160个渔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有300多万元,渔民户均收入近40万元,去年带动旅游200多万人次。三门县共享“鲜甜”小康路被评为2019浙江省县域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到2020年,三门城乡居民收入比、农民收入与低收入农户比有望缩小到2:1以内。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三门栉风沐雨,前进的步伐更加坚定。

标签: 鲜甜;创新;橡胶产业;三门县;名片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张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