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台州频道7月1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徐子渊 陈久忍 杨群 罗亚妮)千年前,李白写下“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浩荡的长风吹过天山,蔓延千里,让茫茫大漠戈壁成了一处人心所向的至纯之地。
千年后,一批批援疆干部不远万里赴边陲,将心系在了这个遥远的地方。九千里路云和月,漫卷风沙写征程。
2010年夏秋之际,台州市与万里之外的一师阿拉尔市迎来了第一次“握手”。在那之后,握起的手从未松开,两地的情却越积越深。十年时间,援疆干部为这座屯垦戍边而来的“沙漠绿洲”增添了一笔浓重的台州色彩,也在大漠深处写下了一曲曲动人的赞歌。
10年对口援建即将结束,记者穿行沙漠戈壁,追寻台州干部的援疆足迹。
浩瀚大漠风中——有一种情怀在飞扬
如果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对于“沙漠之门”一师阿拉尔市诗意的描述;那么干燥、暴晒、沙尘暴等一系列“专有名词”,则是一种现实的写照。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边陲,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就在嘴唇干裂、流鼻血、旧疾发作中袭来。
22时,阿拉尔的夜晚才刚拉开帷幕,台州援疆指挥部指挥长王建军的加班生活,也才刚刚开始。“刚从阿克苏开完会回来,每天的事儿都拖不得,一拖可能就会影响一个项目的进程、一笔资金的发放、一次商队的考察……”王建军朝我们抱歉一笑,又埋头处理起了手头的紧急文件。和进疆前相比,眼前这名鼻梁上架着副黑框眼镜、高高瘦瘦的江南人士头发愁白了不少。“来援疆为什么?在阿拉尔干什么?给阿拉尔留下什么?这是我们每一批援疆干部藏在内心的问题。答案,我们用三年时间写下。”王建军告诉我们,援建阿拉尔就不能只是人来资金来,事事都得长远谋划,统筹兼顾整个城市的未来发展,援建的他们从不敢草率下笔,轻言成绩。
深夜,一师阿拉尔市政府大楼中台州援疆指挥部的灯还亮着。灯下,王建军的身影被渐渐拉长,那伏案奋笔疾书的影子就是每一位援疆干部缩影。
在援疆干部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援疆,都是为了一份家国情怀”。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占据了祖国六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它不仅需要守护,也需要建设。
如若不是因为一份情怀,援疆干部阮敏华不会放着即将中考的女儿不顾,远赴万里接手一份全新的工作;如若不是因为心系学生,援疆教师刘碧河不会在他的援疆期限结束后,再次进疆;如若不是因为牵挂当地发展,援疆干部许福清不会追人千里,只为一份招商协议……
每一位援疆干部都说,援疆就是来当“学生”,而他们却用实际行动,在这片土地上竖起了一面面旗帜,交出了一份份耀眼的答卷。
历史上的阿拉尔见证了许多“不可能”——
从一片人迹罕至的万古荒原,到如今的“塞外江南”,阿拉尔创造的是人进沙退、人造绿洲的旷世奇迹。
而如今,台州市的援疆干部在践行着各种“不可能”——
用3年时间,实现生产总值翻一番目标,这在经济学上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台州的援建下变成了现实。通过引进项目、对接资源、招商引资等方式,一师阿拉尔市的生产总值从2009年的78.6亿元一跃为2012年的162亿元。
更不用说,还有拔地而起的“台州新村”、建成投运的客运中心、设施完备的校园……援疆干部用他们的汗水,努力践行着进疆前自己许下的承诺。
天山巍峨,见证着援疆干部的情怀;沙漠戈壁,铭刻着援疆干部的信仰。他们从灵秀江南走来,把生命融在了这西北的风沙中,把足迹印在阿拉尔的历史中……
万古荒原之地——有一种姿态叫实干
这里有连绵起伏的天山,也有望不到边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这里是祖国西部边陲南疆,古道驼铃,大漠胡杨。
昔日的“使者相望、商旅不绝”,早已湮没在历史烟尘里,留下的是令人深思的难题:完全不同于台州的风景地貌、人文历史、发展需求。援疆该如何顺势而为,助力阿拉尔实现新的发展?
从长计议,规划先行!
每一届的台州援疆都将规划放在首位,只因对口援疆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事关长远。今天定下的每一个布局,都会在将来融入这个城市的血脉,影响着这个城市的发展,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定调规划,抓好落实。如何将规划变为现实,台州援疆指挥部通过实地考察出妙招。
方法就是:双向对口、全面援疆!
双向对口、全面援疆的模式,就是将对口支援从一个层面拓宽到多个层面,从单纯的项目援疆扩大到产业、干部、人才、教育、科技等领域,深化了中央提出的对口援疆内涵。以此为基础,台州市与阿拉尔市逐步建立起了“省对师、市对市、部门对部门、系统对系统、学校对学校、医院对医院”的多层次、全方位对口支援格局。
一年接着一年干,援疆干部让每一个项目都在阿拉尔破土扎根,茁壮成长、开花结果,才有了阿拉尔如今的美丽模样。自2010年台州援建第一师阿拉尔市以来,3批援疆干部,10年(包括正在实施的项目)累计投入援疆资金19.43亿元,实施项目209个,在全国援建兵团的省市中走在前列。
台州市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与阿拉尔丰富的资源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援疆干部人才的干劲、激情、活力与当地群众谋思路、求发展的美好期望结合起来,使单纯的“输血型援助”向“造血型援助”转变。
“每一个项目都是我们台州援疆干部留下的宝贵财富,即使我们这批对口援建工作结束了,但建设的项目却是永久的留了下来。其中所包含的建设理念、建筑风格也将影响着城市未来的发展。”在援疆工作即将结束之际,台州援疆指挥部建设规划与资金管理组组长李国顺与同事们依旧一心扑在项目上,扎扎实实推进每一项工作。
当大漠的风再次吹过这里,山还是原来的山,水还是原来的水,但城市已不是原来的样子。
——产业援疆,促进就业脱贫和人口集聚。构建“十城百店”销售流通体系,在台州建成网点65个,累计销售师市农副产品4800吨,销售额1.7亿元。加大标准厂房建设,完成标准厂房4座5.8万平方米,解决就业600多人。投入援疆资金近1000万元用于设施农业和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其中种植冬枣面积达1.28万亩,亩均利润1.2万元,成为师市红枣产业提质增效典型。同时,加大扶贫扶智力度,通过举办“定向就业”脱贫技能培训,400名团场连队困难群众在企业定向上岗。举办实用技能培训,帮助530名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智力援疆,促进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提升。近3年来,台州市精选25位(含中期轮换)援疆教师和50名支教教师“全链式”对口支援师市小学、初中、普高、职高等6所学校,还组织了126名台州名师赴师市送教讲学,299名师市教学骨干赴浙江培训学习,在“组团式”教育援疆的基础上,打造“全链式”教育援疆新模式,各项业绩均创历史新高。同时,围绕师市改革发展人才需求,联合师市相关单位部门举办专题研修班,学习浙江省和台州市在政府职能改革、产业转型升级、招商引资、美丽乡村建设、“最多跑一次”行政服务改革等方面的理论实践和成功经验,促进师市党政干部转变理念,为师市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万里塞外江南——有一种奉献在延续
历史的指针回拨到1957年,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一师奉命进驻阿拉尔屯垦戍边。在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兵团人将亘古荒原变为美丽的良田和家园,再到今天发展成一座座星罗棋布的城镇。
从荒漠戈壁上崛起的这座军垦城市,凭借的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而如今,这种精神正在这片土地上赓续绵延。
时序更替,兵团在历史中被铭记,而援疆干部用行动来传承兵团精神。
援疆干部用他们的坚守换来了一地的发展。有人问:你们不远万里前来,忍受着孤独之苦,饱受着思乡之苦,还要为这与你不相干的地方东奔西跑拉资金、做项目,值得么?
援疆干部说:项目破土扎根才能“开花结果”,我们只有心系阿拉尔才能不负一份重托。援疆的时间是短暂的,但也是永恒的,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的呢?
就是这样一种名为“奉献”的精神,在这里代代相传,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命脉,融于骨血。
而在这份奉献的背后,还有一份亏欠。
“父母生病住院,陪不上他们,老婆要照顾孩子,还要照顾父母,还要兼顾工作……”
“现在要高考了,而我却把所有的耐心、爱心、细心,都给了阿拉尔的孩子……”
“孩子二胎,出生的时候,我只能握着手机干着急……”
援疆干部说,很难与家人说清自己都在阿拉尔干了些什么,但很清楚,自己的家人为此付出了什么。可能,失去的永远都失去了;但他们仍旧坚信,付出的,一定都有另一份美好来偿还。
或许,这份美好,就是来自于阿拉尔群众的感谢。
“如果不是援疆干部,我们的图书馆到现在还是个空架子,没法运转”;
“如果不是援疆干部,我们的医院可能还是个危房”;
“如果不是援疆干部,我们的学生没法在新校区里受教”……
每一个项目的背后,都饱含着民声,是殷切的期盼,也是由衷的感谢。
走在一师阿拉尔市的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台州元素”,几乎人人都有说不完的台州情结:孩子在台州援建的病房大楼里出生、女儿在台州援建的学校里念书、贫困户在台州援疆干部的帮助下找到工作,实现脱贫……
一次援疆,一地变化,一生情缘,奉献在传承,感恩在心中。或许,这就是援疆的魅力,吸引着一批批干部前来,用汗水与希望浇灌着这个第二家乡。
这次,风从天山而来,吹往东海之滨,穿越万里,带着付出、汗水,也带着希望、感恩……
山海之间,有一种声音在激荡,一个故事在续写。
这个故事很长,名为:援疆!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