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台州府,山水宜居城。
山的大气,水的灵气,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临海这片山河形胜之地;城的精致,人的温暖,历史文化的积淀,折射出现代城市的灵气与风雅、文脉与灵魂。
在灵江两岸这片2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城市文明见微知著,120万临海人正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描绘着城市的大爱底色。
文明于人,是一种高尚的境界;文明于临海,是一座城市不变的情怀。临海连连摘得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的桂冠,作为全国首个获得“中国宜居城市”称号的县级市,如今,以“全域共建、品质立市”为战略布局,古城焕新颜,续写新华章。
“全面推进活力品质幸福临海建设,将临海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海水城新典范、和合圣地排头兵、制造之都主阵地’,奋力谱写‘两个高水平’崭新篇章。”临海市委主要负责人豪情满怀。
大美临海,宜居之城;大爱临海,温暖之城;大雅临海,书香之城,画卷徐徐展开……
幸福之城
外塑城市之形
改造提升亮古城“颜值”
初秋时分,来崇和门西广场下棋的市民徐先生惊喜地发现,23套崭新的休闲桌椅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公共区域,和周围的一草一木相映成趣,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再也不用自己带‘装备’了!以前有人嫌来回带麻烦,就把旧椅子随意堆放在树荫下,有损城市形象。现在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了!”
在广场周围没有名字的背街小巷,住在这里几十年的市民卓阿姨第一次感觉到了“变化”。一辆辆随意停放的“僵尸车”被清运出去,上空乱牵的“蜘蛛网”被规整成束入地,坑洼的道路被填补铺平,道路两旁整齐划一的停车位上,车辆来去秩序井然。“以前这里路也不平,种菜的、堆放杂物的,什么都有,现在都成‘文化巷’了,走进走出,心情都不一样了。”原来,重新粉刷的墙面绘制了一幅幅精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画,每天经过的市民,都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如此变化在临海的街头接连不断地上演。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启动以来,临海市用一项项实打实的民生工程和市民素质提升工程,拉开了创建大幕。主城区的5个街道,作为创建的主战场,紧紧围绕道路、绿化、市容整治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从细节着手,补齐短板,相继开工实施了一大批重点工程和民生项目,市区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城市品位极大提升。
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了城市“颜值”,文明交通的建设更畅通了城市“脉络”。近日,到台州医院看病的市民李女士将车停到了新开辟的江滨路朱方涂停车场,坐上台州医院接送专线,轻松便捷地到达了目的地。“以前看个病,路上堵不说,停车也是‘老大难’问题。现在10分钟就有一班车,还免费乘坐呢!”李女士连连称赞。
据统计,台州医院每日平均就诊人数7500人,最高峰达9000人。由于周边建设年代较早,路网通行条件差,且院内只有200多个地下停车位,无法负担每日数以千计的私家车停放,医院周边交通拥堵问题突出。
朱方涂停车场自9月1日试运行后,“拦截”了一大批前往台州医院的车辆,从源头上减少了进入拥堵路段的车流,减轻了医院周边的交通压力,道路拥堵情况进一步得到缓解。
据了解,为改善交通秩序,创造安全、文明的出行环境,临海市交警大队联合临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联合执法,互相协调配合,形成整治合力。据统计,8月21日到9月10日,临海市交警大队共出动警力3680人次,查扣电动车790辆,现场处罚698例,没收遮阳伞3732顶,处罚机动车乱停车2337辆,教育劝导四万余人次。
临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施划人行道机动车停车位3000余个,非机动车停车位6000余处,处罚违停机动车辆9724辆次,对1567辆违停非机动车实行锁车处理,拖离“僵尸车辆”45辆,清理接坡3000余米,拆除地锁89个。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文明让城市更有温度。”临海市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说,今年,临海还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为契机,深入开展“温暖系列”创建评选行动,打造一批温暖窗口、温暖楼道、温暖广场(主题公园)、温暖街(路),在城市建设中更好地融入人文关怀和道德关爱元素,提升城市温度。
临海市汽车客运总站综合体
内铸城市之魂
凡人善举绘温暖底色
“你好,在家吗?打扰了……”古城街道鹿城社区,早晨7点不到,70岁的周杏欣戴上红袖章,抱着一叠宣传资料和精心准备的糖果盒作为礼物,在社区的楼道里开始“敲门行动”。
她是该社区“夕阳红守护队”的一员。这支年龄从50岁到100岁不等,由500多名退休人员组成的社区公益服务队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每日巡逻在社区街道。无论公共卫生、小区安防,还是家长里短,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治安、创建文明城市、助力老区建设……
“以前觉得我们社区破破烂烂,现在大变样了,街街巷巷都装了路灯,路面干净整洁,看着舒心,要给你们点赞!”加入“夕阳红守护队”6年之久,听到居民邻里如此评价,周杏欣分外高兴。“奉献就是快乐!临海人,要爱自己的家。”
同样践行这一理念的还有活跃在各个角落的志愿者们。走入大洋社区,一座长宽皆1米、高1.8米的深绿色房子引人注目。“这是‘绿房子’公益项目,接收市民们捐赠的旧衣物,义工们负责监管、分拣、清洗、清洁、消毒和运送。”临海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会长金志华介绍,这样的“绿房子”临海已有34个,收到衣服27万件。其中,12万多件经整理消毒已捐赠到青海玉树、云南怒江、新疆阿拉尔等6个西部贫困地区。
从捐赠衣服到理发、义诊、维修、推拿、配锁等各类公益便民活动,临海市志愿者协会60多支志愿队已带动10万多人次参与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工时超过15万个小时。
嵌入百姓生活的不仅是凡人义举的感动,更实实在在的是窗口服务的温暖。“忘带身份证,办业务竟能‘刷脸’!”近日,在台州临海市行政服务中心一楼住房公积金管理窗口,前来办理租房提取住房公积金业务的市民洪女士连口夸赞,“‘多城联创’改变了各行各业的服务理念,给我们老百姓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幸福感。”惊喜之余,她给了窗口服务人员5星好评。
窗口行业的整体形象,市民群众直观可见、有目共睹。临海市进一步明确了窗口行业全面提升的“硬指标”,坚持做到“五个好”:把场所的卫生保持好,把便民的举措落实好,把创建的内容宣传好,把服务的项目公示好,把窗口的形象展示好。剑指庸、懒、散等“机关病”,促使干部作风大转变、工作效能大提升。
行政审批中心、基层站所、管理执法等政府窗口单位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集中精力抓好窗口服务规范化。一次次好评的背后,是改革领域快马加鞭交出的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最多跑一次”改革群众满意度达到99.9%,群众跑腿次数平均减少78%,办理时限平均缩短26%,“妈妈式”服务落地生根。
志愿者维护交通秩序
传承千年文化
崇文重教续书香“基因”
翻开历史,唐代的台州,远在边陲,文人稀见,偌大的台州府,竟没有一所学堂。广文博士郑虔见此情景,在临海办学兴教,毅然担起教化之责,台州自此“民俗日淳,士风渐进”,逐渐成为文明富庶之地。
1200多年风雨烟云如白驹过隙,临海,崇文重教,初心不改。
走进临海市大田街道大田文化站一楼,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书架和琳琅满目的书籍。这里是临海市图书馆大田分馆,又叫“敬业书院”。虽然试运行没多久,但馆内的人气居高不下。
“趁着午休时间过来看看书,还可以吹吹空调,感觉很惬意。”家住大田分馆附近的徐灵芝平日里就是个“书迷”,一听到自助图书馆开放的消息,她便迫不及待来体验了。
目前,临海有7个这样的自助图书馆,颇受市民喜爱。临海市图书馆馆长彭春林说:“去年,临海市图书馆接待读者130余万人次,图书借阅量达120多万册次,推动了全民阅读热潮的兴起。”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学习力是最活跃的创造力和最本质的竞争力。自2003年“全民学习周”创设以来,到今年已连续举办了十六届。举办专家论坛,党员干部带头学,是临海每届“全民学习周”的重头戏。“临海大讲堂”里,专家学者们为临海机关干部带来了一场场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的思想盛宴。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突破大讲堂原有的700多人场地的局限,打造具有府城特色的理论网课,今年4月,临海市创新推出了“理论云学堂”线上直播“临海大讲堂”。
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临海大讲堂”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干部学创新、市民学创业、农民学致富。临海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整合学思践悟、机关大党课等宣教资源,积极打造理论学习教育“掌上微学堂”,进一步提升干部群众理论学习实效。
不仅如此,多元化、接地气、泥土香的学习平台,也掀起了一股强劲的学习热潮。
在机关事业单位,组工论坛、统战大讲堂、明德讲堂等活力迸发;在镇(街道),“村务学社”、村官讲堂、乡贤讲堂、“头雁沙龙”等学习载体纷纷设立;每逢集市节庆活动,“乡土文化宣讲团”“夕阳红宣讲队”等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宣讲,活跃在田间地头,讲到百姓心坎里,传递正能量。
文化要崛起,必须根植沃土。多年来,临海市委、市政府不忘历史责任,守护城市根脉,创建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实现从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
弘扬文明之风
全民行动逐幸福梦想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每一个临海人努力追求的幸福梦想,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幸福接力。从2011年提出创建的目标以来,临海已整整为之努力了7个年头。
在此过程中,临海改变了“少数部门干、多数部门看”的局面,将主城区和各镇建成区划分为85个网格,其中街道网格71个、镇网格14个。市级部门和镇(街道)、村(社区)共同组建网格队伍,创建抓手以条为主变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确保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管理。
与此同时,临海市还出台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操作手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考核评分细则》《多城联创工作责任追究及奖励暂行办法》等实施方案,建立每周、每月工作例会制度,各镇街、社区、网格有计划、有目标,创建工作全面铺开。
2018年,临海全市安排了18个专项攻坚战,以公共环境、公共秩序等城市文明建设短板为重点整治内容,攻坚克难,加强薄弱环节整改,以树立城市文明形象,推动城市文明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提升。
如今,漫步临海的大街小巷,制作精美、各具特色的公益广告赏心悦目,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每天都在发生……可见,创建工作已逐步日常化、生活化,潜移默化地引领社会新风尚,汇聚正能量,成为这座温暖之城最亮丽的底色。
灵湖新城
一个榜样,一面旗帜。聚焦创建盲点、痛点,临海全市党员干部身先士卒,深入一线:在社区,拆除私搭乱建,清理垃圾,清除小广告;在街道,清理占道经营,清除违法建筑;在路口,整治不文明交通行为。
一群好人,满城春风。临海注重发掘典型,用群众身边的道德榜样来引领社会风尚,以“道德模范”“感动临海人物”等评选培育道德典型,以正能量事件塑造“大爱临海,温暖之城”品牌,推出了一批批先进典型。
一个目标,全民参与。“文明城市”早就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浸入城市骨髓的因子,正孜孜不倦作用在这片土地上。为了让城市更美,百姓凝心聚力,乐于付出,幸福定愈加深厚绵长。
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努力。临海,始终创建在路上。
(本版图片由临海市委宣传部提供)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