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在同公司上班,孩子留在玉环上学,顺利解决了“后顾之忧”,让贾馨凯愉快地开启第5年的工作生涯。
贾馨凯是浙江大麦屿港务有限公司的桥门维修主管,日常负责码头设备维修、车辆应急抢修等工作,“我是北方人,2019年作为港区专技人才来到玉环,这里不仅提供完善的生活配套,老婆孩子也都留在身边,让我能心无旁骛地加油干。”
近年来,借助RCEP协定生效东风,玉环持续加大港口服务业人才引育留力度,通过引进港口服务人才、开展专业人才培养等方式,以港口服务人才增量和质量,助力大麦屿港从“港口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目前,大麦屿港散装水果进口量全国第一,集装箱年吞吐量达42.6万标箱,占台州市总量74.33%,初步建成浙东南集装箱货运枢纽港、水果专业港。
陈灵恩 摄
多渠道招引促“数质双升”
站在大麦屿港5万吨级码头上,桥吊、门机作业不歇,龙门吊穿梭在集装箱间,繁忙已成为了这里的常态。“这几年,设备操作员工越来越专业,港口物流量日渐提升,集装箱吞吐量较2018年翻了三番。”浙江大麦屿港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翁婉娜说。
2018年,大麦屿港与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攀亲结对”,成功融入浙江省港口“一体两翼多联”的发展格局。“新身份”面前,港区人才总体储备不足、结构性短缺的情况如何解决?
借着宁波舟山港收购管理东风,大麦屿港根据港口特需工种,细化港口产业专业人才清单,以重装机械操作、工程机械维修为重点,通过产业链招、专业化招、社会化招等手段,综合引进各类港口支撑型人才330多名,专技人才93名,实现人才数量和质量“双升”。
绍兴人陈杰是航运相关专业毕业,2021年通过校招入职浙江大麦屿港务公司业务科,一直参与大麦屿港各条新航线的开辟。“多年来,大麦屿港外向航线以对台直航和短途内贸航线为主,业务单一。”陈杰说,公司内部专门成立航线开辟专业人才团队,主攻新航线拓展。
陈灵恩 摄
陈杰介绍,开辟一条新航线远没有想象中简单,涉及数据收集、市场调研、可行性研究等多个环节,像3月中旬新开辟的“台州—日本”货运直航航线就耗费了三四个月。
人才的“注入”,加速了大麦屿港对外开放的脚步。仅近两年,大麦屿港就成功开拓了至英国、美国、越南、日本四条外贸直航航线,国际国内航线拓展至15条,内贸集装箱航线基本覆盖国内沿海主要港口,外贸集装箱欧美、东南亚航线趋于稳定。
以港口服务人才为保障,国际性临港服务业正在大麦屿港区逐步成为现实。中外运、闽台轮、新西兰中国商业圆桌会等上下游10多家企业相继落户玉环,深度参与玉环港口发展。
“得益于进境水果业务开辟,如今的大麦屿港成为全国最大新西兰猕猴桃进境口岸,总投资5.5亿元的国际生鲜产业园项目落户大麦屿。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港口服务人才汇聚到这里,为大麦屿港注入更多新鲜活力。”大麦屿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许璐洋表示。
多点位提升为“专业加码”
这阵子,在大麦屿港集装箱场地,龙门吊司机俞雄峰每天都在练习集装箱装卸技能,为6月的“技能大比武”做好准备。
近年来,玉环以人才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提升为目标,重点设置轮船引航靠泊、集装箱装卸、报关通关、外贸、知识产权等7大类大练兵科目,由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用人单位开展常态化技能大比武。
俞雄峰已连续参加“技能大比武”3年。2019年,俞雄峰从宁波舟山港借调至大麦屿港,每年他都和大麦屿港区的龙门吊“新生代”在高空中一较高下。去年,俞雄峰以“技能大比武”第一名的成绩代表台州港务公司去嘉兴乍浦港参加“比武”。
“像类似的技能比赛,对能力提升很有帮助,也能查漏补缺。”俞雄峰去年还考取了起重装卸机械中级技能的证书,为自己的专业“加码”。
对内开展岗位技能大练兵,对外,玉环更是主动对接省内外港口相关优质高校院所和专业机构,与宁波大学、舟山海洋学院、浙江海港集团和宁波舟山港集团培育培训中心等建立项目合作、人才培养等,3年来累计培养中级职称和技师以上人才56名。
走进大麦屿港集装箱码头,只见已完成进港预约的集装箱卡车正有序进入智能闸口,在识别核对车牌号、作业号等信息后,迅速完成车辆放行,整个过程仅10秒。去年,大麦屿港技术团队与浙江海港集团合作,在港区内开发建设台州首家智能闸口,实现进出口业务无纸化办理,提升约40%的进提箱效率,车队提留时间降低25%。
“我们不断探索港区设备数字化提升,实现港区生产作业与智能应用进一步融合,极大提升了港区服务能力和生产水平。”浙江大麦屿港务有限公司营运操作部副经理刘冠说。
此外,玉环还开展规模化的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在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玉环校区设置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和机电工程技术等港口专业,促进职业教育“专业群”与港口发展“人才群”无缝对接。目前,共有621名港口相关专业学生在玉环就读。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