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地,人勤春早。
面朝东海、以“敢为人先”著称的浙江,不少市场主体历经蛰伏、蓄势,显示出“春风吹又生”的韧劲与活力,迸发出万马奔腾的崭新气象。开年以来,浙江以“开局即冲刺”的状态勇挑大梁,进一步营造“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发展氛围,推动创新、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一线赛马,推动“干部敢为”
继去年岁末的“订单团”后,2月1日,浙江商务部门再次组建“招商团”飞赴欧洲,开启为期10天的双向投资促进之行。
“等不及元宵灯上,便开启越洋招商”的背后,是浙江各级干部的紧迫感、责任感。2022年,浙江利用外资规模位居全国第五,算是“高位运行”。今年浙江定下的利用外资目标是2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10%。担子不轻,唯有实干。
扩大利用外资,是浙江开年实施“一号开放工程”的重要组成。今年是浙江全面实施“八八战略”20周年,为续写好新征程上“八八战略”这篇大文章,浙江省委决定今年起实施创新、改革、开放三大领域三个“一号工程”。
具体包括,在创新领域,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在改革领域,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在开放领域,实施“一号开放工程”,坚持高水平走出去闯天下与高质量引进来强浙江有机统一。
锚定既定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浙江各级干部不断把创新之势、改革之势、开放之势转化为制度优势、发展胜势。
“你一年干成几件事的‘狠劲’体现在哪里?几年干成一件事的韧劲又体现在哪里?”在湖州的“新春第一会”上,市委书记陈浩以追问激发干部奋勇争先。当地开展了区县比贡献、部门比服务、镇街比实绩、干部比担当等“六比竞赛”,对标先进实干争先。
新春伊始,太湖南岸一片火热的建设场景。湖州南太湖新区CBD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源源不断地将钢管、钢筋等材料吊装,工程车来回穿梭。“40幢总面积300万平方米的产业大楼,超过一半项目已完成结顶。我们分秒必争,争取早日把蓝图变为现实。”项目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李静说。
不少受访的一线干部表示,从“强信心”的基础看,本轮疫情进入收尾阶段,经济运行持续攀升,为实现开门稳、开门好、开门红、开门旺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经济大省,浙江要扛起责任担当,抢时间、抓进度、提效率,以干部“一马当先”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万马奔腾”,汇聚高效协作、大抓落实、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开放创新,赋能“地方敢闯”
推进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集成改革、推行企业年度报告“多报合一”改革、开展“不动产登记+公证”一件事改革……新春伊始,义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已排出时间表、画清路线图。
作为“世界超市”的义乌,是多项重大开放政策的试验田。
“义乌发展离不开改革,其中优化营商环境一直是改革的重点。”义乌市发改局副局长方秀英说,义乌将持续推进改革,努力让市场主体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办事效能、方便贸易投资、稳定发展预期。
浙北嘉善,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是善以创新破难题。
3年前,嘉善全域纳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去年,嘉善又成为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2023年,这座“双示范”城市要交的答卷是:GDP确保增长6%以上、力争7%;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300亿元。
在做强制造业、提升实体经济方面,各地更是八仙过海、各展所长。
1月30日,温州乐清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提出抓实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项目双进、拓市场、促销费、要素保障等六大攻坚行动。
“各地要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场景,必须‘敢’字当头。”乐清市委书记徐建兵说,广大党员干部放开手脚、干事创业,基层在顶层设计的框架内大胆闯、大胆干,企业安心谋发展,释放群众创造力,以此推动改革发展活力迸发。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走进位于嘉兴市秀洲区的麒盛科技数字化智能工厂,自动化生产线一字排开,数字大屏实时跳动着焊接、喷塑、缝纫等环节的生产信息。
补齐制造业短板,嘉兴吹响了从“制造大市”迈向“智造创新强市”的冲锋号。“成不了创新高地,就会沦为发展洼地。”嘉兴市委书记陈伟道出了当地正在经历的“创新焦虑”。嘉兴提出,新一年要全力以赴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跑出更快速度、更高质量。
阳光雨露,鼓励“企业敢干”
“还好我们出去了!”浙江容色纺织品有限公司外贸主管李留燕说,“欧洲参展回来,我们对海外市场有了更清晰的判断,也为今年开拓新市场打下基础。”
新的一年,浙江企业干劲十足、闯劲骤增。
机器手快速运转、员工各司其职、“协奏曲”车间奏响……1月31日,位于台州汽车小镇的沃尔沃汽车台州工厂全面复工复产。厂区负责人表示,正抢抓订单赶进度,保证生产效率,为首季开门红打下基础。
企业冲锋在前,政府的服务也要转变,更主动地发现企业需求。
去年以来,杭州推出153项改革事项,全面启动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温州出台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30条;台州出台壮大市场主体的新“三十条”……
按下“发令枪”,动作就要快。浙江各地正加强政策集成供给,做好生产要素保供、员工返岗保障等工作。
“这次来的38家企业,在用工规范、薪资待遇、食宿条件等方面都不错,共提供就业岗位5502个。”1月30日,在“杭州—广元”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现场,杭州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董悦向务工者们发出诚挚邀请。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2022年浙江吸纳外省劳动力2200余万人。根据计划,近期浙江将举办320场“跨省招工”活动。
助企招聘,形式不拘一格。联系相关企业、准备宣传短片、布置车厢……这几天,杭州客运段甬广车队党总支书记陈美芳正为一场特殊的招聘会忙活,“普速列车有不少务工旅客,我们筛选了10家企业,将举办第三届列车招聘会。”
截至去年底,浙江市场主体突破940万户。今年的浙江省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企业主普遍认为,这为推动中小微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融资难题往往困扰小微企业。在国家级小微金改试验区台州,金融服务实现了增量扩面降本增效。全市小微贷款户数由2015年末的24万户增加到2022年末的57.8万户;小微贷款余额占比48.6%,高于全国近20个百分点;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从1.58%下降到0.42%……
万物竞发,引导“群众敢首创”
8年前,还不到30岁的姚立凡放弃了杭州生活,回到故乡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成为一名农创客。2020年,他通过自留地置换,“拎包入驻”了姚庄镇搭建的现代农业小微产业园,为自家草莓园插上“智慧之翼”。
穿行于跨径12米、顶高4米的钢结构大棚中,姚立凡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这里配备了高效节水生态灌溉系统,植入了‘互联网+’、VR等技术,充满了科技趣味。”新的一年,他又开始思考如何转型销售模式,帮助更多种植户销售土特产。
在浙江温岭,基层群众首创的“红网共富工坊”火热运行。工坊共培训了500多人次电商从业者,帮助了约170名农村青年电商创业和900多名剩余劳动力上岗就业,拉动电商零售额超亿元,助民增收近3000万元。
首创,不仅在希望的田野,更发生于火热的制造车间。
刚一开年,台州机床装备产业迎重磅利好:浙江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台州温岭,成为目前浙江省建设的10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这是中小机床企业共同创造的‘勋章’,更是推动新发展的科技引擎。”据相关协会负责人介绍,台州有机床装备企业20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200多家,经济型数控机床产量约占全国1/3。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风险、缩减时间成本……最近,在位于湖州吴兴区八里店镇的浙江德宏汽车电子电器有限公司,职工陶绍京收获惊喜:经过省级专家组评定,他的新工艺被省总工会授予“第八批省级先进职业操作法”。
“一线职工的创造性发挥出来,能产生不可估量的效益;产业转型升级的每一步,都有职工的助推。”吴兴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祎表示。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