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家住路桥区金清镇白果村的颜传林,每天打渔结束或干完农活,都会沿家门口的海岸线走一趟,捡拾塑料水瓶等海洋塑料垃圾。
“离村子不远就是黄礁岛,人流量多,废弃的塑料水瓶也多,我把捡拾的瓶再卖给‘小蓝之家’,8天挣了近2000元,比平时干活轻松。”今年50岁的颜传林开心地说。
今年以来,台州市推出了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蓝色循环”项目,即“海上垃圾收集—陆地再生利用—国际碳交易增值”循环治理体系。“小蓝之家”是“海上垃圾收集”的末端治理站点,旨在破解海洋垃圾泛滥的问题。
“就像一个大型的废品收购站,‘小蓝之家’在捡拾塑料瓶等海洋垃圾的同时,也从‘散户’手中收购。‘散户’是沿海村落低收入民众、码头小店店主、船舶渔民等群体。”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小蓝之家”给予他们高于市场价3至5倍的价格收购。”
据台州市生态环境局椒江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作为处理海洋塑料垃圾新模式的“小蓝之家”,主要是依托台州的模塑产业,这些可回收再生的塑料垃圾,用来生产手机壳、饮料瓶等环保产品,以此实现海洋塑料垃圾的溢价。
同时,为了激励沿海群众收集塑料废物的积极性,台州市还设立初始“生态共富基金”300万元,为低收入收集人员缴纳社会基本保险;考虑到渔民一次出海积累的空水瓶多,推出“空瓶换水”活动,水瓶、渔网等海洋垃圾可置换矿泉水……以“小蓝之家”为核心,我市逐渐组成一支实体化运作、体系化收集海洋垃圾的队伍。
据了解,目前,我市6个县(市、区)参与到“蓝色循环”项目中,共设立“小蓝之家”17个,组织发动4352艘渔船、沿海镇村217名困难群众。今年4月份以来,“小蓝之家”共收集海洋垃圾8种、3137吨,其中塑料垃圾1745吨(塑料瓶27万个),减少碳排放约2269吨。
“刚开始和海边村民商量,想以高价回收他们手中塑料瓶时,他们都不敢相信,如今隔几天就主动让我们过去‘拉货’了。目前,加入‘小蓝之家’的群众平均一天能赚200元左右。”“小蓝之家”外沙站“家长”邱普法说。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