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椒江,海门码头向东29海里处,有一座岛,如一颗明珠,闪耀东海。这里就是大陈岛,山海一体、景观奇绝,别样的海岛风光和渔家风情,更是让这里成了旅游胜地。但这里,也是垦荒精神的发源地。
1月15日傍晚,浙江宁波象山石浦东门渔村三大队码头上,人头攒动、灯火通明。“浙象渔31088”船缓缓靠岸,因为这艘渔船在东海作业时,一网捕获了2000多公斤野生大黄鱼,装了160多箱,平均每条重1公斤左右,个别重达2公斤多。整个码头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船员杨天胜开心地笑
浙江人过去常说“没有黄鱼不成席”。大黄鱼是浙江沿海一带备受钟爱的海产,近年来,铜网养殖一举打响了“大陈黄鱼”金字招牌。
铜网养殖大黄鱼
因为鱼皮上有色素细胞,会随着光线明暗改变颜色,所以工人们往往会趁着夜色捕捞大黄鱼,随着渔网拉起,里面的鱼泛着金黄的色泽,刚出水的大黄鱼,发出“咕咕”的叫声。
船员杨天胜激动地讲述着:网里金灿灿一片,“咕咕”叫成一团。这次起网,也是整个东海的历史新高,一网捞出1000公斤以上的鱼,好像还是上个世纪的事情。
从“死岛”到渔港
垦荒精神是灵魂
浙江省台州列岛百来个大小岛屿散落在东海之上,大陈岛是其中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个。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首次联合作战,一举攻克大陈岛的门户——一江山岛,迫使国民党驻军撤出大陈。
1955年初,国民党军在仓皇撤退之时将大陈岛居民劫往台湾。
但国民党军败退之时,把岛上居民强行劫往台湾,并埋设了遍布全岛的地雷,使该岛成为荒岛。
那时的大陈岛,遥远、闭塞、满目疮痍。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祖国的五星红旗插上大陈岛凤尾山顶
1955年2月13日,解放军驻岛部队登上了满目疮痍的大陈岛。两天后,华东部队先后进驻批山、渔山、北麂山等诸岛。
至此,浙东沿海原先被国民党所占岛屿全部解放,大陈岛翻开崭新的一页。
组建青年垦荒队
重建大陈岛
1955年11月底,青年团中央(1957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得知解放后的大陈岛遭到严重破坏,从繁荣的海岛,变成了荒无人烟的孤岛后果断提出:“在大陈岛解放一周年之际,组织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重建大陈岛”。
1956年1月31日,一艘载有227名大陈岛青年志愿垦荒队队员的轮船,缓缓驶进大陈岛海域。
眼前荒凉的景象,完全超出了垦荒队员们的想象,光秃秃的岛上到处是断壁残垣,一片狼藉,布满了铁丝网,甚至还有散落的地雷。
解放军战士背着探雷器趟雷区、排地雷
首批垦荒队员登岛,解放军把大家背上岸
三天后,1956年2月2日,227名大陈岛青年志愿垦荒队队员顶着寒风,登上了大陈岛最高峰——凤尾山顶。面对飘扬的队旗,在副队长王宗楣的带领下,大家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决不退缩,坚持建设,与英雄边防军一起,用辛勤的劳动,把海岛变成可爱的家乡!
1956年2月2日,王宗楣(领誓人)和垦荒队员们共227人在大陈岛凤尾山顶庄严宣誓的场景
开始的拓荒创业之路极其艰苦,当时,难得有上岛船只,物质生活的匮乏和远离亲人的寂寞,是今天难以想象的。
这些大多来自城市的青年,每天都在经受着各种考验,但困难吓不倒有志青年,垦荒队员们和守岛部队一起,在废墟上搭棚定居,开垦种植。
仅仅两个月,就开垦了几百亩荒地,种下了番薯、蔬菜,办起了畜牧场,启动了岛上的农业生产。
经过一年的努力,大陈岛获得了大丰收:收获番薯10万多斤、马铃薯4万多斤、蔬菜5万多斤。
老垦荒队员周银翠说:“当时我从椒江(当时的海门)的码头出发,踏上了去往大陈岛的木船,晕船,是青年垦荒队员面临的第一个‘下马威’。”
他们在海上足足颠簸了6个小时后,才登上了大陈岛。
垦荒队员徐定寿、周银翠夫妇
周银翠回忆说:“山里面都是铁丝网、地雷,没有一座房子是好的。做农业种地,我还要到居民家里捞粪,然后挑到山上的田里,挑着一百来斤的桶,赤脚走石子路,非常痛。”
青年垦荒队员挥锄开荒
垦荒任务无疑是繁重的,但澎湃的激情,弥补了体力的不足。
这群年轻人,养猪、捕鱼、排雷、忍受台风,战天斗海……
然而此时,岛上有限的土地已经无法满足垦荒队放牧的需要。
为了扩大畜牧业,大陈岛志愿垦荒队决定在往西南方向航行,约二十分钟的一座无人岛——竹屿岛上,开展放牧工作。
但是谁会愿意到孤岛上放羊呢?
羊群为伴,点火报信,看不到报纸,听不到广播,住十平米的破屋,岛上生活的单调与艰苦,常人往往难以忍受。
张寿春,原大陈岛青年志愿垦荒队队员
张寿春:
李书记问我:张寿春,你是共产党员?
我说:是的,我是共产党员。
然后李书记说:党委决定让你去竹屿岛养羊去。
我说:好,我去。
于是,三十岁的张寿春和另外两位队员来到了竹屿岛,没过多久,因为无法忍受荒岛的寂寞生活,与张寿春一起守岛的两位年轻人相继离开。
就这样,一个人,一个岛,竹屿岛上的一群羊,成了张寿春的伙伴。
婚后二十天,再次踏上守岛征程
每隔半个月,队里就给张寿春送来穿的和用的。此时的张寿春已经年过30,早就过了成家的年龄,可他却一直孤身一人。为此大家开始忙活着为张寿春牵线搭桥。
岛上一位村民见张寿春能吃苦、任劳任怨,便将自己的小姨介绍给了他。
结婚后二十天,张寿春带着妻子来到了羊歧岛,岛上满山都是野草,这些青草正是养猪的好饲料,所以张寿春又主动提出申请,再次去守岛。
由于通讯不发达,张寿春与岛外的联系成了最大难题。
于是,队里便跟张寿春约定了一个古老的联络方式——点火报信。
他们包下岛上所有困难
一天早上,海上刮起了大风,垦荒队员发现张寿春的羊歧岛上忽然冒起了一股烟雾。
李京州,原大陈岛青年志愿垦荒队队员
李京州,原大陈岛青年志愿垦荒队队员:“当时我们约定,断粮的时候放一堆火;生病的时候放两堆火;敌人上来的时候放三堆火,这样同他联系的。”
当李京州冒着暴风雨,带着船老大从大陈岛赶到羊歧岛时,才发现原来是张寿春生火时一时忘了,没灭火。
从此以后,为了怕给大队添麻烦,即使是台风天,夫妻俩也没有点过一次火求救,他们包下了岛上的所有困难。
在羊歧岛,张寿春一家一守就是三年,张寿春独自守岛的故事,也成为了大陈岛垦荒队员中的一段传奇。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陈渔场,曾是全国四大渔场之一。
1957年,垦荒队又制定了新的计划:发展海洋渔业生产,向海洋进军。
风吹浪打不畏险
1957年,垦荒队成立了渔业队,决定向渔业方向发展。
未满18岁的金育育得知后立即报了名。
金育育,原大陈岛青年志愿垦荒队队员
金育育,原大陈岛青年志愿垦荒队队员:“当时我听说这个渔业队,就想去海上锻炼。找领导申请时,我说,天上有女的飞行员,地上有女的拖拉机手,我这个女同志可以到海上去锻炼,做个轮机手嘛。大家看到我这么热情,好多女同志也都会响应去海上锻炼。
就这样,8名女队员加入了渔业队,金育育也如愿成为了一名轮机手。
女队员们克服生活上的诸多不便,和男队员一起出海捕鱼。
但是海上的捕鱼生活危险重重,在一次随福建渔船出海的途中,渔业队遇上了10级台风,金育育所在的木帆走锚了,远离大陈向屏风山方向漂去。他们就在海上漂了三天,几经辗转才回到港口。
从1957年渔业队成立到1960年垦荒任务结束,金育育一直坚持在船上,她也是唯一坚持到最后的女轮机手。
金育育保存的浙江省第二次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颁发的纪念章和纪念册
尽管渔业生产最为辛苦,但是渔业的发展大大改善了垦荒队员的生活。
用第一笔收入建造渔船
渔业捕捞第一年就大丰收,大陈岛垦荒队获得了上岛以来最大的一笔收入——九万元。
张其元,原大陈岛青年志愿垦荒队队员
张其元,原大陈岛青年志愿垦荒队队员:“第一批的垦荒队员在分红的事情上一个都没有分到钱,都表态说这个不能分,我们是垦荒队员,我们把垦荒队员这个荣誉看得很高。我们是建设大陈,不是为钱。”
最终经过讨论,垦荒队员们达成共识,这九万块钱属于国家,应该用来建造更大的渔船。
正是因为垦荒队员的无私奉献,大陈岛垦荒队拥有了台州地区的第一对机帆船——“勇敢”号。
垦荒精神代代相传
随着农、牧、渔业的蓬勃发展,农产品的产量和种类的日益丰富,大陈岛又办起了加工厂、砖瓦厂、五金修配厂、渔业机械修理厂等,到1960年7月,通过五年多的志愿垦荒建设,大陈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1956年1月31日到1960年7月1日,无数热血青年登上大陈岛,投身大陈岛的垦荒建设。1960年7月大陈岛青年志愿垦荒队光荣完成了垦荒的历史使命,垦荒队建制正式解散。
此后,岛上的供电从定时到全天候,自来水通进每家每户,通讯、有线电视实现全岛覆盖,也有了医院、学校。渔业鼎盛的七八十年代,来自浙江、江苏、福建、上海的10万渔民在大陈海域作业,大陈岛就像海上闹市一样,靠着丰富的渔业资源,现已成为了国家一级渔港。
大陈岛,播下了一代垦荒人的青春与赤诚,大陈岛的垦荒岁月,是垦荒队员们用青春和奋斗抒写而成的,他们用青春热血和坚强意志,铸造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这种垦荒精神,正被代代相传。
先进事迹被广为传颂
在艰苦创业建设大陈岛的过程中,各地先后来到大陈岛的垦荒队员共有400多人,其中有16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大批人参加了共青团。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全国第三次青年代表大会、全国第二次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大会都邀请了垦荒队的代表出席。
至1960年,共有四批467名垦荒队员上岛,胜利完成了垦荒任务。
6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大陈岛海风轻柔、浪翻潮涌,没有城市的喧嚣,也没有霓虹闪烁的躁动,静谧而又美好,已经成了一颗美丽的“东海明珠”,军民携手大陈岛,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一个个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一部部感天动地的中国史诗,正鼓舞着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续写荣光。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