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敲梆鱼”式的捕捞,到探索小网箱养殖,再到成为全国最大的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基地;从曾经的几毛钱一斤到如今的几千元一条……椒江大陈岛不断创新技术养黄鱼,推进农业产业化,探索海岛振兴、协调发展的“共富密码”。
为满足游客带活鱼的愿望,岛上经营者以“充氧”方式包装黄鱼。 胡文雄摄
利用“互联网+”,“这条鱼”游遍全国
从1996年的木质小鱼排进行养殖,到2021年转型升级为大型铜网衣围海养殖模式,养殖户陈招德介绍,铜网围海圈养出的大黄鱼,色泽、体型和肉质都接近野生大黄鱼,真正实现“更健康、更优质、更环保”的生态理念。同时,采用铜网衣围海,不仅提高了抗风浪能力,而且单个网箱面积可扩大到上万平方米。
周海华从事大陈黄鱼养殖行业近10年,深刻感受到这条“鱼”对一个地方的带动作用。大陈黄鱼养殖企业的落地,极大程度解决了转产转业渔民的再就业问题,带动当地群众致富增收。就他公司而言,养殖、捕捞、运输等招收用工从十几人达到七八十人,养殖量和销售额也相较去年增长了20%。
“哈喽大家好,我是小鱼儿,你们知道怎么家烧黄鱼吗……”一个机器上挂着一部手机,屏幕对面,年轻女主播不停介绍着手中的产品……
“80后”杨小平嫁到大陈岛已经3年多,是大黄鱼养殖户,她将自己捕捞黄鱼、钓黄鱼、织渔网及烹饪黄鱼等日常生活分享到视频平台,如今已有5万多粉丝。
借着网络直播带货的东风,把新鲜美味的农产品从深海直接送到餐桌,为优质农产品打开了销路。杨小平告诉记者,直播时,一天销售量最多能达到1000多斤。
目前,大陈岛共有黄鱼养殖企业13家,养殖基地8处,年产量达4000多吨,产值约4亿元,约占浙江省黄鱼产值的三分之二,相较“十三五”之初增长约200%。
渔旅融合,让大陈黄鱼“游”得更快
今年以来,大陈镇着力宣传大陈岛“黄鱼强镇,旅游兴镇”渔旅结合的发展思路,以黄鱼、鱼群、海浪等渔业元素为主要视觉设计元素,打造大型墙绘、黄鱼标语墙、黄鱼特色健身跑道、鱼拓墙、黄鱼灯、黄鱼路等共10余处。
“我们的设计师采用马赛克瓷砖铺设成黄鱼群上游立体彩绘,寓意力争上游。”大陈镇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黄鱼路两旁还采用不锈钢烤漆艺术造型或石材造型,结合灯箱的形式,在路灯上设计一些黄鱼图案。
除随处可见的彩绘,大陈还打造了一个现代科技感满满的大陈黄鱼文化陈列馆。
LED灯光、淡蓝色水波纹、黄鱼图案……走进大陈黄鱼文化陈列馆,一股科技风迎面扑来。“我们场馆里有一个透明屏互动系统,在这里,市民可通过透明的显示屏看到大陈黄鱼养殖的介绍。”大陈镇经发办干部介绍,大陈黄鱼文化陈列馆充分利用高新科技,以智能融合应用为特色,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生动展示黄鱼文化。该项目租用梅花湾避风港西南侧闲置农房进行改造,全馆分为1个序厅和4个展厅,分别为“了解黄鱼”“记忆中的大黄鱼”“扎根养殖大黄鱼”“东海大黄鱼之都”“黄鱼文化在行动”等,预计10月份开馆。
打造黄鱼产业链,共富一座岛
在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今年以来大陈岛深入谋划渔旅结合等项目,充分利用海岛资源优势,培育发展海上休闲观光等产业,推动海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未来海岛提质升级打好基础。截至今年5月,全镇实现渔业总产值28909万元,水产品产量30830吨;截至7月底,旅游人数达6.7万人次。
大陈镇副镇长夏自远表示,去年,大陈镇获评省级黄鱼特色强镇,大陈黄鱼已经成为大陈的特色优势产业和主导富民产业。下一步,将向休闲渔业发展,形成喂黄鱼、赏黄鱼、钓黄鱼、吃黄鱼、购黄鱼的产业链,推动渔旅融合深入发展。同时,进一步培育深加工及营销推广,挖掘大陈黄鱼文化,黄鱼元素融入餐饮店、民宿等地,鼓励岛民制作鱼鲞等伴手礼产品,逐步实现全岛人民共同富裕。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