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的主城区椒江区,有一条海门老街。老街全长225米,沿街建筑基本保持着晚清、民国时期的风貌。
与全国其他动辄“十里”的历史街区相比,海门老街不大,却有其独特景观。你若在老街漫步,可以见到巴洛克式的洋房建筑、中式的合院建筑、拥有马头墙的江南建筑,以及像杨府庙这样的传统宗教建筑。它们风格迥异,又相得益彰,共存了百多年。
百年前的海门老街,还叫北新椒街。老街周边的一带集镇,则称作海门。集镇里,钱庄、客栈星罗棋布,商铺、饭店鳞次栉比,形成了繁华的商业区,这也是当年区域商贸中心。像李文元百货号、泰山银楼百货等洋楼,就是商人们模仿上海的石库门建筑所造的。因而,民国时期,海门有“台州小上海”的美誉。
更早时,海门是一座卫城。戚继光曾在此屯兵四年,抵御倭寇侵扰。从《明代海门卫城图》来看,卫城沿海岸而建,扼椒江口,地势险要——“海门”之名,可谓当之无愧。
卫城毕竟是海防设施,并不适宜大量百姓居住。直到1684年以后,海禁开放,海门的人口、经济才得以逐渐发展。
鸦片战争以降,上海、宁波等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允许自由贸易,新的商品连同新的思潮,随着远洋邮轮纷至沓来。这一时期,码头边的人显得活络时髦,盖因他们总能源源不断获取新信息。作为浙东沿海的市镇,海门拥有海关分关和码头,也先内地一步,接受近代化转变。
1896年,宁波商人在葭沚(今椒江区葭沚街道)开办外海商轮局,购置“海门”客货轮,次年,开辟椒甬航线——这是近代以来,海门开埠通商的标志性事件。台州学者项士元在《海门镇志》中写道,海门商轮的倡办,令当地风气忽开,往后十余年,“轮舶倍增,往来沪上、四明、瓯埠者络绎不绝……商务之兴隆,有如潮涌”。“小上海”的名头,也慢慢叫响了。
“小上海”虽是民间称谓,却形象非常。彼时,海门与上海之间,航运往来频繁。例如,1932年,椒江到上海航线客运总计22.7万人次,几乎是到宁波航线的两倍。
“小上海”亦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写照。开埠后,国外机械设备和现代化生产技术的流入,使得机械制造、电力、机动船舶修造等新工业在海门出现。一些传统手工作坊主们,也不甘于人后,纷纷更新技术,采用现代化企业方式生产,诸如同康酒业、宏记食品等如今响当当的台州品牌,正是当时兴起的。
民族资本多了,地方金融业跟着兴旺起来。据民国《临海县志》记载:“民国十八年(1929年),临海(县)有钱庄14家,晋丰、慎隆三家开设城内(指临海城内),其余均在海门。”同时期,中国银行、中国农民银行等在海门开设分行或办事处,向企业、农户、渔民等发放贷款。而上海的各大保险公司,如中国保险公司、四明水火保险公司、永康保险公司等,当年就到海门发展业务了。
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城镇平民和周边地区的失土农民,进入工厂和商行工作,成了工人,他们也是现代意义上的“市民”。新式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开办起来。人们通过读报来获取新闻——海门的第一份报纸《赤霞报》,是革命党人吴全清于1912年创办的,之后又有《椒江日报》《海门商报》等。
1914年,海门建造了台州第一个剧院“椒江舞台”,开始上演文明戏(早期话剧),轰动一时。1925年,剧院改建成装有新颖装置的旋转舞台,戏台设计仿照“上海大舞台”布局,台下有500个座位,吸引来自上海、宁波、温州的剧团竞演。1932年,印山俱乐部建成,剧场可容纳800人,能演剧兼放电影。在如此开放的文化氛围下,1924年,葭沚省立甲种水产学校就诞生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抗战时,海门东山中学一度成为台州救亡宣传的中心。
百十年光阴逝,海门于1981年更名“椒江”,如今是台州的“新府城”。城市已然换了新颜,“小上海”的称呼,也湮没在历史长河中。游人如果想寻觅当年的踪迹,不妨去海门老街走走,触摸完历史建筑若还嫌不够,老街的北端就是椒江区博物馆,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都藏在里面了。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