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台州频道3月10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颜 静)从云南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到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城,车向西北行,崇山峻岭间,一座座隧道接连起蜿蜒的高速路。
2018年10月11日,45岁的王炳华从台州路桥机场启程,飞越两千余公里后,踏上这段旅程。
那是他就任武定县挂职副县长的第一天。这一年,武定县,这个位于滇中高原北部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始新一轮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实现脱贫摘帽目标的奋斗。
这以后,小城脱贫多了一股力量。以王炳华为纽带,一段山与海的深情对话,在彩云之南起始,从云贵高原,跨越长江中下游平原、浙闽丘陵,一直延伸到东海之滨。
扶贫要“志智双扶”,变“输血”为“造血”。在武定的900多个日子里,王炳华用心倾听民意,用脚丈量土地,用力解决难题,参与、记录并见证了一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收官战。
2020年5月16日,捷报传来:云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武定县退出贫困县序列,10.15万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
不负时代缘定武定
2018年秋,招商银行台州分行干部王炳华,被派往西南山城武定县,出任挂职副县长,开展扶贫工作。
这座山区面积占了97%,县境内平均海拔达2000米、少数民族人口过半、贫困人口占三分之一的西南小城,不是第一次迎来扶贫干部。长期以来,闭塞落后使其成为“山区、民族、宗教、贫困”四位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1998年9月,武定县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确定为招商银行定点扶贫县。
作为该行第二十批派驻武定县的专职扶贫干部,王炳华并非初次撞见这里的深度贫困面貌。早在2012年,他就曾到此参与过乡村支教,艰苦的条件下,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天籁般的歌声令他动容。
“古柏小学没有餐厅。大白碗盛满米饭,淋上一勺鸡汤,加点辣子,蹲在路边,每个人都吃得津津有味……”这个画面,长久地定格在他的脑海里。
回台州后,身为网络达人的王炳华,借助微博公益力量,把武定“金葵花”合唱团的孩子们接到台州演出,圆了他们登台表演的梦。
这段经历点燃了他心中的公益火苗。此后,他参与创办了以“支教、助学、文化、环保”为服务方向的“春雨公益”组织,为台州社会做了许多实事。
“每次去民工子弟学校做公益,总会想起武定山里的那些孩子,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王炳华的念念不忘,终于等来回响,2018年5月,招商银行总行征召派驻武定扶贫干部的消息传来。
“我和七彩云南有缘,和武定有缘!”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接到赴任通知时,他向领导表态:“我不怕苦,只怕干不好,但一定会努力。”
谁知,到武定的第一天晚上,王炳华就失眠了。高原的气候和环境,令长期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他辗转反侧。更让他夜不能寐的,是手中这把沉甸甸的接力棒——2019年是中央部署的脱贫攻坚关键之年,作为楚雄州最后一个深度贫困县,武定县立下了军令状,必须在当年完成脱贫摘帽各项工作。
“从中央扶持到社会支持,扶贫这么多年了,武定还是没摘掉深度贫困县的帽子,脱贫的路到底要怎么走?”一想到自己的扶贫工作关乎全县28万多父老乡亲的生活、前途和命运,王炳华心里千头万绪,他的走访调研立即开始了。
“全县133个村组,集体经济年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占了90%。”
“金沙江边的新民小学,只有24个学生,12个是一年级,12个是学前,只有两个50多岁的老师。”
“弯腰树村小学的老师没有合适的办公桌椅。”
“全县2万余农户种植核桃,但没有好的销路,一直卖不出、卖不上价。 ”
……
就这样,到2019年元旦前,王炳华跑遍了全县11个乡镇和30多所乡村中小学校。这一路上扎实的调研,给了他深深的震撼,他更加坚定:“扶贫绝不是一句空话,要做的事太多了。”
精准发力撬动未来
武定是多民族聚集地区,有“汉族住山脚,彝族住山腰,苗族住山顶,傣族住水边”的习惯。
现实令王炳华焦灼。地处高山陡坡的苗族村寨,多数年代久远失修,住房条件简陋,危房存量大。帮助家庭贫困的苗族同胞改善危房,成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硬仗中的硬仗。
2019年,招商银行投入30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用于帮助武定县解决1334户苗族群众危房改造、推进4个“金葵花苗寨”的美丽乡村建设。但出资方提了要求,希望借助金融创新手段,使这笔帮扶资金“落地生根”,发挥实效。
金融创新扶贫,在云南史无前例。来自台州、协管县里金融工作的王炳华,被寄予厚望。
这并没有难倒他。当直接捐赠、商业贷款、设立基金、商业入股等方案接连行不通后,王炳华想到了立体折叠的方式。在总行和台州银保监分局的帮助下,他设计出了10年期“无偿捐赠+委托贷款”的金融扶贫模式,帮助苗族同胞如愿住进了“安全稳固、遮风避雨”的房子。
不同于以往的“一捐了之”,这个模式实现了捐赠资金的可追溯,并明确了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期限10年有助于提高捐赠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这是“全国看浙江,浙江看台州”的小微金融模式,在武定的一次创新实践。
2020年,招商银行沿用该模式,向武定县人民医院提供200万元资金,用于购买四维彩色超声设备,设立“招银关爱妇幼健康超声影像室”。设备投入使用后,贷款产生的利息用于设立10年期“招银医疗扶贫基金”,每年奖励全县100名优秀乡村教师免费体检。
以金融创新链接住房、卫健和教育,实现“输血”“活血”“造血”三管齐下……在金融行业工作多年,又来自民营经济、小微金融较为发达的台州,王炳华无疑比其他人更具有杠杆思维和现代化经营理念。目之所及,不只是乡亲们生活上的燃眉之急,更在于找准支点,撬动武定的未来。
他深知,“孩子就是武定脱贫最宝贵的火种”。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只有改变教育工作者才能改变教育;只有对老师好才是对学生好。”为改变贫困山区的教育状况,让学生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王炳华对外联络招商基金和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引进5个真爱梦想教室,同时也引进了“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信任比帮助更重要”的真爱教学理念,培养了100名一星教师。
2018年11月,“金葵花”音乐教室在武定县古柏招银希望小学和猫街镇永泉小学落成,钢琴家李云迪来到现场支教。借着这股“东风”,王炳华拉着古柏小学的郑校长,共同筹建了“金葵花”彝族苗族少儿合唱团。自那时起,26只“小云雀”的嘹亮歌声就不断在古柏小学上空回荡,孩子们的笑容变得更加灿烂了。
机器人创客实验室、国际象棋和口琴进课堂、青少年足球赛、幼儿三轮车比赛……如今,越来越多丰富的课程和活动,正在打开孩子们的新世界。
在武定扶贫两年多来,王炳华和招商银行的同事们累计实施教育扶贫项目36个,完成投入609万元;而他个人则引进30多个帮扶项目,社会各界资源投入近200万元,惠及2万余人。
乡里乡亲情深似海
在武定,常常会听到有人说:“‘核桃县长’是我的朋友。他就像我的兄长。”
这些声音大多来自大山深处。该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和多么平等的关系,才能让乡亲们自信地将一个副县长称为自己的朋友?
刘翠林,白路镇老树核桃种植户,多年前因一场意外导致右腿截肢。但他为人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种出的核桃个大皮薄,清香甜脆,远近闻名。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炳华在调研中遇到他,看到了这样一幕。
夫妻二人。妻子爬上树枝,离地近10米,一手扶树干,一手拿竹竿打核桃,丈夫拄着木棍在树下捡。
地上的人嘱咐树上的人:“注意安全,打不到就算了,反正也卖不了几个钱。两个人,三条腿,还能生活,再断条腿,这个家全完蛋了。”
两人讲这话,竟有说有笑的。一旁分管残联工作的王炳华,听得鼻子直酸,很不是滋味。
白路镇有1000多棵老树核桃,树龄40年以上的不少,最高的有20米高。每年采摘时都有人从树上掉下来,不是摔伤,就是残疾。
“种核桃,还没脱贫,采核桃,反倒因病返贫。有一根安全绳,不就能避免了?”于是,他牵头发起了“一根安全绳,保命保安全”的众筹,筹集到300根安全绳,送到种植户手中,后来此类事故未再发生。
从这样一件件小事出发,王炳华带领武定老树核桃走上了产业振兴之路,被老百姓誉为“核桃县长”。种植经验丰富的刘翠林成了他的“核桃宝典”。遇到与核桃有关的事,他首先找刘翠林,有时找到家里,有时找到田头,一起干活,一起谈话。
受刘翠林的励志精神感染,王炳华为其构思了“独腿大叔”品牌,扶持他做电商,还上直播间为他站台吆喝。
“安全绳、筛果机、喷雾器、‘老树核桃’品牌、‘920’采摘节、‘网红’直播、贫困户入股合作社……”刘翠林掰着黑乎乎的手指数着,“武定种核桃历史久远,这一两年,出了这么多新鲜事,来了这么多大人物,都是因为有他。”
一枝一叶总关情。即使只是挂职干部,王炳华仍像一棵树一样,毫无保留地扎根在乌蒙山区的土壤里,以深情厚谊润泽当地百姓心田。他说,自己曾在金华读书,永康方岩胡公祠前有块碑,上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八个字。这是毛泽东对胡公的评价,也在无形中指引着他。
每个月,王炳华都要拎着粮油上山,到自己“挂包帮”的贫困户家里“走亲戚”。进村入户,他不把自己当外人,张口就是“我们村”。
他是个心细的人。山区的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精神上孤寂,每回走访他总会留够时间,陪他们吃一顿饭,拉拉家常。脱了贫的农户拿出老腊肉、鲜辣椒让他尝,他不推辞,但一定要交饭钱。他用这种方式了解民生,也为老人带来精神上的支持和尊重。
一年任期满,王炳华本该回台州了,但武定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刚有些起色,大家都舍不得他走。在总行的支持下,他延长了扶贫时间。“我要和老乡们一起,打赢这场决胜战!”
扶贫战士不忘初心
王炳华有两大爱好,读书和登山。
用他的话说,读书好似交友,每本书就像一根线头,牵引着你通往不同的花园。而登山如扶贫,是一种身体力行的坚持。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山顶,越不能懈气。
身处武定脱贫决胜的关键节点,手握着历史的接力棒,王炳华继续奔走在绵延的攀山路上。忘我工作的日子里,他与家人聚少离多,只能偶尔通过电话传达思念和牵挂。
两年前他动身时,女儿王语嫣马上要高考,对于此行,妻子丁玲有意见,孩子也有想法。他和妻子说:“成长并不仅仅是成绩的好与坏,我把扶贫工作做好,孩子看在眼里,也是一种家庭教育。”
但这两年来,他内心对于家人始终抱有歉意。女儿高考当天,他带领县里干部赴深圳招银大学参加培训;17级超强台风过境台州时,高楼大风呼啸,家中妻女孤立无援……
实际上,家人何曾真怪过他?相反,在了解他的工作之后,全家人用行动践行着“一个人在扶贫,一家人在行动”的家风。
丁玲曾6次带着台州的物资,到武定走访慰问。高考结束后,王语嫣两次前往武定支教。在走近父亲的工作后,她渐渐意识到,让这里的孩子们开眼看世界,有机会去选择自己的人生,这或许就是无数帮扶干部、扶贫工作人员、社会爱心人士投身于云南扶贫的原因。
她在给父亲的信中这样写道:“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从父辈手上接过使命,成为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大国崛起和民族复兴的新一代。中国梦,有你我!”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王炳华深有体悟,扶贫路上,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他一次次架起台州与武定两地沟通交流的桥梁,将“山有所呼,海有所应”的故事娓娓道来。
为让每一颗老树核桃都物尽其用、发挥价值,他7次邀请农业专家常青至云南考察,并将浙江精耕细作、做大市场、做强品牌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种”入武定土地。
为促进金融扶贫,他牵线邀请台州银保监分局金融干部梁琼文赴武定,与当地60多名金融干部开展了台州小微金融服务经验交流。
为帮助更多武定人走出深山,到台州务工创业、学习取经,武定县人社局与台州路桥区人社局、台州百度人力资源公司签订劳务协作协议,成功落地“招银”劳务协作工作站。
正如武定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坚到台州交流时所说,台州和武定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路上,携手前进的“一家人”。
牛年春节前夕,王炳华在武定宿舍贴了一副对联:2020赞,武定脱贫攻坚取胜利;2021牛,招行乡村振兴再出发。横批:不忘初心。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