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 jili casino Login register.GOGOJILI legit,Gogojili login APP

新闻热线:0576-88106106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蜂管家”马若刚:持续酿造42年的甜蜜生活
2020年12月24日 来源: 浙江在线 通讯员 江文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12月24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江文辉)今年57岁的马若刚是温岭市老刚头家庭农场、东浦科普蜂场负责人。他白净的脸庞,一身得体的衣着,举止文雅之间,很难让人想象,这是一位42年扎根养蜂、酿蜂事业的“蜂管家”。

  改革开放伊始,马若刚正如“风餐荒郊外,露宿野岭边。追花不停蹄,取蜜不卸鞍”这首诗所描绘的场景一般,从未有一日闲着,始终以果敢的意志、刚毅的信念,持续与蜂为伴,力求人蜂合一,被当地人尊称为“小刚头”“老刚头”。谈及这段经历,他总是淡淡一笑:蜂蜜是香甜的,养蜂却是艰苦的。当辛苦换来大家甜,换来小康家,所有的苦也都随风消逝了。

  1964年,马若刚出生在浙江省温岭市箬横镇车路村一贫苦家庭。由于兄弟众多,年少的他,一直随父辈东奔西跑,或打散工以充饥,或接杂活以果腹。面对这般窘境,他深信,只有闯出去才有未来路,只有未来路才是康庄道。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一项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孕育而生。年仅15岁的马若刚,抓住这场迎面而至的春风,毅然将身上仅有的50元花出去,向邻村——高龙乡桥下村一陈姓蜂农处购得一箱蜜蜂。

  “由于受条件限制,我当时连养蜂木箱必需品都买不起,且门外汉头一遭跨进门,只能跟着这位师傅到处放养学技术。”马若刚回忆,只身一人远赴路桥等地,没过一天,就开始想家了。“但在放蜂知识面前,我不能半途而废。”

  就这样,马若刚在吃尽苦头之余,慢慢地练就了一身养蜂基本功,仅一年光景,赚得了240元,还净得了三箱蜜蜂。在“第一桶金”面前,他兴奋不已,也逐渐筑起了属于自己的蜂梦巢。

  1984年下半年,受当时走南闯北风潮影响,初出茅庐的马若刚带着20箱蜜蜂来到了内蒙古赤峰市一偏僻地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北国风光,是蜜源极佳胜地。但紧随而至的问题是,那里条件艰苦,没有饮用水,喝水要到三四十里外的地方去购买;而且在夜里还要面对随时充耳的野狼叫声。无奈下,马若刚只好到附近树林里折树枝来生火。“这么做一来可以取暖,二来还能驱狼。”他回述,可自以为是的举动却遭至当地人的兴师问罪,不光让自己赔偿毁林费,还险些箱毁蜂亡。

  都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这节骨眼上,国际蜂价大跌,马若刚苦苦撑起的一片天瞬间崩塌。“当时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劝我放弃,但我还是想继续闯。既然不能在外闯,家乡的绿水青山也可以闯。”

  箬横,作为农业大镇,常年拥有三四万亩的果蔬种植面积。看中这一先决条件,马若刚至此不外出,坚持以台州范围内的“小转地”模式开展近地放养,一干就是30多年。而当时,果蔬、花卉种植人工受粉受精技术尚未普及,他的蜜蜂成了广大农户们的“掌上明珠”。马若刚的妻子江彩娥介绍:“不管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天,我们的蜜蜂放养生意来都来不及,高潮时,还要提前一二周预约。而放养的蜜蜂,只只精神抖擞,只要哪里有蜜源,它们就往哪里去劳作。”

  也就在这个期间,马若刚异军突起,率先进入万元户行列,并带动了数十名家乡人共同致富。而另一方面,作为有多年实践经验的他,也着手为优等蜂群开始谋划。马若刚说:“优等蜂群的出现,不光能使农作物高效受粉,也能让蜂蜜、蜂王浆等蜂产品的营养价值提升,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进入九十年代,马若刚特别注意引进抵抗力强、环境适应性好的优良种蜂“中华蜜蜂”的同时,把其他蜂种如东北蜂与意蜂等予以杂交,培育出强大阵容且具高战斗力的蜂群。除外,还要随时关注农业发展状况,做到人不离蜂、蜂不离花、花不离人,以循环式采蜜、产蜜经济圈发展促进育蜂、养蜂全链技术管控闭环。这其中,蜂王的计划生育,蜂场大小和蜂箱温湿度的不断技术调整就是佐证。

  在一般人眼里,养蜂人东奔西跑,一年四季没有休息日,穿着打扮更是不值一提。可马若刚认为,即便如此,也要干一行爱一行,善待蜜蜂,善待人类的朋友。它要清清爽爽,我也干干净净,因为好的环境能够令其心情愉悦,殷勤从业。

  鉴于这个理念,马若刚非常重视蜜蜂的仓箱管理及箱网布置。他说,一斤蜂蜜,按一只蜜蜂来算,它要飞相当于地球两圈半的路程才能完成,而成熟蜂窝,更需6个月方可计量达标。从这个层面上规划,他对蜂产品的售价一直是分层有度、按市均开进行的。简单的说,就是把所有的蜜蜂分门别类、分工而作,有专门采枇杷的、采油菜花的、采柑橘的……所产出的蜂蜜、蜂王浆等蜂产品在高营养的基础上,按照门类划分,一果蔬一个价位,一花卉一个价位。

  在马若刚的倡导下,与其同道或跟他养蜂的蜂农们,在同一片蓝天下,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大家纷纷走上了规模化养蜂道路,还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蜂产品品牌。以马若刚为例,他的“老刚头”蜂产品自立品牌以来,市场畅销度可观,备受消费者喜爱。至今,他的蜂场,常年保持在一百多箱的蜂群,按清明蜂量估算,可储蜂约有325万只。因此,他成为了中国蜂产品协会会员,也是温岭市养蜂协会理事。

  但近年来,马若刚却心怀忧虑。他表示,随着农作物种养环境的变化及人为活动的加剧,使得蜂场行业急速缩小;而另一方面,受蜂农职业本身特性的影响,养蜂人也日趋老龄化,出现“后继无人”的尴尬窘况。但养蜂应是大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生态农业经济的绿色配套体,希望能够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固定保护和开发经营机制,让这个甜蜜事业在幸福生活的今天传承发扬,真正做到“不论平地与山头,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辛苦换来万家甜”。


标签: 养蜂;蜜蜂;放养;蜂农;果蔬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张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