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温岭北平机床有限公司制造出全国首台工业级数控六轴高速口罩机;10天,浙江聚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研发出熔喷布专用聚丙烯材料;14天,浙江家萱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获批台州市首张一次性医用口罩生产许可证;半个月,浙江信纳医疗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台州市首个投产的熔喷布生产线。
扩能、增产、转产。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台州众多民营企业迎难而上,短短一个多月,实现全市口罩日产量由2万只到100万只的突破,再到如今的430万只,彻底扭转台州“一罩难求”局面。
目前,台州已有口罩生产企业64家,其中医用口罩生产资质企业4家,生产KN95折叠口罩企业5家。
口罩产能激增的背后,是台州产业链协同发力,以及政策措施与市场环境快速有效匹配的结果,也折射出台州强大的制造实力和台州民营企业的灵活性!
>>> 扩链:迅速启动,抢占“窗口期”
疫情之前,台州市口罩生产基础非常薄弱,没有一家医用口罩企业,民用防护口罩的日产能仅2万只左右。而疫情期间,台州市正常日口罩需求为450万只左右。
巨大缺口,如何填补?2月初,台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口罩生产的通知》,鼓励全市各地挖掘口罩制造潜力,先早日实现全市日产能150万只的目标。
应者纷纷,闻令而动,已有产线的迅速开动。
浙江家萱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开动了17年前非典时期添置的口罩机器,一边又投入400万元购买了5条智能化医用口罩生产线。目前,这些生产线已顺利启动,该公司成为全市首家医用口罩生产厂家,每天能生产40-50万只医用口罩。
有条件的相关企业,也应急转产。
恒勃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汽车、摩托车空滤器生产企业。“在了解了生产工艺和所需原料后,发现口罩与公司业务有相似,只要购入无纺布材料和设备,就能快速投产。”公司副总经理阮江平说,3月3日开始,经过两天调试,公司开始24小时不停歇地生产口罩,目前日产量达20余万只。
恒勃控股有限公司口罩车间生产场景。
仙居县真的棒日用品有限公司,原先生产医用棉签,在短时间内改装完成2条口罩生产线,如今日产口罩15万余只。
而从事铜业生产的玉环爱戈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一周内完成购置生产设备、安装调试、启动生产等各环节,6条口罩生产流水线, 24小时生产量保持在25万只左右。预计3月底12条生产线全开,日产口罩将增至近百万只。
口罩配套企业也产能全开。
“每台钩编机60个机头,5台机器24小时作业,每天生产1吨耳带。”台州御绣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利宾说,在得知上游企业准备生产口罩后,即改装了五台钩编机,用于耳带生产。如今,公司还成了柳州五菱口罩下游配套合作商。
台州环亚包装有限公司在口罩生产线相继运行的情况下,又购置了十条鼻梁条生产线,公司总经理俞玮说,十条生产线全部开动,鼻梁条产能可达12吨。
一些作坊式企业此时也闻风而动。
2月起,温岭新河镇后街新村中闸片不少汽车坐垫面料加工户临时转产口罩耳带,设备轰鸣声日夜不停。
“正月初,了解到口罩生产企业缺耳带等配件,因为其工艺和做汽车坐垫面料的工艺差不多,换个编针头即可。”温岭市达阳汽车用品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如国说,他们旋即添置配套编织针头,采购氨纶等原材料,马不停蹄投入耳带生产当中。目前,公司日产能达5吨,订单已经排到3月底。因供不应求,公司还组织周边家庭加工户,一同进行耳带加工。
有趣的是,用于耳带生产的编织针头,原本即将淘汰的,却因疫情身价大涨。“疫情前,这个编织针头30多元钱一个当废铁卖,后来卖到400多元一个。”郭如国说。
>>> 强链:不等不靠,自主研发口罩机
面对国内市场上口罩供应不足的局面,商机嗅觉异常灵敏的台州企业老板,纷纷开始在全国抢购口罩机,进军口罩产业。
“今年2月初,从省外抢了条二手口罩生产线,运到后发现少了超声波焊接仪,只能重新联系购买,此时价格已经翻倍,但也只能咬牙买下。”台州一口罩生产企业负责人说,除了硬件上限制,口罩机的安装、调试和日常维护也要专业技术人员,“我们又紧急联系了江苏一名技术工人过来指导。”
事实上,跨界生产并不容易。其间,台州不少企业遭遇“套路”,从外地高价购置的口罩机“缺胳膊少腿”、“带病上岗”。幸亏有台州当地强大的机械制造服务能力。
2月29日,浙大台州研究院接到紧急指令:帮助台州市口罩生产企业把10条“不合格”、“零件缺失”的口罩生产设备“盘活”。
“这些设备来自不同厂家,设计原理、解决方案各不相同,我们相当于要重新研发一遍。”面对时间紧、无图纸、无程序、无经验等难题,浙大台州研究院副院长武建伟带领多个科研人员,组成攻关团队,连夜讨论设计方案、加工所缺零部件、编写控制程序。
经过72小时连续攻关,3月3日,第一条口罩生产线成功,紧接着3月5日晚,第二条生产线调试出来。目前,这条崭新的口罩生产线已在台州环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投用。
面对买口罩机遭遇的“套路”,台州企业想到了“自己造”,此时台州多家机床企业释放出巨大能量——
位于路桥的浙江能伟科技有限公司是生产动力头、攻丝机、多轴器的机床厂家,今年2月,也投入到了口罩机研发生产。
“两班倒,每个人平均每天工作18个小时左右,缺少零件,就用机床做出来。”公司负责人魏陶陶说,公司计划制造安装10条生产线,设计产能每天100万只。
而在温岭的台州北平机床有限公司,2月23日,台州第一条自主研发的口罩生产线装配完成。该公司从事工具磨床和工业机器人等高端装备研发生产,2月初预开工后立即成立攻关团队,研发柔性口罩产线。和能伟科技一样,北平机床也遭遇了配件供应难题,最终也是靠着自身经验将问题解决。目前,该公司两种型号的口罩生产线研发成功,日产量分别达10万只、80万只。
3月8日,浙江利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第一条全自动口罩生产线投产,10条流水线全部投产后日产能将达到100万只,是台州产能最大的口罩企业。该公司10条口罩生产线中,7条是和北平机床联合开发的。
目前,北平机床共产出各类口罩机设备76台,一半以上是支援全国各地用于口罩生产。
>>> 补链:无中生有,主攻熔喷布生产
比起生产线等问题,口罩生产的核心材料——熔喷无纺布的短缺,成为制约国内口罩产能提升的重要因素,台州也不例外。
作为过滤病毒的关键材料,疫情期间,熔喷布一天一价,从疫前的2万元一吨,涨到最高50多万元一吨。不少企业表示,其他设备都已到位,就卡在了熔喷布环节上,“全国都缺得厉害。”
浙江家萱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倪良永告诉记者,原料供不应求,导致生产很被动,他们只能通过非常规渠道购买,涨幅达20倍。
浙江省三门医用器材厂总经理陈世晓也是同样的说法,他不得不动用各种渠道,在广东、山东、辽宁等地高价收购,因为在浙江、江苏等省根本买不到。
为保障口罩生产原材料供应,我市迅速投产2家熔喷布生产企业,后续还有2条熔喷布生产线将投产。
浙江信纳医疗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是玉环的一家医用输液器空液过滤膜专业生产商,因为生产工艺和熔喷布相近,从正月十五开始,投入几十万元,经过半个月工艺提升和设备改进,2月底,出产了第一批熔喷布。“4台设备齐上,一天能生产100多公斤。经省权威机构检测,产品各项指标基本符合医用口罩生产要求。”公司董事长杨守玉说。
原本做包装设备的浙江优科无纺布有限公司负责人江奔说,年后购入8条口罩生产线,由于难买熔喷布,便考虑自己生产。“从江苏订购了6条熔喷布生产线,100万元左右一条,操作专业性较高,又从外面请了师傅,月工资开到3万元,加上原料聚丙烯的价格,按生产2个月算,一吨成本约26万元左右。”
据江奔介绍,从3月9日开始,6条生产线全开,24小时不停运作能产出800公斤熔喷布,过滤率能达90%以上,目前还有几条生产线在调试中。
台州环亚包装有限公司也是类似情况。公司负责人俞玮从添置设备,到组装完成仅用半个月时间,目前可生产90%、95%、99%过滤率的熔喷布,日产量2吨,前后投入1200多万元,最贵的便是向德国购买的模头,一个要300万元。
熔喷布生产,核心部件是熔喷非织造布模头。正是这个模头,更展示了台州制造的实力。
聚丙烯(PP)专用料经塑化后进入熔喷模头流道,经分配均匀后再进入喷丝板,高温高速高压热气流喷射出来形成了熔喷非织造布。这是黄岩精诚模具的试验场景。
目前,全球有能力制造熔喷模头的企业屈指可数,长期被国外垄断,供货周期长,至少三四个月以上。而在四年前,该公司成功突破这项技术,弥补了国内空白。
如今,精诚模具全员无休24小时开机,将制造周期缩短到一半,助力熔喷模头的快速供应。目前,国内60%以上口罩防护服等材料的生产模头,都出自该公司。
>>> 延链:链条完美,塑料产业优势凸显
生产熔喷布的原料,是聚丙烯。
记者从台州塑料行业协会了解到,台州塑料原料主要以配套相关塑料制品为主,熔喷布用途有限,市场较为小众,因此熔喷布及聚丙烯的供应,在台州是短板。
“熔喷布企业多在外地,相应的本地聚丙烯专用料销售比较少。”3月初,台州市方圆贸易有限公司经理郑炎林告诉记者,疫情期间公司代理的无纺布聚丙烯原料供不应求。“订单已经排到4月份,日成交量200-300吨。”
但与坐上涨价“火箭”的熔喷布相比,聚丙烯价格涨幅较小。
尽管都叫聚丙烯(PP)材料,但生产熔喷无纺布的聚丙烯和生产其他塑料制品聚丙烯具有很大不同。聚丙烯需经过改性塑料厂加工,才能成为熔喷无纺布专用料。
“做无纺布的聚丙烯春节前价格7900元/吨,现在8300元/吨左右,只上涨了几百元。”郑炎林说,熔喷聚丙烯价格为1.6万元/吨,涨幅也不大。目前他们也一直在帮忙下游口罩厂对接熔喷布厂家。
而位于集聚区的浙江聚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改性塑料企业。2月开工后,公司在短短十天内,就完成技术方案设计、装备改造,研发出包括熔喷布专用聚丙烯材料、鼻梁条专用料的高分子医用防疫材料整体解决方案。
“我们的熔喷聚丙烯专用料具有超高流动性、低挥发、分子量分布窄等特性,完全能满足国标要求。目前,做熔喷材料国内只有几家上市企业才具备生产实力。”公司负责人方俊燃说。
眼下,该公司产能已达40吨/天以上,未来短时间内有望达到60-80吨/天,可用于每天制造2000多万只口罩,基本可解决台州市及周边城市地区下游市场用料紧缺局面。
本土口罩企业成为助力台州复工复产的重要力量。
>>> 未来:因疫而生的口罩将何去何从?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的平稳,再加上短期内市场产能急剧大增,那么疫情过后,台州现有口罩及其配套产能何去何从?对此,久经市场磨炼的台州老板们,早已有了“主意”。
——生产步步为营。
“一部分自用。”信纳医疗董事长杨守玉说,因为熔喷布生产较精细,投入较大,“短期内不敢大规模上。”
“只要有需求,就会积极投入生产。”浙江家萱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倪良永说,公司新购入的机器可生产N95,在一次性口罩供应有余裕时,会考虑生产高品质、高单价的产品。
“当前,还是主要考虑防疫供应,保障国内防疫重点地区物资生产需求。”北平机床董事长虞荣华说,将以此为契机,进军医疗器械和健康防护用品领域。
——利用设备转产。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副院长武建伟认为,疫情之后,台州制造业可通过继续深耕口罩机生产领域,挖掘新市场。“近期,我们研究了大部分流行的口罩生产解决方案,发现设备改进空间非常大,台州口罩设备制造企业可以从能效提升、工艺改进、民用转医用等方面入手,比如口罩生产线和前一步骤的熔喷布制造结合起来,以及向更高端的医用口罩、N95生产设备升级等。”
台州环亚包装总经理俞玮也表示,熔喷材料未来不止用于口罩,还可以用作尿不湿,女性用品的核心材料。
——对赌国际市场。
“面对全球疫情的不断升温发酵,口罩等防护资源将会出现大规模紧缺,熔喷布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公司也将不断稳定产品的质量和加大提高产能。”聚通新材负责人方俊燃说。
正值口罩出口的风口,凭借自身口罩自给自足生产、国际销售全链条布局等多重优势叠加,利欧股份或将顺利打开海外口罩销售市场,找到公司新的发展点。
“我们也将进一步明确政策实施细则,帮助疫情期间投产的民用口罩企业转型为医用口罩企业。”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个从原料生产、设备研发、零配件组装等生产于一体的相对完备的口罩产业链,正在台州加速形成!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