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台州频道9月22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屈依杨)曾经,老垦荒队员们用青春和汗水铸就了“大陈岛垦荒精神”;如今,在我们身边又不断涌现出一批批“守初心、担使命”的“新时代垦荒人”。
“这人一定是个挺有本事的‘官儿’,他讲的话有道理,字字句句,是帮老百姓说话的!”——征迁户杨仙琴。
征迁户口中的人,他是谁?
下椒江大桥,到葭沚老城的入口,陈国荣的办公室——椒江区“一江两岸”指挥部就坐落在这两处交接点。
“我的祖籍是浙江温州,1955年,我的父辈们响应号召来到黄岩县金清农场,也就是现在的椒江农场垦荒拓种,围海涂、造良田,从此扎根在椒江。因此,我是个名副其实的‘垦二代。”椒江区一江两岸办常务副主任兼任确权组组长陈国荣说。
2017年初,椒江区委区政府作出开发建设“一江两岸”的决定,葭沚水城、江岸尚城先行启动。两年多时间,800多个日夜,完成3200余户民房、228家企业签约,拆除建筑120余万平方米,拆出低效用地近2500亩。
今天,葭沚新屋拔地而起,入城口形象初显,华师大附属台州学校、红房子医院等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成功引入,路网、公园等基础设施建造完善,老街一期完成规划设计……陈国荣见证着椒江开发“一江两岸”旧城改造、20年破冰起航的历程,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多年梦想照进现实。
“天下第一难的征迁 ,难在哪?”
难在历史遗留问题
难在协调群众利益
陈国荣1996年进入拆迁办,有着20多年的征迁工作经验,葭沚的征迁工作是他经历过的“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在这座老城里,围绕着“利益”两个字,充斥着形形色色的面孔,土地性质、百姓身份、房屋产权复杂程度更是远超想象。
“我理解的‘担当’,是一种责任感,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包括你的业务知识,和在工作锤炼中获得的本领。”陈国荣做“征迁”工作是“半路出家”,但全力以赴。他牵头主导精细制订征收政策,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结合征迁居民实际问题,加以制定了28条征迁补充政策。“原先所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这28条补充政策里都能找到答案。”陈国荣说,“这28条政策,是椒江独有的。”
他是我们老百姓的“包青天”
在“一江两岸”指挥部的口碑墙上,挂着老百姓们送来的锦旗。其中一面写着 “为民服务,尽职尽责”的,是征迁户杨仙琴的心声。
时隔一年再次见到陈国荣,杨仙琴激动地一个劲地把他往家里带,又是拿酸奶、又是拿零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陈总是个‘好官’,是‘清官’,是咱们老百姓的‘包青天’,我们一家人都感激他的!”
今年61岁的杨仙琴,是“农嫁居”这一群体的一员。2017年葭沚土地征迁时,杨仙琴在黎明新村有一套自建的四层住宅,使用面积达到180平方米,但就因为自己是“非农非居”的身份,既享受不到农民的福利,也享受不到居民的政策。
征迁后的补偿标准,是赔偿面积约130平方米的套房。而杨仙琴有家里七八口人住在一起,对此,大家争论不休。她实在没办法,就跑到“一江两岸”指挥部,逢人就问,要讨个说法。但她情况特殊,当时也没有一条相应政策能够对照执行,这一问,把人都难住了。
也是病急乱投医,杨仙琴在指挥部里到处瞎逛,便看到在一个大会议室里,陈国荣正在给一百多名村民讲解政策,他条理清晰、语气坚定有力。杨仙琴站在门口听了一会儿,心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这人一定是个挺有本事的‘官儿’,他讲的话有道理,字字句句,是帮老百姓说话的!”
散会以后,陈国荣拿了资料要走,杨仙琴想叫又不敢叫,眼见人走远了,才急起来,一路追着他边跑边大喊:“领导!领导!”谁知这一喊,真的把人喊“住”了。两人站在大太阳底下,杨仙琴说得满头大汗,陈国荣也听得满头大汗。陈国荣耐心听完了她的诉求说:“你的情况特殊,我能理解,别急,我一定想办法。”
这一句承诺,掷地有声,杨仙琴觉得,自己找对人了!为了杨仙琴,还有同杨仙琴一样身份的“农嫁居”妇女们,陈国荣查阅研究许多资料,开了数不清的会议探讨,又和多个相关部门商谈。28条补充政策里的第21一条《关于农嫁居、混合户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就是为她们量身定制的。
“我家里父亲、弟弟早年遇难,丈夫重病,儿子当兵负伤,条件很困难。”杨仙琴说着说着,眼圈红了,“我儿子总说,‘妈妈,你碰到陈总,就是碰到好官了’。”
“每一次失败,都是离成功更近一步”
如果说葭沚征迁是一座万仞冰山
陈国荣带领的团队就是
用自己的双手凿出通衢大道
用赤诚之心融化万年坚冰
房屋征收过程中,征收确权工作是最复杂,也是最核心的环节。每个区块推进中,存在着杨仙琴这样有实际困难的征迁户,也存在提出无理要求、过高诉求的征迁户。矛盾激化时,威胁、恐吓轮番上阵。陈国荣说,曾有人气血上头,狠狠地告诫他:“我知道你儿子在哪个学校、哪个班读书,你可要看好了!”好在现在,孩子已经工作了。说到这儿,他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陈国荣在说话做事上,都能看出来是个性子挺急的人,他交代的事情,会“盯”得很死,追得很紧。但他在坚持“政策解释现场答、群众疑问不过夜”工作上耐心十足,像是变了个人。
胡闽与陈国荣在“一江两岸”指挥部共事3年,在他眼中,陈国荣是个能力很强的人:“他做拆迁这块工作有20多年,经验非常丰富,许多让我们束手无策的难题,他都能想到解决的方法。”这几年,陈国荣作为统筹指挥,每天都从早忙到晚,常常连饭都顾不上吃。同事们觉得他那严重的胃病,大概跟饮食不规律有很大的关系。
万事开头难,2017年葭沚征迁工作刚起步时,村民们普遍比较抵触,“不让进门、不愿意谈”。好不容易见面,说了一晚上,却不欢而散。陈国荣怕大家沮丧,经常给他们鼓劲:“咱们今天没说成功,但不要以为功夫就白费了,人家愿意跟你好好说的,就有希望,就能说得通、解决得了。”
“每一次失败,都是离成功更近一步。”就这样,他们一步一个脚印,顺利解决了500多户村民土地确权等方面问题,为顺利签约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年时间,还你一个不一样的椒江”
陈国荣认为,他们工作推进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让老百姓看到希望。所以,椒江一直坚持做到“安置优先”,即征迁与安置工作同步进行,“这边房子拆掉了,那边安置区也就建了起来,老百姓看到我们在动工,他们的心里就安定了,相信政策是说话算话的。”
椒江,是陈国荣长大的地方,可以说,这片土地上百分之六七十的建设工作,他都见证了、参与了。东升街、中山东路、解放南路、白云山路、云西路……这些区域的建设改造,就在他眼中翻天覆地地变化着。现如今,“一江两岸”的开发建设,凝聚着几代人的期盼和梦想启航。有辛苦,有汗水,有“5+2”,有“白加黑”,更有扛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的兴奋感……
“三年,再给我们三年时间。三年以后再看葭沚,就不一样了!”
葭沚老城区的拆迁虽然复杂、辛苦、委屈,这两年来几乎没有一天休息,但看到拆迁户签了协议后的笑脸,看到能帮助拆迁户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闭门羹到主动上门,看到拆迁户从不理解、谩骂到理解、送锦旗,我觉得一切艰辛、委屈,都值了。再想想,退休后,走在大街上,看到拆迁户都住上了新房,看到城市建设中有留下我的足迹,我感到满满的快乐、自豪、幸福。”
“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陈国荣在纸上写了这句话,作为他对“担当”二字的回答。他知道,眼下自己走的,正是一段新时代的“垦荒征程”,但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而征迁,就是他的“垦荒使命”,无上光荣!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