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抢救,不要送花圈,不要买寿衣,一切从简……”从医71年,离休后义务坐诊近40年,资助贫困生达七八十人……7月29日,95岁的“一线医生”吴合安静地走了。遵照她生前遗嘱,家人为她完成了眼角膜和遗体捐献。愿她在另外一个世界,还能为患者看病,因为这是她最喜欢做的事情。
退休后义务坐诊近40年
吴合是陕西友谊医院的一名退休医生。
就是照片上这位慈祥、朴素的老人,却有着一段“叱咤风云”的往事。
吴合与浙江天台山情缘深深,她曾是天台山上的一名白衣天使,原浙东游击纵队后方医院院长。
吴合1924年1月20日出生,河北滦县人,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亲均是高级知识分子,1942年10月考入上海医学院,受革命的影响,1945年6月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上海医学院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参加各种革命活动。作为一名爱国进步青年,她是当时出了名的“学生领袖”。
在1948年8月23日,“拜经台会议”后,台属地区迅速发展成为浙东革命游击战争的中心。由于第二次攻打天台城即将打响,浙东临委为了安全起见,方便接收、抢救伤病员,决定在天台县北山上深坑村建立浙纵后方医院。
中共华中工委将上海医学院毕业生吴秀贞(原名吴经,后又改名吴合)派到天台山来,由于工作积极,吴合被任命为后方医院院长。后方医院地处天台偏僻山区,条件相当艰苦,但比较安全,原在奉化一仗负伤的战士以从宁波王爱山岗蓝田转移到上深坑来。吴合辗转在深山竹林里为战士们疗伤,被誉为“白求恩式好医生”。
1949年3月2日清晨,第二次进攻天台城的战斗打响。
3月3日深夜,在攻打天台城战斗中的一批伤员送到华峰外湖村。吴合立即到场,在随队医师朱一民的配合下,挨个地进行清理伤口包扎处理,足足干了三四个小时。伤员的伤口刚刚处理好,山下的“交通”送来情报,说有“情况”,于是又忙组织力量,抬起重伤员往深山冷岙转移。往后好几天,几乎天天抬来抬去,东村住一宿,西村蹲一夜。由于伤员多,医务人员少,常常从早到晚,忙不过来,因此,吴合等几位女同志例假来了,也照样坚持。那时,又是天寒地冻的冬季,深山的天气特别冷,又下雨。东峰联络站站长卓履冰考虑到如此抬来抬去不是个办法,决定把伤员转送到下深坑竹林的笋厂里。
医疗所需的药物、器材,十分短缺。一时办不到的药品或器械,都因陋就简就地取材。中草药上山采挖,用竹片制成镊子,用饭锅蒸煮消毒用品,用坭钵头煨到炉膛炭火中使开水保温,截节竹筒充当卧使器,没有止痛片,吴合就给伤员按摩穴位止痛。伤员的血衣、绑带、纱布换下,大家抢着拿到山坑小溪中去洗。吴合总是以身作则,有敌情时,带头和大家一起站岗放哨。
有一次她的腿被树刺刺伤,伤口化脓,也顾不得治疗。为了培养新人,她叫童曼林在自己身上学换药。为了培养人才以适应医院工作的需要,后方医院开办了一个业务培训班。吴合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讲课,内容有微生物、人体解剖、战地救护、伤口处理、药理、配药、换药、消毒等。讲到打针,吴合让学员先在自己身上试针。
1949年6月浙江天台解放了,游击队编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吴合被任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军区台州军分区医疗队队长。后又调入宁波军分区医疗队队长,萧山35军104师建工6师医疗队队长。
1954年跟部队集体转业到陕西省建筑医院,曾任内科主任、免疫变态反应科主任、副院长(后改为陕西省友谊医院),组织医疗队为分布在陕南陕北崇山峻岭中的“三线”建筑工人普查、普防、普治。她创建了西北地区第一家免疫变态反应科,几十年来,她先后接诊近5万初诊患者,将毕生所学都献给了这片土地。
55岁退休后,本可在家安享晚年,吴合却选择了接受医院的返聘,继续出诊,这一干就是40年。直到她90岁时,医院为她的身体考虑,给她下了“最后通牒”,请她回家颐养天年。然而,她依然闲不住,干脆把诊疗室搬回了家。
2015年初吴合开始义务坐诊,不拿任何津贴和补助。从21岁加入地下党,后随军从医,再转业到医院,吴合参加工作一晃71年。她一直努力要求自己,做一个好人,当一个好医生。
医生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当个好人
1993年,吴合在报纸上看到希望工程救助失学儿童的报道,深受感动,便找到希望工程,最终联系上陕西柞水县一名面临失学的儿童,并当场捐款300元。从此,开始了她长达数十年的资助生涯。
如今,受到过她资助的贫困学生已经有79名。令人惊讶的是,不少孩子甚至不知道吴合是男是女,感谢信里有的写着“吴合爷爷”,有的写着“吴合叔叔”。
2001年,77岁的吴合亲自填写了遗体捐献申请,并立下遗嘱:“自愿捐献遗体、眼角膜,不要送花圈,可将准备买花圈的费用捐助失学儿童上学用。不要买寿衣,一切从简。”
2010年,她又签署了一份无偿捐献角膜志愿书。
2016年4月,吴合荣登“中国好人榜”。她曾经说过,医生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当个好人!
吴合安详地离开后,她的女儿朱建华写下了一首小诗,题为《想替妈妈说的话》:
我今身九十五岁,生命止步于2019年7月26日10时28分。
今日的天很蓝,太阳好温暖。
我愿,手扶墙,挪到窗台,举首望青天,感觉白云翩翩。
我愿,乘轮椅,行至巷道,抚指树干,感受东风千千。
哦,若能倒退三年,我还在上班,给患者诊断,疾与病不返。
若再退二十年,往返母校的讲台,抒发对上海医学院的情怀。
且当再退三十年,忙碌在医疗队乡间,为他们送药,还为他们亲身输血。
可能的话,退还在游击队医院,医生护士一人担,救八路军和战俘伤者,兼顾培训护理人员。
当然更想退至医学院课桌前,再聆听教授们的详细指点,拥抱一下闹学潮被国民党搜捕时,护在我前面的那些、那些同学。
倘若再退几岁,那是我的童年,游泳跳水,嬉戏在黄浦江边……
心愿,足以实现,何必往返回当年。
人,要想取得自己具有最大的成功,就是把喜欢的事做到极致。
我将继续用眼角膜详视人间,
用亲身遗体给空军军医大学学生们做教学指南。
来年,我还给你们看病,
来世,我将祝人类康健。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