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台州频道7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斯信忠 通讯员 戴巧玲)地处浙江东部沿海、长三角经济圈南翼的千年古城临海市,人口120万,耕地总面积61.82万亩,人均耕地仅0.52亩,约为全国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人多地少、资源禀赋不足,瓶颈如何突破?
7月20日,临海市国土资源局主要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临海的实践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为抓手,强化“亩产论英雄”,通过优增量、挖存量、强监管,创新各项机制,全面提升土地利用率,为经济社会发展拓展新空间提供国土资源支撑。2015年至2017年,全市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从9万元提高到17.3万元,亩均增加值从75.7万元提高到88.1万元。去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00.25亿元,比上年增长8%;财政总收入97.7亿元,同比增长27.9%,增速居全省前列。
创新机制严执法
扎紧耕地保护“篱笆”
“实行耕地保护机制以来,村民保护耕地的弦绷得更紧了,2013年以来已连续5年实现‘零违法’。”日前,该市汇溪镇姜岙村村支书沈育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姜岙村取得的成绩,是临海市不断深化耕地保护的缩影。
为提高农民的耕地保护意识、遏制违法用地冲动,早在2008年,临海市就在省内率先探索耕地保护补偿机制。2012年,他们又以被列为全省仅有的两个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建设试点县之一为契机,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深化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每年安排资金对重点区块内破损的道路、沟渠等农业设施进行修复。2016年,该市在台州率先将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发放与土地民主管理示范村创建、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相结合,对考核不合格或存在违法用地行为的村不予发放。与此同时,合理调整了补助标准,由原来的每年每亩40元调整为一般耕地每亩30元、永久基本农田每亩60元、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每亩100元,实现了对一般耕地全面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及示范区重点保护。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市已累计创建土地民主管理示范村268个、合格村267个,发放耕地保护补偿资金5642万元。
严格执法是保护耕地的重要一环。临海在创新耕保机制的同时,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坚持违法用地“理旧”和“控新”双管齐下,相继开展了严格执法保护资源“亮剑行动”和历史违法用地清查处置专项行动,对1987年以来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的历史遗留的违法用地进行全面排查处置。今年,这项工作继续得以强势推进,年底前可实现历史违法用地清零。
在处置历史违法用地的同时,临海严格控制新增违法用地。去年7月,市里出台了《新增违法建筑责任追究办法》,实行“日上报、周处置、月通报”制度,聘请专门督查员对19个镇(街道)进行全域专职巡查,对发现不符合规定建房的立即上报,一周内处置到位,对不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的单位和人员,按责任追究办法严格责任追究。据统计,近5年来,全市年平均违法占耕比2.56%,年均控制在4%以下。
节约集约并举
盘活存量拓空间
临海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增速位居全省前列,但他们并不满足于此,而是继续加大力度,坚持节约集约并举,不断盘活存量拓展土地利用空间。
占地80亩的临亚集团,地处临海市东塍镇。在土地资源日趋紧缺的情况下,临亚集团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于今年年初将原有的58亩厂房拆除重建,开发工业地产项目,打造临海彩灯企业创业创新园,规划引进30家以上彩灯企业入驻。这是临海首个由企业自主开发利用存量土地建设的工业地产项目。
工业地产作为一种新的土地节约集约开发模式,成为临海整治“低散乱”、提高“亩产”的主平台。“临亚集团利用存量土地,建设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园,为原先遍布全镇的小企业、小作坊提供了集中发展的平台。”临海市国土资源局分管负责人说,“这种开发模式不仅解决了一个区域小微企业的用地难,也促进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原有厂房以1~2层为主,土地利用率低,容积率仅0.74,现在建设的9幢厂房和1幢综合楼,均在4层以上,容积率提高到2.18,可新增工业厂房面积5.5万平方米,用地空间得到有效拓展。”临亚集团总经理郭建友说。
临亚集团彩灯创新创业园的建设,是临海市积极引导企业转变用地理念的结果,也得益于市里出台的相关政策。近年来,临海市坚持眼睛向内挖潜力,通过“退二优二”“退二进三”和“零地技改”等多种方式,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实现土地利用方式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挖潜”转变。2015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5122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5161亩,130余家企业实施“零地技改”,实现空间换地,新增加工业厂房面积近50万平方米。
为进一步引导小微企业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今年6月,该市出台了《关于推进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园建设和管理实施意见》,鼓励企业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以自主开发或联合开发模式建设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园,并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
据临海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计划工业地产项目建设达300亩,新增厂房面积16万平方米,可以解决150多家小微企业用地问题。
“盘活存量、节地增效”的举措在新农村建设中同样得到实施。有着298户1150人的上盘镇如宝村,由于老宅基房屋稠密,新村建设规划难以实施,村民建房需求无法满足。据此,村“两委”决定利用村内一块面积为10亩的空地,建造公寓式住房进行集中安置,对原老旧宅基地进行统一拆除腾退。
2016年如宝村公寓式小区建成,安置农户100户315人,拆除老屋60多间,人均建设占地面积大幅度下降。此外,该村还将公寓底下两层作为村集体留用商铺,通过招租,每年获得租金近80万元,加上村集体其他收益,全村每年每人可增收3000~5000元。
治理废弃矿山
修复生态美环境
大洋街道国庆村北面一处面积为11600平方米的废弃矿山,停止开采后一直岩石裸露、寸草不生。两年前,市里对坡面进行了综合治理,昔日的乱石山重新穿上了绿衣裳,焕发出新的生机。
国庆村废弃矿山“旧貌换新颜”,是近年来临海市遵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坚持绿色发展,实施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取得的成果之一。2016年以来,该市通过边坡治理、复绿等措施,累计完成废弃矿山治理5个,治理总面积59466平方米。
今年初,临海以矿山生态环境全域绿色全覆盖为目标,在台州率先启动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将废弃矿山治理与产业发展、土地复垦、村庄整治、景观复绿等相结合,到2020年,全市88个废弃矿山和开挖裸露点治理率达100%。今年,市里安排治理资金约3500万元,规划整治面积1140亩,整治后预计新增可利用建设用地面积580亩、新增耕地面积260亩、生态复绿面积30.57万平方米。废弃矿山的治理,既修复了生态环境,又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扩展了用地空间。
“在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我们结合各废弃矿山地理位置、开发条件等,采取‘复绿+平整’‘复绿+复耕’‘复绿+景观’等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理的生态、经济等综合效益。”临海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沿江镇下湾村原有3处相邻的废弃矿山。今年,该市将这3处废弃矿山纳入统一治理,市里结合沿江镇建设需求和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这些废弃矿山靠近城镇或工业区块、交通便利、面积较大的优势,采取“复绿+平整”模式,对坡度较大的区域进行生态复绿,对宕底平坦区域实施削坡、平整,通过治理,新增可利用土地250亩。该镇的另一处废弃矿山位于浦东村,当地投资155万元,采取“复绿+复垦”模式进行治理,目前已完成治理工程量的30%。项目完成后,可新增耕地55.2亩。
“最多跑一次”
延伸服务惠民生
6月22日下午,临海市举行第二批不动产抵押登记与抵押贷款“一窗受理、延伸服务”启动仪式,授予中国银行临海支行、民泰商业银行临海支行等6家银行为“临海市不动产抵押登记综合受理点”,至此,全市共有8家银行56个网点可以直接办理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和受理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办理。
去年9月,临海市在不动产交易、税收、登记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基础上,政银联手,打破常规,在全国率先推行不动产抵押贷款与抵押登记“一窗受理、延伸服务”。
为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2017年11月,临海市在充分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不动产抵押贷款与抵押登记“一窗受理、延伸服务”改革实施方案》,为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措施保障。
与此同时,临海充分利用“互联网+不动产”模式,委托专业网络公司在全国率先开发了不动产登记银行查询系统和抵押登记银行专用受理端口,为实现全业务、全流程不动产抵押贷款登记银行“一窗受理、延伸服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7月3日,临海市华宇锻压机械厂财务金雨佳到民泰银行临海支行办理不动产抵押贷款与抵押登记业务,仅用了12分钟便办完抵押登记业务受理。金雨佳说,以前企业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要在银行和政府部门窗口间来回跑好多次,往往要花费半天甚至一天时间,如今在就近的银行网点就可以查询不动产信息和办理抵押登记业务,节约了窗口排队和来回跑时间,真正做到了“只跑一次”!
全域综合整治
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四面环山的小芝镇伴山村,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的现代农业园区,园区依山而建,犹如一条美丽的绿带将村庄紧紧环抱。
去年以来,伴山村两委会抓住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机遇,在全市率先开展村庄整治和美丽田园、美丽乡村建设,并带动周边三保、罗上宅两村,利用3个村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优势,启动“千亩垦造水田示范工程”,将山坡地上宜耕低效园地、残次林地全域垦造为水田,整治总面积约2000亩,目前已基本建成1200亩,新增耕地770亩。
“以前3个村缺乏规划,村庄布局分散,耕地零星碎片,山上是低效园地、残次林地,杂草丛生,产出效率低。”小芝镇国土所负责人对记者说,“去年,我们在市国土资源局等部门指导下,对伴山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作了重新规划,按照农田集中、用地集约、空间集聚的总体思路,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优化布局。”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目前,除了大力实施垦造耕地外,还启动了村庄整治。计划对岙里、白岩和破溪3个几乎已成“空心村”的自然村实施整村搬迁,对搬迁后的老旧宅基地、空闲地进行复垦,复垦耕地70亩,除去安置所需用地外,可新增耕地50亩。
为落实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今年,临海市启动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决定用三年时间,全面实施村庄整治、“二改一还”(旱地改水田、中低产田改造和园林地还耕地)农地整治、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矿山环境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四大行动”,对生态农业建设空间进行全域优化布局,对“田水路林村”进行全要素综合整治,对农田进行连片提质改造,对存量建设用地进行集中盘活利用。通过全域治理,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在全域综合整治中,临海市各镇乡(街道)根据各自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等情况,因地制宜做好“土地整治+”文章,邵家渡街道结合城中村改造,打造“土地整治+新型城镇化”模式;小芝镇利用农业产业和旅游资源,走出一条“土地整治+农旅结合”发展路子……
为在全域治理中进一步推进土地整治工作,保障建设用地项目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需求,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临海根据省和台州市的有关文件精神,于今年6月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治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通知》,对建设用地复垦、垦造耕地、旱地改水田、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补助标准进行了大幅度提升。
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大大激发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群众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得实惠。
创建路上不停留。7月17日,临海市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工作推进会在临海市政府大会议室召开。会议总结了创建以来的工作情况、存在问题,明确了下阶段的工作重点。接下来,临海市将根据创建工作部署,对标准找差距,继续在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