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桥峰江街道东南部,有一个本地户口加外来人口总共1100多人的小村庄,叫孙家村。
0.5平方公里的占地面积,却拥有着25家箱包工厂,500余名工人,近半的村民都在从事箱包行业,年产值达9000多万元。
昨日,记者如约抵达孙家村文化礼堂,立即跟随村党支部书记孙晓春到了文化礼堂二楼的箱包展厅。百来平方的展厅里,摆放着上百个各类款式的箱包。“这是我们的‘包王’,长一米,宽一米。”孙晓春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尤其是展厅中央的“包王”,可以说是“镇村之宝”。
过去的20年间,地方不大、人口不多的孙家村,经过探索和转型,早已从一个污染严重的“拆解村”,华丽变身为远近闻名的“箱包村”。
产业转型,箱包成为切入点
上世纪70年代,大部分的孙家村人从事木工行业,生产小家具,靠手艺赚些辛苦钱;10年后,孙家村很多人随大流,倒腾起了铜生意,把废铜回收来,提炼出纯铜拉成铜丝,再卖给电线厂做原料,也算干得风风火火。
但炼铜所产生的浓烟、废水、排放物等,对村里的空气、池塘、土壤等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虽然废铜回收给村里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当不错,但我们不想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经村两委商讨后,大家开始琢磨产业转型的事。”孙晓春回忆道。
木工出身、还做过布匹生意的谢品余,是孙家村第一个从事箱包行业的人。1997年,他萌生自个儿开厂生产箱包的念头,并很快付之行动。
万事开头难,但谢品余坚持住了,生产渐渐步入正轨。在他的带动下,亲带亲,邻帮邻,孙家村逐步实现产业转型,发展起了箱包业,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当天下午,谢品余带着记者在他的工厂内转了转。工厂不大,300多平方米,10多位工人在车间里作业,下料、缝纫、包装……甚是忙碌。
谈起箱包生意,谢品余说:“我做包20多年了,因为价格低质量好,从不愁销路,比起刚开始,销量翻了六七番,生活水平提高了不止一点点。”
本地优势吸引外来工厂扎根
在孙家村的25家箱包工厂中,有11家是外来人员开办的,有江西,四川的,也有安徽的。
33岁的安徽人张俪敏就是其中之一,她和来自江西的丈夫,在孙家村从事箱包生产已有15年之久。
“我们最开始是帮别人做包,在掌握了核心技术之后,便开始自己创业。”张俪敏说,选择在孙家村办厂的理由,是看中了峰江的几大优势,路桥五金配件和物流市场发达,峰江离城区近,方便采购与发货,且孙家村箱包工厂集中,招工也比较容易,“当然,还离不开孙家村村委的支持,他们一视同仁,给我们外来办厂人员提供了蛮多便利。”
说到这一点,孙晓春难掩愉悦之情:“外来人员来这里办厂,就是孙家村的一份子,是我们的朋友与家人。”
张俪敏说,她的箱包厂旺季时,一天能销售400至500个包,批发价在45元左右,一年销售额能达到五六百万元,“我们主要是销往金华义乌和广东广州那边的市场,外贸出口的也很多,前两天我还刚接待了一位来自非洲的客户,签了个大单子。”
现在的张俪敏一家,不仅有了私家车,还在路桥城区置办了两套房,她说,这要是放在老家,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箱街”集中化管理,做强做大
随着箱包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家庭小作坊形式居多的孙家村,很多工厂面临着无处生产的局面。
孙晓春说,接下来,村里打算将箱包发展成流水线作业,希望能把工厂都集中起来,统一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让工厂主放心安全地生产。
“我们计划打造‘箱包一条街’,取名叫‘箱街’,初步计划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共6000平方米。”孙晓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现在的厂房租赁市场,一平方米厂房能租到15元,算下来一年可以增加90万元的村集体收入。
现在,这条“箱街”已报批相关部门,预计今年就能投入使用。
孙晓春说,并不是所有的工厂都需要或有资格能入驻到“箱街”,“我们会根据工厂的生产品质,有选择地让他们入驻”。
另外,孙家村还有意向打造一个箱包电商平台,希望借着“互联网+”,让孙家村的箱包走得更远,卖得更广。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