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初,三门县政府与阿里巴巴签订农村电子商务合作协议,成为阿里巴巴在台州的首个“农村淘宝”项目试点县,建设以帮助农民网上代买、代卖、缴费、充值等为主要业务的村淘服务站,打通农村与城市的物流和信息通道,最终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
当年6月,“与其在外辛劳,不如回家淘宝。”这一句口号开启了三门县“农村淘宝合伙人”的招募工作。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外经商十多年的三门青年陈君和妻子叶卫娥回到三门,通过重重考试,最终成为三门县健跳镇大塘村农村淘宝服务站合伙人,服务乡邻,帮助乡亲们实现购物不出村,卖货不出村。
农村电商创造了家门口就业机会
电商对于陈君来说,既带来冲击也带来了机遇。
在2015年之前,陈君和妻子叶卫娥一直在宁波做了十多年的服装生意。2012年,随着网络购物这种方式渗透现代生活,传统服装零售业在电商的冲击下,生意逐渐惨淡。而长期在外经商,不能陪伴在父母、孩子身边的遗憾,也让陈君夫妻萌生回家就业或创业的想法。
“三门农村淘宝合伙人”的招募给他们带来了家门口创业的契机。叶卫娥说,得知消息后,立即动了心,尽管有点担忧,但没多少犹豫,就报名了。
最终,陈君和叶卫娥成功承包了老家附近的村淘站点,夫妻俩也分工明确,陈君在外跑业务,妻子驻守站点做服务。
最初,电商在农村还算是个新鲜事,但如何让村民接受农村电商,并取得他们对服务站的信任,是摆在陈君和叶卫娥面前一件重要的事。
“那时候,我们俩就拿着宣传彩页,一家一户去串门,去聊天,说我们有个村淘站,吃的、用的、穿的、家电什么的都可以买,还能送上门。”叶卫娥也给自己起了一个接地气的昵称“阿花”,以便更好地让村民记住自己。
为了让村民看得见摸得着商品,陈君和叶卫娥就先精挑细选了一些如洗衣机、电饭煲、洗衣粉等实惠实用的商品做样品,打消了大家对商品品质的疑虑。同时,他们还建了微信群,每当村淘上有实惠的商品出来时,就第一时间分享给大家。
大塘村虽然临近省道,但距离乡镇集市还是有不短的距离,对于没有私家车的村民来说,城乡公交是最好的选择,但班次少,常常要等上不少时间,尤其是老人出行更加不便。
如今,90多岁的张大爷已经是村淘的忠实顾客,吃的穿的用的,都交给叶卫娥来买。不少村民新家装修购置家用电器,也都交给她,每当这种时刻,叶卫娥内心都会泛起小小的成就感。而她的手机里也常常收到类似这样的微信或者电话,“阿花,最近我家想买个电饭煲,你帮我看下。”“阿花,最近网上有什么活动吗?”
帮乡亲们将土特产卖出去
除了帮助乡亲们购买农产品,村淘的另外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将家乡的农副产品销售出去,让村民在自己家门口都可以把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不再为了销路犯愁。农产品上行也是农村淘宝合伙人盈利的主要来源。
大塘村及周边村落,以水产养殖为主,青蟹是主打产品,陈君自家也有养殖塘。青蟹销售旺季,陈君的村淘店面就成了发货的仓库,称重、打包,天天手上忙个不停。2017年,陈君所在的大塘村村淘站点青蟹的销售额达300万元。
除了青蟹,当地的黄桃、柑橘也是村民的主要农产品,为了让村民手中的优质农产品能卖出优价,陈君以比收购商更优的价格从农户处收购农产品,然后按照品质分级分档进行销售,帮助乡亲们在网上打开一条销售农产品的渠道。
在此过程中,陈君也欣喜地发现,精品农业的观念开始扎根到村民心里,村民们对农作物生产管理上也更加精细化,从重量转向重质。
“以前,大家橘子种在那里都不怎么管,产量为主,品相也差一点,走批发市场或者罐头厂的渠道,我们能挑出来符合规格的只有三成。现在提高到五成左右了。”陈君说。
据了解,自2015年三门试点农村淘宝至2017年底,全县共建设71个村点服务中心,淘帮手125人。2017年累计服务村民51万人次,收发包裹80多万件;累计交易金额将近6000万元。另外在双十一期间在蟠龙公园和各乡镇举办线下双十一地推活动,以及在各村举行小型地推宣传50余场次。
在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春耕节”、“618家电节”、“双十一”、“年货节”四场大型活动中,三门县曾创下“双十一”活动中浙江第一,全国第六的好成绩;“618家电节”活动、“年货节”活动也位居全省第三。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