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临海市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傅煊在办公室里整理出一叠近半米高的资料宗卷,这些宗卷的主角——珠光集团浙江钢结构有限公司,在经历长达6年多的破产清算过程后,终于理清了债务上的“恩恩怨怨”,正式发布公告并办理企业核销手续。
6年前,市民热议、媒体关注的“珠光钢构”事件,也终于落幕。
董事长溺亡,家族企业迅速垮塌
时光退回到2011年5月17日。
当天凌晨,几名垂钓者在临海灵湖公园发现一名溺水男子的尸体,经警方核实,死者卢立强,1964年8月出生,是珠光集团浙江钢结构有限公司董事长(本报曾在2011年5月24日6版以《巨额负债,是豪赌,还是经营不善》为题报道此事)。
说到珠光钢构,当时在临海甚至台州名气都不小,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傅煊办公桌上一本2003-2004台州电话号簿临海分册上,封面企业就是当时的珠光钢构。“当时珠光钢构在临海的影响力,不亚于现在的上市公司。”傅煊介绍。
卢立强身亡后,珠光钢构及其相关的6家关联企业,如遭遇强震般迅速坍塌。当时坊间传言纷纷,到底卢立强的死是压倒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资不抵债的企业让这名曾叱咤风云的老板以死逃避,都已沦为谈资。
当时重要的是,这么一艘商业巨舰沉没时带来的连锁效应,让与其有业务往来的银行、企业,以及企业员工乱成一团麻。
企业申请破产前,就已被多家银行起诉
实际上珠光钢构的经营问题,在卢立强出事前就有前兆。2011年上半年,江苏昆山一家原料供应商在结算账务时,珠光钢构在一笔仅6万元的货款支付上就卡了壳。当时,一些“嗅觉”灵敏的供货单位,就已发现端倪且开始取消合作。
对于珠光钢构来说,卢立强出事有如大厦断梁,企业的生产活动随即停止,包括几家关联企业,也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倒下。
傅煊的笔记本上画着珠光钢构和昕昕建设有限公司、宝光金属制管有限公司、昕昕游艇有限公司等家族企业的关系图,这几家企业的法人多为卢立强的兄弟、表亲、姐夫和妹夫,在企业经营上也互相借贷、担保,因此一损俱损。
傅煊介绍,珠光钢构于2011年9月向临海法院提出破产清算申请,然而在5月份卢立强出事后,几家银行就将珠光钢构告上法庭。如临海农行就有一笔1700万元的借款,合同规定的还款期限虽未到期,但根据合同规定,贷款人若发生影响借贷安全的重大事件,银行有权提前收回借款本息。
多家银行的起诉案件一宗宗办下来,均取得胜诉,因为借款时的担保行为,银行对昕昕建设等担保企业的拍卖后资产享有优先受偿权。
历经6年半,“马拉松式”破产过程终谢幕
为妥善处理此事,卢立强出事当天,临海就成立了“珠光钢构”事件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力图将此事的社会影响降到最低。
对于此事,临海大田派出所一名周姓副所长仍有印象,当时所里专门组织人员,到珠光钢构等几家公司厂区日夜巡逻,避免发生哄抢事件。
大田街道办事处综治办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除了维护秩序,企业员工的处置也成了善后的关键问题,“当年在法院进行审核结算后,政府部门垫付了上百名公司员工的工资及安置费,先将最迫切的问题解决,这笔钱在企业资产拍卖后再进行偿还。”该工作人员回忆道。
资产处置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这也导致了企业破产清算过程一波三折。傅煊介绍,虽然依法指定了专业的管理人接管企业的财产,履行善后职责,但这几家企业资产产权的模糊不清,导致了数次资产拍卖处置没有如期成交,先后三次进行评估拍卖。
直到今年7月份,珠光钢构等6家关联企业的遗留资产才被全面清理,并于今年9月分配完毕,另外,珠光钢构的一部分债权,也由代理人追逃到位。“珠光钢构3.5亿的债务,经过6年的‘马拉松式’清理结算,最终偿付给债权人7700万,也尽了我们最大的努力。”傅煊介绍。
申请破产而未注销,珠光钢构实际上成了“僵尸企业”,不仅浪费了工业用地,也搁置了大量闲置资源,今年10月24日,珠光钢构办理企业核销手续,这些闲置资源终于得以盘活。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