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台州频道8月25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杨群)仙居文化源远流长,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的下汤文化。立县于公元347年,东晋永和三年。
仙居历代人才辈出,是晚唐著名诗人项斯、宋代世界上第一部食用菌专著《菌谱》作者陈仁玉、元代诗书画三绝的大书画家柯九思、明代勇斗严嵩的左都御史吴时来等名人的故乡。
自古以来,仙居的文化发展脉络,都与山岳江河息息相关。诞生于此的成语“沧海桑田”、“东海扬尘”,就可见一斑。
今日之仙居,文化的发展,不仅是历史、传统等词汇描写,而是古为今用,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具有青春和激情,含有和谐与包容,代表发展和生机。以绿色的名义,开启一场永不落幕的文化大戏。
“江南第一”繁华再现
仙居书香弥漫最浓厚的时期,当属宋朝,出现了现有历史记载中最早的书院,为宋代的桐江书院、上蔡书院、桐林书院,当时人文荟萃,盛极一时。
年代最久远的桐江书院位于今皤滩古镇东两里,号称“江南第一书院”,朱熹曾经亲自将儿子送到此地就读。
当年的桐江书院面积有150多亩,气势恢宏的三重院落式结构,面朝仙居的母亲河永安溪,更有“三小山峙立其前,状如鼎足”,钟灵毓秀。
在清同治年间,仙居的义塾、书院达到17座之多,分布在全县各地,为文脉传承、文明教化做了很大贡献。但都是屡毁屡建,使书院一片狼藉,一些书院销声匿迹,一些残留下来,也失去了往日书声琅琅。
这些年,仙居农村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村民腰包更鼓了,居住环境犹如世外桃源,山清水秀,幽静整洁。不论外在如何脱胎换骨,农村的内核始终是“文化的传承与文脉的延续”。
因此,仙居在台州市率先开展书院建设,至今已有7家和合书院建成开放,桐江书院也已在设计重建。
新建书院立足于古代书院遗迹,采用改造历史遗存、原址重建等方式,恢复历史风貌,实现保护开发。在建筑风格上,注重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创新,力争做到“一院一色”、“一院一品”。
修建于康熙乙酉年即公元1705年的韦羌书院,原是齐氏宗祠。对淡竹乡下齐村村民来说,这座宗祠就是一幢老房子孤单地耸立在田间地头,斑驳的墙面、摇摇欲坠的木门,鲜有人问津。
然而,淡竹乡秉成传统,以旧修旧,充分挖掘书院文化内涵,建成富有当地特色的农耕记忆文化书院。如今,站在门前,一眼还能望到不少毛主席语录。走进堂内,各种摆设都透着沧桑感,但十分干净清爽。书院内设有韦羌讲堂、同心细胞工作室、陈军敏稻草画、凤梨沙画工作室、生物多样性展示厅、头脑风暴点、党风廉政建设基地。上千册书籍陈列在阁楼上的“一寸光阴”书吧,平时供村民借阅。
据了解,仙居从2016年开始,将通过三年努力建成30家和合书院,主要功能是藏书阅览、讲学研讨、传播展示、礼仪活动、旅游服务等,把散落在各个角落的文化都集中在仙居书院内展示。
这些书院其实是仙居县在文化礼堂建设上的开拓创新。仙居建设“文化地标、精神家园”成绩斐然,目前已建有84家农村文化礼堂,模式多种多样,主题丰富多彩,衍生出了一批分别以“慈孝+”红色、旅游、创业、民俗等为主题的文化礼堂。
在原本“猪栏粪坑随处有,窝棚违建到处搭”的下各镇新路村,记者看到,这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文化礼堂内,华灯初上,腰鼓队、舞蹈队齐开锣,村民们个个笑逐颜开。
慈孝之风化古润今
仙居的文化礼堂建设透着浓浓的慈孝之风,这种启示来源于仙乡大地劲吹的崇德向善、知礼守义的文明之风。
古时的仙居,慈孝文化就已经十分繁荣。
仙居,意为“仙人居住的地方”,不仅因其是优美的人间仙境,还有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了诸多孝感动天的典故。
相传宋朝时在仙居县城关西郭垟清水塘,有个酿酒师傅名叫王温,他酿的酒,又醇又香,人人爱喝。平日还乐善好施,扶危济贫。
一天,忽从店外进来两个人,衣衫褴褛,全身长脓疮,神情痛苦。二人对王温说,昨夜梦到一仙翁告知,在酒缸里泡一下澡,脓疮就能完全痊愈。王温二话不说就答应了。那二人泡完澡出来,皮肤雪白光洁竟变成了英俊少年。道谢后,忽然消失了。
王温遂将此事告诉家人,心想二人肯定是神仙,他们泡过的酒或许喝了能长生不老,于是一家人喝下,顿觉舒爽,竟羽化成仙,家狗、家鸡舔了地上的几滴酒也一起升天。这就演绎出了成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传奇。
皇帝宋真宗听闻这个传奇后,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下诏改县名为“仙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仙居地处山区,千百年来人们过着邻里守望的田园生活,造就了当地人热情淳朴的性格,也传承了崇德向善的品行。
这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经济欠发达山区县,农村人口基数较大,尤其是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留守下来的主要是老人和孩子。因此,2012年以来,仙居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从传承发展慈孝文化入手,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融合社会管理创新,全面开展“慈孝仙居”创建。
感动中国的“善美仙居人”戴杏芬、“最美服务队”队长胡卫明、“孝心男孩”曹贵林、“28个孩子妈妈”王雪娟等一批慈孝人物的涌现,在仙乡大地掀起了行孝行善的新热潮。
“慈孝仙居”创建一开始,仙居就提升改造了13所乡镇敬老院,建起11个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327家“星光老年之家”,并全面完成“三无”老人和农村五保供养的任务。全县专门针对60岁以上老人及留守儿童开办“6199”公益食堂。各个行政村自愿建起慈孝志愿者队伍和“慈孝基金”。
仙居还采取“以文化人”、“典型感召”、“全民践行”、“制度督孝”四大模式,全面发动,努力创建慈孝村居、慈孝机关、慈孝企业、慈孝学校,积极探索用制度化手段和社会化途径破解老龄化社会的养老困局,提炼和凝聚“慈爱、孝敬、为善、有信”为核心的仙居人共同价值观,打造一个大孝大爱的人间仙居。
实至名归,“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慈孝文化之乡”和中国孝文化研究中心实践基地如今都已“落户”在仙居。
千年文脉生生不息
仙居的文化浸润如此之深,究其原因还是这得天独厚的神山秀水,古往今来,令众多文人墨客驻足,并留下了众多传颂千古的诗句。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几句诗来自于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的名作《梦游天姥吟留别》,而据《宋书·州郡志》记载,当时仙居的韦羌山,就叫天姥山。
韦羌山山峦叠翠、奇峰迭出、自成格局,极险不可攀。传说大禹在仙居治水时,在千丈峭壁上凿下蝌蚪文,以示后人。
就如被称为中国八大神秘古文字之一的蝌蚪文,远古的文化在韦羌山上如星辰般灿烂,被后人瞻仰。宋代陈襄所作《题仙居韦羌山六绝》写道:“盘盘英气四迂余,定有仙人此地居”;又如明代顾炎武的《肇域志·仙居县》:“韦羌山,在县(仙居)西四十里。山甚峻绝,上有石壁,刻蝌蚪篆文”;还有《嘉靖浙江通志·台州府》条载:“韦羌山,在县(仙居)西四十里,山甚峻绝,上有石壁刻蝌蚪篆文。”
“多神仙之宅”的仙居,吸引了历朝历代高人前来修身养性。《仙居县署岩老亭》诗云:“手持养性书,此地学耕渔”。人们在仙境般的山水田园间劳作生息,大抵已臻化境了。
“山光竹影交寒辉,下有碧清吹涟漪。沙痕隐隐白鸟去,石声凿凿扁舟归”,春风度,人间仙居,胜却人间无数。
2014年3月,仙居县被列入环保部首批国家公园试点,出台了全国首个县级“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颁布了全国首个“国家公园全域禁猎令”。
“每个人都在谈论,看到少见的独特动物就往我们这边送,担心是珍稀动物。”仙居国家公园管委会副主任朱瀚波想起当时的情景,很是感慨。
2015年末,寒冷的冬天,仙居国家公园内一处施工工地,在草丛中竟有3只嗷嗷待哺的猴面鹰,学名草鸮,属于世界濒危物种。“专家说,这些幼鸟还不会飞,如果继续施工,母鸟会被惊走弃巢,这些幼鸟就很难存活了。”朱瀚波介绍,当时就决定停工等两只小鸟羽翼丰满飞走,这一等就是两个月。
而在2016年初,一只猴面鹰由于寒潮来袭,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倒在了河边。被临海一小伙救起,报警后联系上仙居国家公园。被带回的猴面鹰,得到了专业的精心照料。“猴面鹰只爱吃活物,照顾它的十天,碰上周末,同事不放心它在单位,就带回了家,动员全家给它抓老鼠吃。”朱瀚波回忆这段有趣的经历。
猴面鹰的事情发生后,当地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热情空前高涨。仙居一村民家中多只鸡遭遇“毒手”,在墙角抓住了“真凶”:一只“大猫”。由于这“猫”身上长满豹纹,十分罕见,村民便与国家公园管委会取得联系,得知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后,立即跟随工作人员放归发现地附近的山林。
想必,今后类似的野生动物保护故事在仙居会屡见不鲜。仙居国家公园区域集中在仙居县南部,主要位于永安溪以南白塔镇、田市镇、淡竹乡、皤滩乡的河谷平原和丘陵山区。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7%以上,负氧离子含量最高值可达8.8万个每立方厘米,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在这个保护区内,不乏黑麂、中华斑羚、白颈长尾雉、勺鸡、东方草鸮、白头蝰、虎纹蛙、花鳗鲡、南方红豆杉等大量珍稀濒危和国家保护物种,还有猕猴、大灵猫、小灵猫、黄喉貂、班头鸺鹠等等。
仙居的文化,始于山水,敬于才气,合于包容,久于向善,这是一种自古流传、永不停息的绿色文化。
仙居之美,美在山水,更美在人文。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