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邮政储蓄邮政储蓄台州支行农业银行台州支行
新闻热线:0576-88106106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新闻  >  民生
曾经失落的心灵在这里找回︱古村之变:乡愁黄岩的别样记忆
2017年06月22日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赵静 区委报道组 周薇薇
【摘要】冯骥才说:“中华文明最遥远绵长的根就在村落里。”有的地方的古村落沦为“空巢”与“弃巢”,有的古村落按建城市的套路建设新农村,弄得千村一面,反而加速衰败。但走进黄岩的这些古村落,看不到大拆大建的景象,只看到原址、原状、原物、原汁原味,人们“诗意地栖居着”。他们充分利用村落中原有的资源,坚持不扒房、只修复,就地取材,留下村庄的时间痕迹;坚持大树不砍、河塘不填,适度调整,敬畏村庄的原有肌理。

  沙滩村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6月2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赵静 区委报道组 周薇薇)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故乡;每一个村落,都是一个群体的精神家园。

  冯骥才说:“中华文明最遥远绵长的根就在村落里。”有的地方的古村落沦为“空巢”与“弃巢”,有的古村落按建城市的套路建设新农村,弄得千村一面,反而加速衰败。

  但走进黄岩的这些古村落,看不到大拆大建的景象,只看到原址、原状、原物、原汁原味,人们“诗意地栖居着”。他们充分利用村落中原有的资源,坚持不扒房、只修复,就地取材,留下村庄的时间痕迹;坚持大树不砍、河塘不填,适度调整,敬畏村庄的原有肌理。

  片石砖木,都是那乡愁的寄放

  在黄岩屿头大山叠翠中,800年的古香樟忠实守卫着沙滩村,如鉴池塘倒映着天光云影,这个延宕近千年的古村落生机焕发,又有黄发垂髫、田桑炊烟,怡然自得。

  三年多前,沙滩村同很多偏僻山村一样,几近空心。这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村落,似乎面临一种命运:过不了多少年,人没了,村也就没了。

  自2014年实施古村落保护计划后,在同济大学团队的指导下,历史遗存丰富的沙滩村成了“太尉殿道教文化、柔川书院儒家文化、近现代建筑文化、中医养生文化和传统农耕文化”等五大文化集聚村落。当地村民按照原建筑轮廓,对已经破败的院落进行修复,废旧建筑留下的瓦片、砖块等用于道路铺设,并融入设计灵感,使穿巷而过的小路呈现出不同模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的乡公所、粮仓、兽医站,经过立面改造、内部修缮、新功能植入和景观环境布置后,纷纷改头换面,成了一间间民宿、酒坊、茶亭等。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都进行集中纳管,实现了生活污水零排放。村庄最细微的美,都得到了尊重。片石砖木,都重新派上用场,成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宝贝。

  沙滩村村民黄秀琴不禁感慨,“以前村子到处破破烂烂,现在各方面建设都跟上,感觉大变样,住得更舒服了,还吸引不少外地游客前来游玩。”

  乌岩头村

  古朴安静的黄岩宁溪镇乌岩头村,被规划打造成主题体验式旅游特色村落;古时商铺林立的北洋镇潮济村,突出商旅主题,凸显民俗风情,修旧如旧,建新如古;始建于北宋年间、有着近九百年历史的富山乡半山村,被定位为“仁山、智水、安居,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布袋坑村始终保持着溪石配木材的台州山乡建筑风格,被外界誉为“21世纪的世外桃源”……

  让历史遗存与百姓生活共融,如何深度挖掘古村落中凝结着的传统文化基因,探索每个村落的主题定位,因地制宜实施改造,是历史文化古村落能否再生活力的关键。

  黄岩区农办林再华科长告诉记者,黄岩目前重点打造的11个历史文化村落,普遍都是依托山水资源巧妙衍生的自然古村。“我们在保护利用过程中,充分考虑各个村落不同的历史文化内涵、区位优势、居民影响力等因素,使每个古村落都各具特色。”

  烟火人家,都是那乡愁的滋味

  潮济古村

  在潮济村,年逾60的蔡莫杰重拾手艺,在老街卖起了棕棚床;屠文君则开了家叫“老屠油漆”的店,生意也不错。

  潮济古村曾是黄岩水道交通和山区平原货物中转之地,商贾云集,货贸繁荣。上世纪60年代,长潭水库大坝合龙断航,基于水运的潮济古村开始衰落。

  如今,这个沉睡的古村苏醒了,鹅卵石铺就的百米古街被打磨一新,酒肆、茶馆、中药店擦亮尘封的老店招牌。每个假日就是古村的“集市日”,四方游客共同“赶集”。

  刚出炉的乌饭麻糍,透着热气儿,空气中熏腾着草本的清香与糯米的甜味。村里还引进土法酿酒、乌木雕刻等商业项目,设立书法美术摄影作协四大协会创作室等,利用市场力量使古村落文化与现代商贸相结合,做活文化与经济的互动文章。

  乌岩头村民宿

  没有了村落里的原住民,纵使满眼修旧如旧的古建筑,它们所承载的信息也会疲乏苍白;创造了再丰富的民俗形态、再独特的传统技艺,也只能失去活态传承的生气,成为寂寥的记忆。在黄岩,历史文化村落首先是“活着”的人居环境。

  推开乌岩头村文化礼堂的大门,“乡愁记忆”扑面而来:农耕文明、民俗体验、文化走廊、民国印象,各个展示空间,浓缩着鲜明的乌岩古韵。七旬老人陈锡潮,过去几十年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自从村里实行保护利用后,外来游客逐渐增多,自家种的农产品被抢购一空后,还乐滋滋地当起了义务导游。

  在布袋坑村,戴华彩未曾想到,她家的白馒头会在回到古村之后,名声大震。尝过味道的村外人口口相传,引得山下的城里顾客趋之若鹜。假期如果没有预订,她家的馒头未必买得到。这等盛况,是她和丈夫黄官元之前在城里开店时,无论如何不敢奢望的。此外,布袋坑村民古法炮制的卤水豆腐、糯米酒,也是游客们津津乐道的。

  人是传统村落里的“灵魂”,只有灵魂复苏了,村落才有活力。改造提升后的古村落,不断有新鲜的面孔、全新的业态涌入,村民们的脑子也开始活跃起来,将水果种植等传统农业与服务、民宿、餐饮等休闲旅游产业相结合,推动一二三产融合。代代传承的,除了民俗技艺,还有民风美德、乡愁记忆。生活在其中的村民与来来往往的游客一起再现了昔日繁华。

  布袋坑村

  焕颜重生,都是那乡愁的记忆

  作为全国第一个在全省范围开展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的省份,浙江近4年来,先后启动172个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868个历史文化村落一般村的保护利用项目。在黄岩的实践与探索下,坐落于此的历史古村落焕颜重生,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为契机,担负起传承传统中国文化的历史重任,为全省乃至全国古村落建设提供了范本和经验。

  心有丘壑,落棋无悔。每一步,黄岩都走得那么谨慎,走得如此坚定。

  2016年6月初,全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现场会在黄岩召开。

  2016年7月27日,黄岩专门成立了专业平台公司——黄岩区美丽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社会参与,多种资产投入,采取由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将黄岩所有美丽乡村精品村、古村落、古民宅、可开发利用的景区,以及面积400多平方公里的长潭区域统一开发利用。

  2016年8月10日,黄岩一口气与北控水务集团、上海爱必侬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巅峰嘉业旅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携手推进黄岩全域旅游发展,打造美丽经济,争创美丽乡村示范区。

  2014年以来,黄岩先后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区、省级生态区和省级森林城市。目前,全区已对17个历史文化村落进行保护开发,其中2个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4个村被列入“浙江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名录。

  布袋坑村

  隐匿在乡里民间的古村落,它们是时间停留、历史沉淀、文化积蓄的瑰宝。“古村落保护不仅仅是修复、保护古建筑,最根本的是要保护‘留得住乡情、记得住乡愁、看得见乡亲’的乡村生活,再造融通历史和当下的活态乡村生活。”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邵清曾说。

  因此,古村落建设既要传承乡土文化,顺应广大农民群众对文化的热切期盼,在加强对传统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的保护基础上,整体推进古建筑与村庄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传承,凝聚人心,确保记住乡愁、留住记忆。

  这是一场可持续发展的漫漫长途,是“两山”理论在黄岩的具体实践。黄岩以满腔的热情和挚爱重新审视域内的古村落,以美丽乡村转型升级为契机,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从“物的美丽”向“人的美丽”迈进,改善乡村生活生产方式,构筑新经济时代下古村落的经济布局,让这里,历久弥新,隽永依旧。

标签: 乡愁 记忆 古村落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张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