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台州频道6月1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赵碧莹 通讯员 王华琦)“在荷兰,没有汽车你可以生活,但如果没有自行车,你的生活就缺了一部分。”朱巧敏是温岭东方红车料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别看这家企业在温岭众多大企业中默默无闻,但在杭州、宁波、临海以及温岭等地,你骑的公共自行车坐垫也许就是他家生产的,甚至于最近很火的共享单车,坐垫也有东方红的份儿。值得一提的是,在“自行车王国”荷兰,他们生产的自行车坐垫已经占了该国公共自行车领域30%的市场份额。朱巧敏告诉记者:“如果不是在荷兰看到当地的公共自行车,我可能早就已经放弃生产自行车坐垫了。”
自行车是“穷”的代名词?
失去信心,曾想放弃
算起来,朱巧敏接触自行车行业其实蛮早的,在1991年他就已经开始生产自行车坐垫了。“别看现在温岭人生产自行车相关产品的不多,但在那时候,还是挺火的,仅新河一个村,就有几十家生产自行车零配件的。”朱巧敏就是其中一家。
和温岭众多老板的创业经历一样,朱巧敏也是从家庭作坊做起,三四个人组成一家企业,纯手工生产,再把产品卖到批发市场。“我的产品先卖到了路桥,慢慢地,开始卖到义乌,再卖到广东,再卖出国,一步一步才走到现在。”朱巧敏说,1997年,他开始给工厂做配套,生意慢慢有了起色,一个月能卖几万只。“但是生产自行车坐垫门槛低,和其他低端产品一样,大家一拥而上,市场竞争激烈,利润越来越低,而且给工厂配套,讨债经常老大难。”
虽然当时市场的问题不少,但让朱巧敏真正起了放弃念头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很多人都觉得生产自行车坐垫档次低,没有前途,很多同行因此放弃了这个行业。“虽然当时自行车使用频率高,但很多人都觉得自行车是‘穷’的代名词,没有市场前景。”采访中,朱巧敏不断强调着他当时的心态,以及外界对生产自行车零配件企业的观感,他也在这样的情况下,失去了信心,想要放弃改行。
原来自行车还有这待遇?
走进荷兰,震撼了他
转机出现在2002年左右,朱巧敏在机缘巧合下,和北京的参展团前往欧洲。“那里对自行车的喜爱惊呆了我。可以说人人家里都有自行车,自行车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朱巧敏第一次参展去的是意大利,看到那样的情形,他开始犹豫,自行车坐垫真的没有市场吗?真的只能是低档产品吗?他开始质疑自己之前的想法。
第二次参展,他去了荷兰。
“你如果看到过当地的自行车停车场,你就不会再用‘穷人’的交通工具来看待自行车了。”朱巧敏用“震撼”来形容当时他看到的场景,在荷兰,自行车有专门的停车场,一个停车场能停上万辆车。“我在阿姆斯特丹看到,露天停车场上黑压压一片,停满了自行车,非常壮观,而且停车、取车都非常方便。”朱巧敏说,在荷兰,到处都能看到这样的自行车停车场。因为荷兰河道多,政府甚至于把船都打造成了自行车停车点。
朱巧敏说,在荷兰,自行车基础设施建设得非常好,不仅仅是自行车停车场,自行车道也非常有特色,机动车道不宽,但是自行车道却非常宽,人人出门都骑着自行车。“相对地,在这样的情形下,私家车在荷兰的待遇就差多了,很多地方都不能开,而且停车收费贵,每小时要3欧元~5欧元。”
朱巧敏感慨,去过荷兰才知道,那里不愧是“自行车王国”,“荷兰生活节奏慢,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汽车是可以生活的,但如果没有自行车,生活就缺了一部分。荷兰有1600多万人口,自行车却有1800多万辆,从这两个数字就能看出,荷兰人对自行车的喜爱。”
也是因为去过荷兰,朱巧敏真正下定决心,要把自行车坐垫继续生产下去,还要把自行车坐垫卖到荷兰,卖到欧洲。
产品没有含金量不行
放弃低端,他要转型
走访欧洲市场,还让朱巧敏的观念发生了改变:要做中高端产品。“其实我们在1997年为工厂做配套时,就开始通过外贸公司出口了,主要出口到东南亚的国家。但那时候,出口的产品都比较低档,没有什么讲究,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朱巧敏说。
欧洲市场对自行车的要求就不一样了,一个欧洲人往往有两三辆不同的自行车,用于不同的地方,比如工作时骑的自行车,公路健身用的公路型跑车,登山用的山地车,各有各的不同,这就要求自行车坐垫生产时,也要根据不同需求做改变。“自行车坐垫角度30度的是跑车,60度的是山地车,90度的是城市车,但这些讲究,以前我们根本不会注意。”
他们的这些讲究,也体现在了自行车坐垫的价格上。“我们生产的坐垫可能只能卖10元一只,而在欧洲,好的自行车坐垫能卖到四五百元一只,可以抵国内一整辆自行车的价格。”朱巧敏说。
但是,想进入欧洲市场可没那么容易。“欧盟对大陆自行车坐垫是有反倾销税的,高达48.5%,虽然他们订单很多,但很少交给大陆生产商,大多交给台湾地区的厂家。”朱巧敏说,他们直到2010年之后,才真正开始和荷兰方有了合作,还是通过荷兰在国内的生产点才进行的。“我们带了样品过去,对方检验合格后,才同意试单,给我们下了1000多只小单。”让朱巧敏遗憾的是,第一次的合作并没有那么顺利,第一批产品出现了问题,他当机立断,直接把产品送给对方,回来重新改进工艺,这才有了后面的合作。
真正走进“自行车王国”
三年升级,订单滚滚
“我们曾经还有机会和全球资深的自行车企业合作,但是因为当时我们只能达到对方低档产品的要求,而没有生产他们高档产品的技术,所以没能长期合作下去。”朱巧敏说,也是在那时候,他下定决心,要进行产品转型升级,提升产品的含金量。
从2011年开始,朱巧敏致力于对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从前期的市场调研,到设备的研发,再到产品的试生产,最后到批量生产,前后共历时3年多,设备也经历了两轮从小到大的更新换代。
目前,该公司新流水线月产自行车、电动车坐垫15万只~20万只。其中,自主研发的自动化生产设备也已提交申请发明专利,并取得针对新技术生产的产品外观专利4个、实用新型专利32个、日本实用新型专利1个。
“我们其中一个新开发出来的产品,因为比较耐用,非常适合公共自行车。”朱巧敏说,这个新产品灵感来源于鞋子,“现在很多鞋子的鞋底都非常耐磨,而坐垫也恰恰需要这样的耐磨特性,因此我们研发出了这款耐用的自行车坐垫。”
这款坐垫推出市场后,就被用于杭州的公共自行车上。“不仅仅是杭州,如今,宁波、临海不少地方的公共自行车坐垫都是我们生产的,温岭有一部分公共自行车坐垫也来自于我们企业。”朱巧敏说,“就在前段时间,很火的共享单车也来下了订单,我们要为他们供应五六万只自行车坐垫。”
也是因为这款坐垫,朱巧敏才真正打入荷兰市场。“转型后,虽然高端市场我们还无法达到,但是荷兰的中端市场我们已经进入,现在荷兰的公共自行车30%的坐垫来自于我们企业。”朱巧敏告诉记者,此前,他们接到了来自阿姆斯特丹的2万只订单,就在不久前,又接到了6000只订单。他高兴地说,今年,他们公司每月出口到荷兰的自行车坐垫都在2万只以上。
原标题: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