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台州频道5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赵静 见习记者 杨群 通讯员 陈耿)这里的老井小巷是宋代留下来的街巷模式,店铺是清代人经营过的老店,板壁上漆窗斑驳,石板巷里仿佛随时会传出悠长的叫卖,“白酒酿、豆腐生……”
紫阳街,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海的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是目前国内最长、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街区,也是千年台州府城昔日最为繁华的大街。2012年,紫阳街被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013年,紫阳街历史街区的保护修缮工程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时光荏苒,老街上的人,来来去去。有人离开,去追逐梦想的脚步;有人留下,一辈子驻守这心中的桃源;有人不远千里而来,他乡成了故乡;有人去而复返,看尽世间繁华后,最终选择了老街的静谧和悠然。
百年风云沧桑尽在一秤之间
蔡雪贞:“江南第一秤”的当代传人
紫阳街153号是蔡永利秤店,创办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至今已有156年的历史,传到蔡雪贞这里已是第五代了。
“现在都用电子秤了,只有走街串巷做小生意的小贩还要用到杆秤,但是喜欢这种传统工艺的人仍不少。”蔡师傅向记者展示她设计的“称心如意”礼品秤,这是她近些年根据旅游纪念品需要特制的。
店铺不大,陈列着大小式样不同的杆秤,最大的长约3.5米、重达12.5公斤,最多可称量625公斤,号称“江南第一秤”;最小的戥秤能称分称厘。
临门的一张堆着木屑和秤砣的老木板桌是蔡师傅的案台,台面上的工具老旧明显,磨损得光亮,是几代传下的老工具。“秤是权衡公正的,每一个做秤人不能缺斤少两。否则,少一两损福,短二两减禄,缺三两夭寿。”63岁的蔡师傅,23岁时开始传承这门手艺,父亲的告诫,她记了一辈子,也践行了一辈子。
她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秤店的生意非常红火,一家人每天要忙到凌晨一两点,很多人从椒江、玉环甚至温州、宁波等地过来买秤。那时的老街,热闹、嘈杂,满街小城市的生活味道。从南往北行,有商铺揽秀楼、王天顺马蹄酥店、银行旧址,过巾山西路路口,有老三楼、白塔桥饭店,再过回浦路口,是方一仁药号、台州府酒坊,还有一溜儿的国营商店。吃、穿、用,样样都有卖。后来电子秤、弹簧秤逐渐普及,杆秤被市场淘汰,到了90年代已是门庭冷落。老街也因为拆建、搬迁、国营体制改革等诸多原因,居民少了,店关门了,沉寂下来。
“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老祖宗的手艺传到我这里,我就得坚持下去。我舍不得走,也离不开老街。”蔡师傅这样说。如今,她依然坚守在这家小店里,徒弟带过几个,但一个个都转行了,她或许是这百年秤店的最后一位传人了。
蔡雪贞的眼神溢出怀念,又透着宁和内敛,或许是老街岁月积淀而成的独特韵味赋予她一颗淡然的心。
紫阳街上,像蔡永利秤店这样的百年老店很多,传承了600多年的临海张家剪纸,经营了200多年的方一仁中药店,有着上百年历史的郑锦文篆刻店……老街成形在唐高祖立朝之初,台州府治设立前后,是台州府城的经贸中心。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后,各种店铺达400多家。解放以后,这里成为台州、临海、城关镇三级政府所在地的主街道。至今,老街上还有数十家百年老店。一块块斑驳的招牌,烙印着古城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魅力积淀。
笑看沧桑变幻不变幸福滋味
戴祖淼:世博“最浙江”的家庭见证
他或许是紫阳街最老的一批原住民了。
记者寻访到紫阳街371号,只见红漆掉落的板门上依稀可辨“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最高指示办事”的标语。
周围的邻里,有的年近古稀,有的正值壮年,或端着碗茶、翘着腿脚,或含饴弄孙、张长李短,或守摊看铺、弯腰踢脚,一听记者来找戴祖淼老人,都热情地围过来,有人敲门进屋帮忙探问,有人热络地和记者介绍起来,“他们家是2010年入选世博‘最浙江’家庭的六户之一,四世同堂,老夫妻感情特别好……”
木楼梯吱呀吱呀,戴祖淼老人和老伴于兰芬相继下了楼,邀请我们进屋。这里是戴家世代居住的地方,抬眼看见的是古色古香的家具,各个年代的老物件和装饰品,墙面上贴着上个世纪的老报纸。
戴祖淼91岁了,他在老街呱呱落地,一生从未离开。“紫阳街”是按照唐宋里坊制的称呼分段定名的,有街无名,到上世纪40年代,它才有了乳名“中正街”,俗称“老大街”。解放后,改称“解放街”。1998年为纪念出生于斯的道教南宗始祖、紫阳真人张伯端,才获取今名。他是老街百年沉浮、兴衰起落的见证者。
戴家是制鞋世家,是临海第一家做皮鞋的,做鞋手艺是世代传下来的。老人靠这门手艺养活了一家子,也成就了自己的好姻缘。
“小时候,老街的路面只铺了一排石板,是清末时叙丰园潘姓老板出资铺上的,两边都是泥沙、沙石,我七八岁时才加宽至三排。入了夜,灯火稀疏,点得起灯的都是乡绅大户。我家里拮据,晚上要到邻居家借灯光读书,摸黑往家走,经常摔跟头。到了60年代,我们夫妻进了制鞋厂,但鞋厂效益不好,脚上穿的鞋都打满补丁。”老人回忆往昔,郑重道,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一定要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而今,老人儿孙满堂,四个孙子孙女,全部读书成才,工作称心如意。儿孙们虽然另择别处居住,却隔三岔五地回来,一到周末,这里又充满欢声笑语。
儿子曾买好了房子接老俩口去住,老人住了不到半个月就回来了,“我就钟意老街,有熟悉的街坊邻居,这里舒服。住外面的房子,人跟人都把自己关起来,跟坐牢一样。”
说起老屋,老人如数家珍:“这个房子已经快两百年了,记忆中我父亲整修过一次,后来我成了一家之主,我对房子做了三次大修,有一次门面是政府给修的。老房子养活了我们一家几代人。”
与老人的交谈中,他屡次喃喃着,“变化太快了,快得都要认不出来了。”
“这样的变化好吗?”“当然好,新城很宽敞,老城很整洁。”老人朴实的言语洋溢着平淡幸福的味道。
江南烟雨小城活力品质幸福
王伟:迷失在老街的山西匠人
说到变化,2004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间节点。
这一年,紫阳街开始实施保护和修缮性拆迁改造,总投资5000多万元,修缮房屋800余间。对于沿街建筑,力求恢复前店、后坊、楼上住家的传统布局。同时,一批百年老店、历史建筑、古迹遗存被挖掘修缮。
不变的是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这是紫阳街的灵魂,紫阳街的魅力所在。正因为紫阳街有了原住民及其生活,坊、井、物、商、街才能被激活、复苏。相比杭州河坊街,它更内蕴深藏,平实朴素。
老街,吸引了四方来客。老街的主人也陆陆续续增添了一些新面孔。叶落归根的返乡老人,拖儿带女的异乡人,正悄悄地进驻。
在老街偏僻的一处老厂房,藏着一个清新隽永的五月工坊,蔷薇爬满墙垣,咖啡香气弥漫。主人格叔是山西人,真名王伟。2010年,格叔受朋友的邀请来到临海游玩,这一玩,就迷上了这座古城。
“临海太美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临海始终保持着一股清新和文气。”他花了三年多的时间,走遍了临海每一条大街小巷,了解每一地风情,还将老街一座废弃厂房改造成咖啡烘焙、交友聊天的手工作坊,美之曰“五月工坊”。
在格叔的“引诱”下,在北京外企工作已经7年的女朋友,也收拾行李来了临海。于是,两人一个在紫阳街开设“蜜思朱的茶铺子”,一个在永安路捣腾“五月工坊”,前年还成功孕育了一个小五月。从此,一家三口,正式扎根临海。
格叔热爱手工艺,他曾手绘出一张临海地图,取名为“镜在临海”,以此制作出临海原创的明信片。
在许多人看来,工坊地方隐蔽,算不得一个能“招揽”人气的好地方。格叔却偏爱它的安静、它的原汁原味。他想把五月工坊打造成为手工艺人集聚的一个圈子。每周,五月工坊都会有不同的主题活动,烘焙、陶艺、品咖啡等等,不一而足,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这里。
因为对匠人精神的推崇,他萌生了一种想法,将临海的手工艺人,他们的故事、手艺流程,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一一记录下来。这个念头一直在脑子里发酵,“临海百工计划”由此诞生,2016年5月推出了第一期微信,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如今已经到第二季第19期。
他说:“这些手艺人可以不典型,也可以不是技艺最优秀的那位,但只要他至少坚持了30年,而且还继续在做,就可以成为‘百工计划’的记录对象。”
他的初心,只是安安静静地讲述普通人的普通故事,而今,他和他的五月工坊也成了他人眼中的小城故事。
紫阳街漫漫千余米,贯穿着古城南北,坊墙高耸,古井沧桑,像一部丰富详实的史书,记录着台州古城千百年的沧桑。
这是一条活了千年的老街,唐宋神韵犹存,明清风骨仍在,如今仍然活得有滋有味。这里,走惯了的脚步自然如初,做熟了的生意还在延续,听腻了的俚语仍在回荡……
记者手记:
历史上的紫阳街,曾是千年台州府最繁华的商业街区。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的积淀,这条饱经沧桑的老街,已从曾经的热闹繁华,衍变成了如今的静谧悠然。
可喜的是,近年来,临海市委市政府不断拉开“一城五组团”的城市框架,在保护老城的同时,整个城市呈现出向东发展的新态势。这不但让以台州府城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迹得以保存,让千年台州府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也使临海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到42.75平方公里。
打造全面小康标杆市,再创千年古城新辉煌,今日的临海,已然跃上了品质立市的新高度,这里不仅是有着千年历史、山海水城新典范的理想家园,更是能让老百姓深刻感受到一座活力品质幸福的城市。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