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一睁眼,发生了什么?
前几天还在艳阳里,如今一言不合就大风降温!!!
据中央气象台11日12时消息,预计10月中旬,北方地区气温多起伏,南方地区华南东部和南部、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东南部、东北地区东部等地大部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3~6成,大家需要及时增减衣物。
一夜寒秋,心情是这样的。
寡人,养了一群废物!
一觉醒来,裹着被子刷微博,被这组萌图刷屏了!
网友们的留言也是一水儿的欢脱:
@超酷妹儿:不会往胸上长得肉都是不懂事的肉~
@牛仔裤上的黑白键:在秤上的数字是那么地耀眼,天儿都冷了,它们却没干点儿实事!
@ying__小小摩羯:看到这个热门标题还以为在说#国足#
@600号的考拉君:好多废物[泪]
@高洁Noble:爆头痛菇
不出几天,有人就会喊你穿秋裤了!
有人想到了“秋冻”的方法,选择秋冻还是秋裤,这里头有玄机!
你真的了解秋冻吗?
“春捂秋冻”的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从防病保健的角度出发,“秋冻”加强御寒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肌体适应自然气候变化的抗寒能力。另外,骤然就穿得很厚,反而不容易顺应季节变化,易导致身体的不适,比如出现感冒伤风、拉肚子等。
所谓“秋冻”其实是防寒锻炼,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使人体抗御寒冷的机能更加稳固,激发身体机能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对疾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不过,“秋冻”也就只能冻个一两分,冻的程度大概也就是觉得身上不暖和,如果冻到在风中发抖,感冒流涕还在“冻”的话就过犹不及了。
“春捂秋冻”并非人人适宜!
六类人不宜“秋冻”
1.心血管疾病患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等。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系疾病多与肌体内的津、血运行不畅相关。寒性收引,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心脉失养,从而引发血压的波动及缺血性心血管事件发生。
2.慢性肺病患者:有慢性肺病的患者,切不可“秋冻”。这类病人,身体虚弱,寒邪易乘虚而入,造成气管、支气管等痉挛,从而诱发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或加重。
3.胃肠病患者:胃肠病患者,包括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性溃疡等,应小心对待秋冻。一般自秋季至次年早春,都是溃疡易发季节。这类患者正气不足,卫外防御功能下降,很多人平时都手足不温,容易感冒。胃是多气多血之腑,寒则收引,受凉后气血运行不畅,则会诸症蜂起,或吐或泄,或胀或痛。
4.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不宜“秋冻”,一是因为“秋冻”容易感冒,二是以防患者血管痉挛。当糖友的血管突然受到冷空气刺激时,会发生血管痉挛,使血流量进一步减少,而其常合并周围血管神经病变,会导致微循环障碍,容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
5.关节病患者:“秋冻”要适度,不能随便冻,尤其是对人体重要部位加强保护,如头、胸、腹、足、颈、肩、腰、膝关节等。如患者增添衣服后仍不能缓解,就应该及时就医,查明引起疼痛不适的原因,尽快治疗。
6、正在生长发育的婴幼儿
正在生长发育的婴幼儿和那些有慢性支气管病、哮喘病等病史的人也不宜“秋冻”。因为这种人一旦着凉、感冒就很容易旧病复发或使病情加重。
一到秋冬就经常感冒的儿童,每个月患感冒发烧1~2次,医学上称为“易感儿”,这类小孩也不能“秋冻”。
冻不得的部位有哪些
“秋冻”并不是一味地冻,身体的不同部位还是要区别对待的,特别有六个部位需要注意保暖。
脖子秋冻易感冒:秋风吹到脖子和后脑勺部位,会使其间分布的丰富的神经和毛细血管受凉,容易引起感冒和头痛,颈部血管收缩还会减少脑部供血。
肚脐秋冻易腹泻:有些女孩子入秋不忘露脐装,寒凉之气通过肚脐进入人体内部,刺激胃肠容易发生腹泻。
后背秋冻易咳嗽:后背着凉容易诱发咳嗽、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患,虚寒体质的人最好睡觉时关窗,穿背心。
肩部秋冻可能活动受限:秋季夜晚寒凉,肩部受凉时间久了容易被风寒湿邪侵袭,出现肩周炎症状,活动受限,所以,肩膀部位也要注意保暖。
膝盖秋冻容易发生关节炎:时尚女孩总喜欢短裤、短裙加长靴的装扮,膝关节往往露在外边。这种打扮尽管性感,却是关节炎的诱因之一,年纪大了就可能发生怕冷、疼痛。
双脚秋冻寒全身:俗话说脚冷冷全身,人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敏感区和反应点,脚受凉可能反射性引起相关部位的毛细血管收缩,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注意脚的保暖。
所以,已入深秋,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多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保持学习生活环境的良好通风,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要适当多饮水,多吃辛酸食物;经常使用冷水洗脸。若已感染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应大量喝水,宜吃清淡食物,多吃养阴润肺食物,如梨、萝卜等。
整理自新华网、人民网
原标题: 一言不合就降温!寡人养了一群废物是什么梗?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