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去医院门诊挂个水,这种司空见惯的看病模式要改改了。
日前,浙江省卫计委发布通知,对抗菌药物使用作出最新规定,要求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同时倡导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三级医院(除儿童医院和儿科)率先全面停止。
因为受寒,感染输液的患者增多。
新规:
大医院全面停止门诊输液
上周五,省卫计委在官网挂出公告:《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做了更加严格的限制。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剂科主任卢晓阳参加了《通知》制定的有关讨论会议。她告诉钱江晚报记者,《通知》对抗菌药物的临床管理设定了“两步走”的目标:
第一步,提出了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注射剂不得在门诊使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把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三个级别。“早在2012年,浙江就出台政策限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门诊使用,这次更进一步,限制使用级的抗菌药也不能在门诊输注了。”卢晓阳说,除了儿童医院和儿科,以后医院门诊都不能开这类抗菌药物了。
第二步,倡导全省三级医院(除儿童医院和儿科)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
“滥用抗菌药物,会造成耐药性,这也是实行分级管理的一个主要考虑。”卢晓阳说,另外,新的抗菌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在实践中摸索,而一些不良反应比较多的抗生素,需要严密监测,所以世界各国都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实行分级管理。
争议:
儿童门诊输液要不要取消
卢晓阳告诉钱报记者,讨论中专家们争议最大的是儿科门诊输液要不要取消?
“在我国,各类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中,抗菌药物占了大部分。静脉输注会带来很多风险,儿童更易受到伤害。”卢晓阳坦言,原则上儿科更应该贯彻门诊“限抗令”。但是,为什么会有争议呢?除了家长的用药观念之外,卢晓阳说,儿科病床少、分级诊疗不完善等都是障碍之一。
浙大一院儿科副主任王春林告诉钱报记者,抗生素的使用有个原则:“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门诊很多孩子其实不需要输液。“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80%~90%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不需要抗生素;肠炎如果出现脱水,情况较轻可以采用口服补液的方式。”他告诉钱报记者,对于脱水比较严重,需要输液的病人,他们的做法是办理“24小时出入院”,住院输液。
“门诊输液室里上百个病人只有两三个护士,但是病房34张床就配备了21个护士。”王春林说,病房相对空间小,减少了交叉感染风险;护士配比高,管理也更周全。
难处:
病人的用药意识要更新
虽然此前,浙江并没有门诊输液方面的硬性规定,但很多大型综合医院已实行门诊不输液多年。区县一级的余杭区人民医院也已于2014年开始正式实行。
邵逸夫医院从1994年建院时就把严控输液的西方医疗理念带到医院;浙医二院也从2012年起对门诊取消输液做了规定,门诊诊间系统由IT软件控制,不能开立静脉输液医嘱,门诊药房也禁止发放各类静脉注射制剂。
钱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杭城的大部分三级医院,都还保留着门诊输液。在采访中,不少医院表示将逐步取消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去年取消了第二门诊部的门诊输液。今年,本部取消门诊输液也提上了日程。在医生和药剂科专家看来,取消的难度最主要还是病人的用药意识。
浙江省中医院遇到的情况类似。省中医院药剂科主任谢升阳告诉钱报记者,目前省中医院每天西医处方在3000张左右,其中输液处方占3%;3张输液处方中,平均有2张会用到抗生素。而门诊输液病人,主要是急诊发烧、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儿科病人。
昨天上午,呼吸科周水林医生上午门诊看了31个病人,只有一个哮喘急性发作,要住院又不肯的患者挂了吊瓶;儿科医生郑月琳的门诊,上午看了18个病人,有2个给了盐水,一个是肺炎,另外一个是化脓性扁桃体,都是不肯住院的病人。
卢晓阳说,对门诊输液说“不”也许是个艰难的过程,但符合现代医学的基本原则,既能为病人减轻经济负担,也为病人提供更为合理的治疗途径。
原标题: 浙江出台最严抗菌药物使用限制令 大医院将全面停止门诊输液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新闻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