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变,生活方式在变,但唯有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不变。
本微信公众号推出“台州”人文系列特辑,从历史文化角度解读台州的过去和现在。今天,推出第二个篇章第一期——城事(叁)。
撒一网期待,收一筐知足。在台州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渔村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温岭石塘里箬村:拥有600多历史的古老渔村
温岭石塘原是海岛,旧称石塘山,是一个古老的渔村集镇。据《台州府志》记载:“塘多泥筑,少石砌者,惟此塘独砌以石,故即以为全岛总称。”这个充满渔家风情的小镇,随着新千年第一缕曙光的照耀,走进了越来越多人的视线。
里箬是石塘众多渔村的其中之一,它东西北三面悬海,以地处箬山内侧,并相对其南之外箬而言里箬,又名内箬。其全村房屋依山而建,是一个半山腰村落。
现在,里箬人口有1262人,村民大多为福建惠安陈氏移民的后裔,世代以打鱼为生,民风淳朴。据《温岭县志》记载,明正统二年(1437年),福建惠安陈氏族人迁来里箬定居,后期还有庄、朱、张等姓渔民陆续迁来。清康熙癸亥年(1683年)解除沿海海禁后,许多外迁的惠安陈氏族人回到故土时已无屋可居,于是结伴出海大规模迁来箬山。
“层层石屋鱼鳞叠,半依山腰半海滨”,在箬山这个古渔村里,奇异的石头才是主角。
百年的石屋、石窗、石巷、石阶、石井、石磨、石门、石墙、石柱子、石捣臼……村子里弥漫着浓浓的石文化气息。当地人用石头作为建材,不单因为此地山丘多石,石材还可以防海洋潮湿气体的侵蚀和夏季猛烈的台风,更能帮助当地渔民很好地抵御倭寇和海盗。
提到建筑,自然是绕不开里箬最有名的宅子--陈和隆旧宅。
这座建造精美、规模宏大的宅院是清末民国时期箬山大渔行主陈和隆的旧宅,陈氏家族三世经营船运事业,从捕鱼贩鱼、运货谋利到后来的开当铺、参股银行,他们的发迹离不开大海的恩赐。
如今,翻修后的陈和隆旧宅成了“市海洋民俗博物馆”,用于向游客展示石塘海洋民俗文化。
600余年来,里箬人沿袭了祖辈的“讨海”生活,不仅如此,他们在信仰、服饰、饮食、建筑、民俗禁忌等方面也保持着祖先的惠安特色,并演化出独特的风土人情,包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奏鼓、小人节。其中著名的箬山大奏鼓,曾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目前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991年10月7日,箬山镇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评定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玉环坎门东沙渔村:重生的“海上布达拉宫”
在玉环的东南端有一个叫东沙的古老渔村,它三面环海,东濒东海,与鸡山、大鹿等岛屿隔海相望,南与南排山岛隔海相邻,西北与应东社区依山连接,面积约0.22平方公里,现居住人口1000余人,是个纯渔业村。
史料记载,清康熙(1662-1722)初年,福建崇武以及温州一带的百姓,陆续迁移而来,在这里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村子,历经岁月变迁,就是现在的东沙。
这里民居依山而筑,随山势而上,石头山下石头屋,石头屋前石头路,屋咬山,山抱屋,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俨然一座“海上的布达拉宫”。
石屋多以石墙黑瓦为主,由于先民是福建崇武以及温州一带的百姓迁徙而来,因此建筑都带有浙南沿海风格与闽南风格。
近年来,东沙村积极开展保护工作,对居住主体石头屋进行修缮加固,对古建筑进行保养维修,确保古建筑风貌得以长久保护。
东沙本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渔村,村民世代靠海吃海,生活“与世隔绝”。在公路开通之前,村民们只能通过坎门老后沙街的岭脚,步行一个多小时山间小路才能出村,也正因如此这里古村风貌才得以保存完好。
现如今,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也有不少村民出去打拼,昔日偏远沉寂的东沙渔村,已经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和摄影爱好者寻找灵感、创作基地。
2013年,国际公共艺术论坛在这里举行,并启动了东沙国际公共艺术家驻地计划,东沙已经翻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
在渔业资源减少、机械化生产发达的今天,一条船、一个人、一盏渔火的传统捕鱼场景再也难以见到。渔民们渐渐收拾行囊,离开海洋,上岸开始了新的生活。但渔村却为就此湮灭,一批批来自城市的年轻人来到这里,用“慢生活”的理念重新装点渔村。
人们对大海的爱,不会停止,只是换了一种方式。
原标题: 台州·城事(叁)|古老渔村,海岸线上最美的风景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新闻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