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对外部微博消息,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二级大法官刘贵祥13日在京表示,失信人黑名单库建立以来,进入黑名单的“老赖”已有70多万人。许多人被纳入黑名单后主动还款,主动履行率达20%。2015年将在巩固失信人黑名单的基础上,整合执行管理系统、案件管理系统。(人民网北京12月13日消息)
俗语有云,“人无信不立”,诚信乃做人处事根本,但近年来我们社会如食品安全事件、考试舞弊、扶起摔倒的路人却反被“讹”、乘客用手机软件打车却又跑单等等这些让社会诚信一直备受考验。
而最高人民法院一份统计数据也显示:全国法院2008年至2012年执结的被执行人有财产的案件中,有70%以上的被执行人存在逃避、规避甚至暴力抗拒执行的行为,自动履行的不到30%。以上数据说明,诚信问题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单单涉及道德层面,还与他人生活、工作等密切相关,而仅靠个人道德觉悟,进行自律已经远远不够,诚信社会呼吁建立健全的失信惩戒制度,而失信黑名单制度便是其中之一。
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就已出台《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旨在指导各级法院正确有效使用信用惩戒措施,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促使失信被执行人尽快履行义务,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该说,最高人民法院建立黑名单制度,使用信用惩戒是非常必要的。谁进入失信黑名单,就让其个人的信用与其生存空间挂钩,这也是法治社会的通行做法。
失信人黑名单库建立以来,进入黑名单的“老赖”已有70多万人,列入失信黑名单的人主动还款的达五分之一。而最新消息是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老赖”们在未来或将在禁乘飞机、列车软卧的基础上,被要求限乘高铁,限制动车和轮船的一定等级座位,“老赖”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这充分说明这种将个人信用与其生存空间挂钩的“失信人黑名单”制度起到了效果,“一处失信,多处受制”这些必将会对失信人行为起到规范作用。
但需说明的是,什么样的人才会进入黑名单、如何解除黑名单以及黑名单时限都应该有具体清晰的制度作为保障,而不应存在腐败寻租空间,另外一个就是具体到操作落实层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失信人黑名单”发挥它的惩戒震慑作用;当然,政府也应该加强公民的诚信道德教育,提高全民诚实守信意识,共同建立诚信型社会。
原标题: 让“失信人黑名单”打捞丢失的诚信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联系电话:0576-88906060,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