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员董翠萍看牢片区的每一只垃圾桶。
小小垃圾桶,不单是城市废弃物的收集器,也是城市文明指数的度量器。不过,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我们却经常发现它们饱受摧残的面孔。街头不少塑料垃圾桶盖“失踪”,垃圾桶被烧焦损坏,毁坏公共财物不说,也给环卫工作造成极大不便。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这几年的创卫活动,损坏垃圾桶的现象正逐渐减少。生活在城市中,我们天天都要与垃圾桶打交道,它是连接文明与卫生的好朋友,请你善用它、善待它。
现场
镜头一
塑料垃圾桶盖“失踪”
11月19日早上7点30分,记者徒步去开发区海湾浪琴门口吃早餐,沿着白云小学门口往西走数百米,发现有几个塑料垃圾桶盖都已“失踪”,抛头露面的。
“昨天还好好的,盖子拿去也没用呀,莫名其妙的。”环卫工老王正忙碌着清运垃圾,说到桶盖的“失踪”,既纳闷又抱怨。
在小学边上开文具店的小静说,由于缺少了桶盖,垃圾直接裸露在空气之中。“现在还好,夏季时,桶内散发出阵阵异味,从边上走过味道很难闻。”
“小区内有好多垃圾桶全都没有了桶盖,这不仅不美观,而且也不卫生。”一名清扫工告诉记者,由于许多市民对垃圾桶使用不当,致使桶盖插销破损,导致桶盖松动,有些拾荒者见到,以为是坏掉的无法再使用,便将桶盖卸下拿去卖钱。
记者了解到,这些垃圾桶每个采购价格300多元,若当废品卖,每个桶盖仅能卖几块钱。
桶盖是怎么失踪的呢?周边小区居民告诉记者:由于垃圾桶平时放在路边,许多行人在扔垃圾的时候嫌垃圾桶盖脏,所以在开合桶盖的时候,不好好使用,导致桶盖不同程度损坏。
老王说,清运垃圾时间一般是早上,无法对垃圾桶进行全时看护,因此导致桶盖丢失现象频频发生。
镜头二
垃圾桶被烧焦损坏
昨天上午,记者在椒江工人路走访。一路走来,绝大部分放置在路边的垃圾桶和果壳箱完好、干净,但也发现有个别垃圾桶被烧得“满目疮痍”。
“原因有多方面的。”花园新村居民张平每天习惯在工人路上晨练,对垃圾桶被烧焦、烧黑的现象了如指掌。他说,垃圾桶被烧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附近住户将煤渣丢进塑料垃圾桶内,有时还有明火,自然就点着了垃圾桶中的纸屑。二是许多行人也将燃着的烟头直接扔进去,导致垃圾桶被烧得严重变形,甚至不能使用。
清运垃圾的刘师傅告诉记者,现在的情况已经一年比一年好了。以前每隔几天,便会有一两个垃圾桶被烧坏,现在,偶尔还会有。他说:“有时,还有小孩子在里边放鞭炮。”
“公共的东西,大家要爱护呀。”
“坏了会有人修理的。”
……
走访中,对于路边垃圾桶的保护,路人的说法不一,但从随机采访来看,大多数人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个别市民素质不高,觉得公家的东西不是自己花钱买的,对垃圾桶爱护不够,认为桶坏了就会有人来修来换。
“最不能忍受的,有个别人以破坏环卫公共设施为乐。几年前,工人西路上一夜之间有十几个垃圾桶‘惨遭毒手’。还有个别居民觉得自己门前的垃圾桶有些破旧了,便故意将其烧得无法使用,以此来要求环卫部门为其更换新的垃圾桶。”张平说。
调查
损坏垃圾桶现象正逐渐减少
“每一只垃圾桶,像一台机器的螺丝钉,如果有损坏,自然就影响城市垃圾的清理。”关于环卫设施的作用,椒江环卫处办公室一位姓冯的副主任作了这样的比喻。
他介绍,目前在椒江城区内(包括台州经济开发区),散落在街路两边的垃圾收拾点主要有果壳箱和垃圾桶两种,前者是不绣钢制,后者是分红、绿两种颜色的塑料制品,它们是收集居民生活垃圾的第一道关口,过去脏兮兮的垃圾房已基本拆除。
有这样一组数据值得关注:在台州主城区内,果壳箱共1800多只,其中椒江950只,开发区900只;垃圾桶椒江区和开发区各800只,它们每天能收集近40吨的城市生活垃圾。
收集、清运、打压包装、集中填埋……冯副主任向记者详细讲述了每天垃圾清理的过程。据他介绍,单单在海门街道,每天就有两辆清运车在不停地运转,对一些排档集中地,还会增加清运次数,如椒江工人路和岩屿路,以及康平西路等。
“如何保证清运后垃圾桶的卫生呢?”记者问。
冯副主任说,环卫部门对垃圾桶的维护非常重视,在每次清运后,都会被集中到一起,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洗刷干净后放回原处。“垃圾桶的自身容貌,直接影响市容,是城市文明的一面镜子。”
但是,果壳箱和垃圾桶被人为损坏也时有发生,有时果壳箱的盖子被人偷走,简易门锁被损坏,有时垃圾桶转轮被弄坏。据不完全统计,台州主城区每年投入维修(包括置换)垃圾桶的费用达二三十万元,但令人欣慰的是,这个费用正逐年减少。
在温岭城区,今年以来关于垃圾桶被损坏的案件,共105件,但比起其他公共设施损坏,报案件数的排名也正逐渐靠后。
“经过这几年的创卫活动,市民素质已经有了明显提高。”谈到垃圾桶损坏情况正在减少,冯副主任比较欣慰,“早在几年前,一夜之间整条街数十只垃圾桶被损坏的现象都有,但现在,遭破坏的只是零星。”
措施
数字化城管
管理公共设施
“我们是一双‘天眼’,盯牢每一角落……”这是一首城市采集员行业歌的开头词。
很多市民不知道,在我们城市的每一角落,每一只垃圾桶,还有路灯、护栏、窨井盖等,每天都有一双眼睛紧盯着,那就是分布在大街小巷的许多采集员。
采集员董翠萍,祖籍广西,现嫁到椒江。2008年,台州采用数字化城管开始,她就负责椒江江城片巡视采集工作,目睹我们城市创卫的每一份成绩,见证了城市文明点滴进步。
昨天下午,记者跟随小董体验巡视。她仅带了一个小包,一只手机,从椒江影剧院门前开始,沿光明路往南一路察看。记者试图找些被损坏的垃圾桶,最终没有发现,当问起路边的果壳箱状况,她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她说:“要说遭到人为损坏,也是趁我不在的空当时发生的,现在越来越少了。”
奥妙就在她的手机里。一旦发现问题后,小董就用手机拍下来,然后打开一套采集系统,将损坏的垃圾桶的情况、地址等登记好,传递到管理中心。这样的工作,她每天要进行两次,在东至光明路,西至江城路,南达青年路,北至码头这一区域内,所有的公共设施,都录在了她的手机里,装进她的心里。
“接到采集员的信息后,我们立即处理。”在椒江数字城管中心值班的老李,很热情地介绍数字城管的一些流程,他说,包括垃圾桶、公厕等环卫设施在内,我市的公共设施管理走在全省前列,从2008年开始建设,现已逐步进入数字化城管。
按照流程,像公安110指挥系统一样,关于公共设施的维护,将所有区域分成万米网格单元,采集员在其网格内采集问题状况,将相关数据传递到中心,中心根据设施管理的区域和职能部门分工,再指令相关部门维修,并协调处置。“我们起到的作用是发现、告知、跟踪和协调,全天候维护着公共设施的安全运行。”老李说,“维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如果少一点人为损坏,我们的工作就多一分轻松,城市文明就更迈进一步。”
原标题: 善待身边的垃圾桶,好吗?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联系电话:0576-88906060,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