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79岁老人梁宣烨
从倡八荣到反八耻,从昔日艰难生活到现今幸福日子的点点滴滴,他一边回忆,一边用手中画笔记录下来。从2008年开始,家住路桥金清镇南梁村的79岁老人梁宣烨开始宣传画创作路程,7年来,他画下了3套共计117幅宣传画。
老人说,自己有两个希望,一是通过画册,让子孙辈了解老一代人经历过的艰苦,从而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勤奋学习,贡献社会;二是告诉其他老年朋友们,要老有所乐、老有所为,铁骨生春花怒放,且喜晚霞尚满天。
1
受外公影响从小痴迷画画
梁宣烨和老伴林人燕住在一栋二层老房子里。梁宣烨喜静,林阿婆喜闹,一个爱躲在二楼后半间的画室里绘画、听戏、吹笛,一个喜欢到广场上跳排舞,与别人话话家常。
每天清晨,老两口起床的第一件事是去散步,随后梁宣烨便到画室开始一天的创作。画室不大,10平方米左右,靠西侧墙边是一张大书桌,铺着旧报纸,摆放着各种画具和眼镜、书籍等辅助用品。墙上和几个书柜上摆满了老人创作的作品,人物、山水、虫鸟……既有水墨画风格,也有素描、油彩画。
为数众多的作品中,有两幅画与众不同,用精致的画框裱起。“这是我外公、外婆的肖像,1976年画的,当时听到我要画他们的肖像,两位老人可高兴了,端坐在那边都不敢动。”梁宣烨说,那个年代,农村没有照相机,一户家庭的一张照片都是宝贝。
梁宣烨对绘画的痴迷深受外公影响。外公是个没文化的农民,但有一双巧手。“那个时候,外公给佛堂塑菩萨、绘佛像,他没有专业学过画画,但是手中的雕像和笔下的画都栩栩如生。我很好奇,一支笔怎么可以变出这么美的景和人。”梁宣烨说。
上学时,美术是梁宣烨最喜欢的课,虽然一个学期只有几节课,授课老师的水平也有限,但是梁宣烨特别认真,没有纸和笔,他就在黑板、地上画。
就读黄岩师范学校时,梁宣烨遇到了於光廷老师。
“於老师只教了几堂课,但他帮助我在绘画上打开了另一个天地。”梁宣烨说。
毕业后,梁宣烨到小学教语文。虽然工作很忙,但一有时间,梁宣烨就扎进绘画中,找来许多名家名画书籍,边欣赏边学习。
“我喜欢齐白石先生的画风,所以一开始总是模仿他。”梁宣烨说,从1957年开始画虾,数以百万只虾从他的笔下诞生。
他的“虾趣图”获得过很多大奖,从地市级到国家级皆有。
2
精神的满足让老年生活更快乐
退休后,对于绘画的痴迷让梁宣烨成日与画为伍。
“人身体老了,但精神生活不可以老。退休了,不代表生活就结束了,可以是另一种开始。我的前半生以教书育人为主,我希望后半生能够在绘画上有一番成就。”梁宣烨说。
“我总想让他多出去走走、锻炼身体,但他除了在家附近散个步,就喜欢窝在画室。”林阿婆说,劝多了,老伴急了,就冒出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
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长久地绘画,梁宣烨就会搁笔听听黄梅戏,整理早前的画作。
“这是我早期的人物画,主要是家人和学生。”轻抚着画中的人物,梁宣烨缓缓说着他们的故事。
“还太少,不够系统,我得把内容好好补充起来,有机会集合成册的话,不能留下遗憾。”梁宣烨一边整理成堆画册,一边又是摇头又是承诺,热情满满。
“我父亲跟别的农村老人挺不同,他不爱打麻将,不喜欢往人堆凑。但他不孤单,每天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内心非常丰富。”子女们这么评价父亲。
“国家提倡老有所乐,我总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告诉其他老年朋友,快乐不仅是物质生活,精神上的满足也可以让老年生活很快乐。”梁宣烨说。
3
让子孙了解
老一代人的艰苦生活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梁宣烨开始了宣传画的创作。当时,路桥金清镇关工委秘书长蒋福生向他提了个建议,画一套过去与当下生活对比的画,用以展览、宣传,教育年轻一代。
蒋福生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
“刚开始无头绪,画什么、怎么画,好几个晚上睡不着。”梁宣烨回忆,后来自己做自己的思想工作:不着急,想到什么就先记下来,有灵感就画。
坐在电视机前,看到一幕纺纱的景象,赶紧拿出笔记下;与老伴聊起以前种田的生活,灵感来了,进画室执笔就画;记不起旧时做年糕的工具,他就从书中、从其他老人口中探真相。
“有时候,他就坐在那边,也不知道在比划什么。”林阿婆津津乐道老伴那段“疯魔日子”。
第一套宣传画共38张,梁宣烨历时4个多月才完成。蒋福生知道后,立即拿去做展览,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随后,梁宣烨又创作了“倡八荣反八耻”宣传画,共17张,前后也历时两三个月。
最后创作的这套63张宣传画,是老人心血的结晶,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完成。
“完成那两套宣传画后,我一直希望在还能画的时间里,留点作品给子孙。”梁宣烨说,“我经历过新旧两个时代,早年国家落后,深受欺凌,百姓糠菜充饥,衣不蔽体;如今国家繁荣富强,生活好了,但是有些年轻的孩子娇生惯养,好逸恶劳。我希望画下自己以前的生活经历,让子孙们能从中学会珍惜、奉献。”
比起创作的辛苦,梁宣烨更希望这套宣传画能够让下一代人忆苦思甜,饮水思源,勤奋学习,为祖国做贡献。
原标题: 七载痴迷宣传画 一心传播正能量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联系电话:0576-88906060,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