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您当前的位置 : 您当前的位置 :台州频道 > 新闻 > 民生 正文
珠游溪上游变身记
2014年10月20日 来源: 台州日报 胡艳芬 徐晔 林苗苗

  珠游溪上游经过整治的河道内,水流畅快,水质清澈。胡艳芬摄

  盛鸥鸥制图

  10月10日,在珠游溪珠岙镇与海游街道交界处,一位村民正在河里清洗宰杀后的家禽。徐 晔摄

  

  溪流孕育着三门县的主要村庄,这里千人以上大村有10个,都分布于三大溪流流域内:珠游溪、珠岙溪和吴岙溪。其中,贯穿整个县城的珠游溪是三门县的母亲河。

  “它就像一条绿丝带,飘舞在家乡的山峦间,平原上。”在文人追忆的文章和孩子们的习作里,经常出现类似的句子。

  然而,珠游溪同样摆脱不了污染的命运,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和污水使它娇颜憔悴,功能减退,民怨滋生。

  当探访河流的脚步开始在珠游溪延伸,我们看到的是它正在回归本色的历程。

  而这一番“五水共治”的全民护河行动,也正在重新搭起老百姓和母亲河之间新的生息命脉。

  告别垃圾河

  从源起处的小桐岩村到主城区的城北村,珠游溪大体沿西南至东北方向流淌,又在城北村突然呈山尖状折向东南。

  而此次首度探访珠游溪,我们观察的是北上河段中的珠岙镇部分,长约13.6公里。

  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发展,加上河道两岸人口分布密集,珠岙的水环境已变得十分脆弱。

  当地人常说这一段珠岙镇境内的珠游溪,曾经是“河畔绿树挂‘彩旗’,河中油污随水漂”,但在我们采访时已几乎看不到了。

  10月10日采访当天上午,连晴多日的三门县,突然下起了雨,雨量由大转小。小桐岩村到珠萃屏村一段的河水尚浅,水质清澈,两岸露出石子堆积的浅滩。

  我们从三门县“五水共治”办找到了这里未经整治前的照片,和村民们的描述别无二致,溪滩、绿树、河水之上,到处挂着各色各式垃圾。

  这一切从今年2月开始改观。2月19日,珠岙镇召开“五水共治”动员大会,决定打一场垃圾河“歼灭战”,年底前全面消除“垃圾河、黑臭河”。

  我们在一份河道“台账明细表”里,看到珠岙镇河段的沿河工业企业情况、沿河“三产”情况、沿河养殖场情况、沿河排污口情况、沿河违法建筑情况等都被详细记录在案。

  村民告诉我们,在珠萃屏村加油站附近曾有一座电镀厂,该厂沿河开了几十年,今年4月已经完全拆除了,这一行动大大改善了水质。

  郑珠娟是附近河段的保洁员,她每天骑着三轮车沿河四处捡垃圾。“要想河水干净,就是要保持,村民还是习惯往河里扔垃圾,我也要常常和他们理论的。好环境为大家,也要靠大家嘛。”

  原来珠游溪沿线12个行政村共配了53位保洁员,在最近进行的一次优秀保洁员评比中,郑珠娟当选。

  治理农村污水

  梅坑村段的河道两边绿树成荫,河面之上看不到任何垃圾和明显污染物,虽然水质稍显浑浊,但有村民说,已比往年好了不少。

  其实,珠游溪上游段原先不少地方沿河建有养殖场、制造业加工厂等,河水污染严重。在《珠游溪河道生活污染源村庄小区调查表》中,我们发现沿河12个行政村里无一进行截污纳管,且只有两个村建有农村污水治理设施。

  为了从源头上控制农村生活污水,珠岙镇已经开始行动。就拿梅坑村来说,目前该村的化粪池等污水处理工程已进入招标的具体程序中。

  此外,根据《珠岙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今年该镇将完成27个行政村、3345户农户生活污水治理,确保农户受益率达85%以上。

  广泛推进的过程中,抓住示范村好榜样。珠岙镇正在着手将7个村打造成第一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村。

  第一批试点村自今年5月份启动建设。据悉,上胡村自6月27日开工建设,工程总体进度已完成90%,娄坑村9月9日已进入施工阶段,后辽丁村、岙坑村、横山村三村9月24日都已进入招投标阶段,下胡村已进入审价阶段。

  根除养殖污染

  难得的一场大雨,令珠游溪沿岸有了山水画的秀美,笼在烟雾中的远山含笑,淌在青石上的近水流长。采访当日,在樟树下村,我们欣赏到了这样的景致。

  但假如你曾在今年夏天前到过这里,将是另一番景象。

  不知从何时开始,樟树下村成了治理河水污染的重点乡村,这其中被附近村民一致诟病的就是牛蛙养殖场产生的污水和恶臭。

  由于牛蛙养殖中存在密集养殖、用药不规范等情况,一方面牛蛙病害严重、死亡率高,周边蚊蝇泛滥;另一方面污水直排入河,不仅威胁周边无公害养殖基地,还严重影响周边村庄的自然环境。

  村民林远英说,没有整治前,赤脚在附近田里走,脚都会溃烂,可见水体污染之严重。

  为此,樟树下村开展了联合执法,进行全面治理,在4月17日集中行动中拆除樟树下村一处在建1260平方米的牛蛙养殖场;另外通过协商让西陈一养殖户在7月份自行拆除位于张家的牛蛙养殖场。

  此外,珠岙镇也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头治理。对在畜禽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由政府决定限期关闭或搬迁,因关闭或者搬迁造成的财产损失,由财政给予适当补偿。

  今年,该镇有12家养殖场需关停整改,其中7家养殖场已下发整改通知书。截至目前,已关停6家,整改4家。

  引导各方力量守护珠游溪

  本报记者徐晔 胡艳芬

  在珠游溪珠岙段两岸,每隔一段距离就有这样一块底色为醒目黄色的“河道警示牌”,上面写着“禁倒垃圾,违者按相关法律规定,处以500-3000元罚款,并负责清理一个月”。落款是“珠岙镇人民政府”,“河道警示牌”还特别指出举报有奖,并公布了举报电话。这样的“河道警示牌”共有162块。

  “这就形成了一套有利于‘治水’的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珠岙镇人大副主席叶信友表示,前段时间刚刚处罚了一例,责令其出资用于河道一个月的保洁工作。

  这只是珠岙镇针对珠游溪整治的一个举措。

  时间回到今年的2月19日。这天下午,在高枧村大会堂,一部名为《珠岙水之患》的专题片,令与会的几百名党员干部神情凝重:曾经水清岸绿的河流,现在不仅河面有垃圾,河两岸的树上也挂满了老百姓随手扔的垃圾。

  “这一幕幕让人痛心!”随后,一场围绕“治水”的行动在全镇展开——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五水共治”。在当地一家企业的帮助下,购置船只15条、救生衣55件,用于深水河道的日常保洁工作。

  与全镇512家企业签订“五水共治”责任书,明确规定企业对辖内河段配备1至2名专人保洁。目前,确定企业辖内河段保洁人516人,河道责任人168人。

  4月、5月,分别开展涉河违法建筑集中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共拆除涉河违法建筑面积1.93万平方米。

  从“工业走廊”到“清水绿廊”

  本报记者徐晔 胡艳芬

  在三门西北部有一条溪流叫珠游溪,它发源于天台山麓,流经县城,再注入海游港,溪两侧高山绵延,104国道贯穿东西。

  珠游溪,顾名思义,是从珠岙流向海游。珠岙镇,是三门乡镇企业的发祥地,特别是橡胶加工业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初期,珠游溪两岸的高枧、珠岙等地,当地群众克服山多地少的现状,敢闯敢冒,率先办起橡胶加工产业。

  这条以橡胶为主业的带状经济,被当地人称之为“工业走廊”。正因如此,在橡胶行业,流传着一句话:“北有衡水,南有三门”。

  不过,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发展,加上河道两岸人口居住日趋密集,包括珠游溪在内的众多河流变得十分脆弱,曾经清澈见底的河流如今成了垃圾河、黑臭河。

  其实早在2011年,三门就启动《三门县“清水绿廊”工程实施方案》,计划用5年时间投资3.8亿元,完成堤防加固50公里、河道疏浚200公里、农村沟渠整治100公里,城区绿化3000亩、绿廊建设1万亩、村庄绿化100个。

  从今年开始的“五水共治”,更是让当地下定决心:还珠游溪两岸水清岸绿。

  “珠游溪珠岙段属三门县级河道,全长13.6公里,自西南流向东北,河道起于珠岙镇小桐岩村,止于珠岙镇下洋村……”作为珠岙镇负责“五水共治”工作的镇人大副主席叶信友,对珠游溪再熟悉不过了,“按照‘一河一策’水环境治理方案,到今年年底,珠游溪珠岙段基本消除黑臭河、垃圾河、五彩河;基本拆除沿岸违章建筑。”

  “从‘工业走廊’到‘清水绿廊’,不仅是河的面貌改变,更是珠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变。”叶信友说。

 

原标题: 珠游溪上游变身记

标签: 河道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罗亚妮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联系电话:0576-88906060,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