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东省疾控中心发布的信息,截至7日零时,全省已有20个地级市报告登革热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病例2.3万余例,累计报告死亡病例6例。另外,福建、云南、广西等地也累计出现数百例登革热病例。专家预测,登革热病例仍可能持续增加,出现重症和死亡病例的风险也加大。
近10年来首次报告死亡病例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月29日公布的数字,全国已有23个省份报告登革热病例,病例数比去年同期上升4倍以上,并在2005年后首次报告登革热死亡病例。病例目前主要分布在广东、云南、福建、广西一带,占全国病例总数的99%,其中重灾区广东病例已突破2万。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院长尹炽标则指出,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广东气温升高、阴雨天气增多,积水清理难度加大。温度和湿度都非常适合传播登革热的伊蚊生长。
防控存“三大”缺陷
广东、福建等省的防疫专家认为,此次防控登革热疫情扩散方面还有三大缺陷。
一是统筹防控工作不够统一,导致疫点不断转移。一开始的防蚊灭蚊工作都是街道、社区进行,结果这个社区没有了,另一个社区又出现了。
二是登革热检测点过少,导致疫情不能得到及时控制。不少医院都把病人当成普通感冒发烧来对待,由于不能及时隔离,所以疫情控制出现了难度。
三是公众对登革热疫情认知还比较缺乏,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浙一医院专家:我省极少发生登革热疫情传播
截至8月,我省共发现16例登革热病例
截至昨天,正遭遇约20年来最严重的登革热疫情袭击的广东省,新增病例仍在以每天逾千例的速度在增加。对此,钱江晚报记者也采访了浙一医院传染科主任盛吉芳,请她介绍了如今正在肆虐广州的登革热,以及相应的防疫治疗措施。
“这是一种乙类传染病,一般只有病人进医院进行检查后,才能确诊。”盛吉芳主任介绍,登革热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症状,病毒则是经病毒蚊媒传播的,在新流行区各年龄组均易感但以青壮年发病者居多。由于没有专门针对登革热的药物,潜伏期和发病期一般都是一周左右,所以主要还是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
“有的病人甚至也不知道自己被传染了登革热,但只是吃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药物,其实也能正常康复。”并且一般情况下,被传染过登革热病毒并康复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让人拥有抵挡登革热病毒的“盾牌”。
不过这种看似并不厉害的传染病,也会致命。截至目前,广东省就因登革热已经有6人死亡。
对此,盛吉芳主任也表示,致死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被感染的病毒量较多,以及被感染者本身有基础疾病,这也与广东的那6名死亡病例情况相符。
据了解,登革热疫情一般主要发生在东南亚地区。因而浙江省虽然每年也偶有发现,但极少发生地区性疫情传播。“之前慈溪和义乌各发生过一次小范围的地区性疫情,但疫情源头也都是外来传入。”
记者也从浙江省卫计委官网的疫情通报上看到,今年前8个月我省报告登革热病例16例,较去年同期少了12例。其中5月至8月发现14例登革热病例,9月之后未见相关数据更新。
即便如此,盛吉芳主任也提醒,预防登革热,除了人们在往返东南亚或正在发生疫情的广东时,尽可能准备好针对病情临床症状的药物外,还必须注意防蚊、灭蚊,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饮食上则需均衡营养,增强体质。
广州市长陈建华带头灭蚊
8日,一场以防蚊灭蚊为重点的卫生行动在广东全省统一展开,以控制登革热疫情的扩散蔓延。
在登革热疫情最为严重的广州市,数十万干部、工人、学生、环卫人员,7日一起行动起来,清理低洼积水、沟渠,翻盆倒罐,彻底消灭蚊虫孳生地。市长陈建华等也在公园参与了清洁卫生活动。
记者8日在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街兴隆东社区采访看到,小区随处可见防控登革热的宣传海报和疫情通报。目前小区已报告10宗病例,宣传海报呼吁居民不要养水生植物,及时清理天台积水和卫生死角。
面对疫情,灭蚊成为各地防控登革热的重要手段。在广西,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呼吁广大民众积极行动起来,全民参与、人人动手,彻底消灭蚊虫孳生地。
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日也下发通知,要求做好登革热防治工作。通知要求,大力开展防蚊灭蚊工作。
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杨智聪说,“通过进一步加大各项防控措施,广东的登革热疫情有望在10月下旬出现拐点。”
印度登革热病例被严重低估
实际发生的病例比官方数字多300倍
一些美国和印度研究人员说,印度实际发生的登革热病例比官方数字多300倍。英国《卫报》7日援引这项研究结果报道,2006年至2012年,印度每年有近600万确诊登革热病例,比官方统计数据多300倍。而2013年印度国家传染疾病控制项目报告说,自2007年以来,印度平均每年发生约2万例登革热病例并致死132人。
研究项目负责人、美国布兰代斯大学教授唐纳德·谢泼德认为,官方统计结果偏低可能由多个原因导致,包括医生没有时间填写相关报告、未能准确作出诊断、以及接收众多登革热感染者的私立医院极少向当局上报登革热病例等。
原标题: 南方登革热为何愈演愈烈?我省极少发生地区性疫情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联系电话:0576-88906060,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