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最辛苦,靠天吃饭赚钱不容易,风里来雨里去的,如果我的工作能让养殖户增收,就很满足了。”这句发自肺腑、朴实无华的话,至今依然感动着台州湾畔的水产养殖户们。
在他的带领和努力下,青蟹苗人工繁殖这个国际性问题迎刃而解;“锯缘青蟹”因此走向了世界……他,就是温岭市海洋与渔业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丁理法。
大学毕业回到温岭,丁理法被分配到温岭县水产养殖公司下属对虾育苗厂。上世纪90年代初,对虾养殖暴发了全球性的病毒性疾病,海水围塘养殖一蹶不振。为了摆脱困境,重振养殖业,针对温岭的生产实际,丁理法四处奔波,不断摸索。他探索出了泥蚶套养、轮养等模式,并经过3年的反复试验,最终研究确立了围塘综合养殖技术及虾塘三茬养虾套养贝类技术,得到了水产界专家的肯定。这项技术在国内处领先水平,还荣获台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温岭市2万亩围塘全面推广综合养殖技术后,每年净增效益5000万元。目前,该项技术已在省内外大面积推广。
1996年,温岭市水产海洋局组建了“锯缘青蟹生产性育苗技术研究”课题组。丁理法被委以重任,担纲这项课题的研究。
每年的4至8月份是青蟹培养期,丁理法连续4个月天天守在育苗池边盯着。“青蟹每脱壳一次,就会长大60%—80%。”爱钻研的丁理法发现,有些专业书籍上说青蟹一生要蜕壳13次,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会蜕壳14次,而这次的异常蜕壳,就是青蟹个头变大的主要因素。经过3年的反复实验,青蟹的生产性育苗终于获得成功。1998年8月,该技术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的评价是“总体水平国际先进、国内领先”。
锯缘青蟹生产性育苗的成功,并没有让丁理法沾沾自喜。他发现,青蟹过去大多采用粗放养殖,养殖的技术含量低,产量不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1999年初,在台州市水产局的大力支持下,丁理法又向省海洋渔业局申请了“锯缘青蟹人工苗的中间培养及养殖技术”项目。通过两年的实施,他培育出了Ⅲ期幼蟹575万只,推广实施青蟹人工养殖面积3182亩,创产值3380万元,经济效益1232万元。该项目获得了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
“我做的只是本职工作,能用科技带动养殖户更快致富,是我最大的心愿。”丁理法说。
原标题: 让锯缘青蟹走向世界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联系电话:0576-88906060,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