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 jili casino Login register.GOGOJILI legit,Gogojili login APP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您当前的位置 :台州频道 > 新闻 > 民生 正文
咬碎温度计会慢性中毒?专家称临床还未碰到
2014年07月10日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前段时间一篇题为《母亲拒绝给钱遭怨女儿强喂水银弑母》的报道,在微博微信上传得很广,报道说,36岁的女儿因向母亲要钱被拒,心怀怨恨,便将温度计中的水银强行给母亲喂下,导致母亲中毒身亡。许多网友在谴责女儿杨某狠毒的同时,担心今后不敢给孩子用传统的水银温度计了。还有些网友则质疑母亲刘某的真实死因,认为这么点水银不可能致人死亡。那么,温度计中的那点水银真的会致人死亡吗?以前有没有过这方面的病例?小孩或大人万一量体温咬破了温度计该怎么办?打破了温度计会不会造成慢性中毒?

  卧室惊现腐尸

  凶手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女儿强喂水银弑母》这篇报道说的是,4月9日晚上7点,北京丰台区一小区居民报警,称1105室住户家里发出恶臭。

  民警很快赶到现场,反复敲门无人应答后,联系开锁公司打开防盗门。进入房间后,发现床下有一具女性腐尸,手脚被捆绑,身上盖着一床蓝色被子。

  死者身份很快被确认,是60岁的住户刘某。走访得知,死者生前与女儿杨某及外孙女一起居住,但1个多月前,杨某带着女儿搬走了。

  勘查发现,捆绑死者胶带上的指纹与女儿杨某吻合。4月中旬,警方在杨某暂住地将其抓获。

  杨某承认是自己杀死了母亲

  杨某说,“我没工作也没钱,就是想要钱,她不给我。”正是因为老母亲拒绝了她的要求,杨某起了杀心。

  事发当晚,她敲碎温度计,将水银倒入母亲的水杯。然后端着水杯送到母亲刘某面前,但正在气头上的母亲不想喝水。杨某便按着母亲的头强行将水银灌下。

  母亲死后,杨某翻出母亲的钱,带着女儿和尸体一起生活了两个多月。两个多月后,尸体腐败的气味越来越浓,杨某用任何办法都无法掩盖这种气味,只得带着女儿搬离。

  误吞温度计里的水银而中毒的孩子

  临床上还没碰到过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王弋说,他在门诊中不时会遇到因不小心咬破、摔破温度计急急忙忙来就诊的人,有大人也有小孩,每个来的时候都很紧张,生怕自己或孩子中毒。问清情况后,王主任都会告诉他们,没关系的,不用担心,也不用处理,如果不放心,就留院观察一下。对于实在不放心的家长,则建议给孩子喝点牛奶,促进排泄。“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遇到过因误吞了温度计中的水银而中毒的病人。”王主任说。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儿科主任陈明明说,他曾碰到过2个弄断温度计的孩子。一个是小小孩,量肛温的时候不小心把温度计弄断了,水银流进了体内;还有一个是五六岁的孩子,量口腔温度的时候,把温度计咬断了,吞了水银进去。当时,家长都很着急,问要不要洗胃什么的。他的答复是没必要。后来,两个孩子都好好的,没出现中毒症状。

  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罗晓明从医30多年,碰到过几个误吞温度计里的水银的孩子,这些孩子也都没有出现中毒症状。

  “相比误吞水银会不会中毒,反而是破碎后温度计的玻璃更需要注意,不小心吞下去可能会割伤。”罗主任建议,若不小心咬破了温度计,先慢慢仔细把玻璃碎片吐出来,再漱漱口。如果不放心,就喝点牛奶。若是量肛温的时候断了,基本上也不用担心水银,因为,孩子一哭,水银会自然流出来,不放心的话,那就挤点开塞露加快排泄。

  曾有人一次喝下2.5公斤水银

  都没有中毒死亡

  会不会是女儿杨某给母亲灌了好多支温度计里的水银?

  杭十四中化学老师汤小梅说。“喝水银对身体的影响和吞金有点相似,主要是因为比重大,使人出现坠痛感觉,容易诱发肠套叠。严重的也会造成胃肠黏膜受压、缺血、坏死、糜烂,甚至穿孔,但这要建立在一次性大量食用的情况下,一支家用温度计的水银含量只有0.5-0.7克,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

  2000年5月收稿的《临床急诊杂志》,刊登甘肃省秦安县人民医院郑永东等医生撰写的一篇《顿服大量水银中毒1例》的临床经验文章。文章说,他们抢救了一个水银中毒的27岁男子,该男子一次服下了2500克水银,并即刻吐出了500克,还有近2000克吞到了肚子里。

  4小时后,男子到医院就诊。主诉感到心慌、气短、上腹部持续性坠痛,平卧时疼痛减轻。但体温、心跳、脉搏等均正常。医生先让患者喝下500克牛奶倒立催吐,但没有吐出。为了防止服入的水银过多导致肠胃道穿孔、扭转、坏死等问题,马上胃镜将水银抽吸出,共抽出水银600克。随后,患者腹痛缓解。

  入院第二天,让患者进食植物油和多纤维蔬菜等。第三天,有水银从肛门排出。5天后,拍片发现,腹腔内原先可见的大量高密度阴影已全部消失,检查血、尿、粪常规和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正常。住院6天后出院。

  医生对这位患者随访了1年。口腔黏膜、肌肉震颤、精神均正常,复查血、尿、粪常规以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表现。

  这个27岁患者吞入体内的水银共2500克,马上吐出500克,胃镜取出600克,排泄出1360克,还有近40克水银没有收集到,这比一支温度计里的水银0.5-0.7克多得多了。

  2012年3月25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郝凤桐主任医师,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吞体温计中水银,能否导致汞中毒?》的博文。其中讲到,有研究报道,给大鼠按照每公斤体重、每日6克的水银灌胃,历时一个月,实验动物没有发生汞中毒。2001年,我国有医务工作者报道,一名35岁男性患者吞服水银达3.5公斤,经过对症治疗得以康复,患者在整个病程中并未出现典型的汞中毒表现。需要强调,以物质的质量来评估,就是一次喝下3.5公斤的水,也极有可能导致胃肠水肿乃至全身性水代谢紊乱,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为什么吞了这么多水银都没中毒死?

  浙江大学医学院毒理学与营养学学科系主任朱心强教授说,水银,化学名为“汞”,是常温下惟一以液态存在的金属,它的化学性质较稳定,既不溶于水及醇、醚等有机溶剂,也不溶于盐酸和稀硫酸。基于这些特性,水银是无法通过消化系统吸收中毒的。

  水银经呼吸道吸入更易中毒

  但一支温度计摔碎后挥发出来的水银蒸气

  致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那么,水银有毒一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汤小梅老师说,水银的主要吸收途径是呼吸道,老百姓所说的水银中毒,其实主要是指水银蒸气会使人中毒。水银在常温下就能蒸发。随温度增高,蒸发量也增加。经呼吸道吸入的水银,70%可以进入肺部,使人出现炎症反应。当水银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后,会以离子形式存在人体内,可抑制多种酶的活动,阻碍细胞的正常代谢,引起肾脏、肝脏及心肌的损害,导致中毒。

  朱心强教授说,水银蒸气导致的中毒多见于灯具加工厂、温度计加工厂的工人,且以长期慢性中毒为主,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吸了一支温度计的水银蒸气,马上中毒身亡的,他还没看到过。水银蒸气中毒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障碍、头痛、头晕、易激动、睡眠障碍、全身乏力、低热、口腔炎、牙龈炎、手指震颤等症状。

  一个成人一次吸入多少量的水银蒸气会中毒?

  汤小梅老师说,这很难计算,目前还没有准确的数据统计,这跟房间大小,通风好不好,水银量多不多,暴露空气中的时间等都有关系。但有数据表明,即使是最敏感人群,如孕妇、老人、小孩,每天吸入20微克的水银蒸气,也是安全的。这也是为什么以前会用汞合金补牙的原因,现在汞合金已经被口腔科医生淘汰了,淘汰的原因不是因为有毒,而是因为有了更好、更优惠的材料来替代。

  “正常来讲,一支温度计摔碎后,挥发出来的水银蒸气是不会致命的。”汤老师说。

  收集地上的水银

  试试用注射器、镊子或螺丝刀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职业病科姚耿东教授擅长职业中毒等的诊断与治疗。他说,大家不用担心温度计咬碎后会不会中毒。正常情况下,服下一支温度计的水银不可能致死。如果真的死了,那只能说是一个特例,比如水银诱发其基础疾病,但这个概率比较低。

  虽然,温度计中的水银不足以致命,但水银毕竟有毒,所以如果打破了,还是建议及时清理。但水银易碎易逃,收集水银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怎么才能既快又好地清理掉地上的水银呢?

  汤小梅老师说:“理论上,清理水银最好的方法是用硫黄粉。在水银上面撒点硫黄粉,使其形成化学反应,产生HgS,降低毒性。撒完硫黄粉后,再统一扫进一个密封的玻璃瓶里,扔到有毒有害的红色的垃圾桶中。不过一般家庭很少备有硫黄粉,但清理后用密封玻璃瓶装起来还是很有必要的,若随便扔掉,它会污染环境。”

  也可以用拔去针头的医用注射器,将水银吸入注射器。对于一些非常小的水银碎粒,注射器往往也派不上用场。这时可以用银器来吸,最好是纯银,比如银簪(如果已经氧化,先用细砂纸打磨一下)。将银簪与水银碎粒接触,碎粒就会附着在银簪上。另外,涂了“克罗米”的镊子、细砂纸打磨过的铜丝铜片、新螺丝刀的头、表面没有氧化的铅丝等,只要将它们放到水银里浸一下,表面附着上一些水银,就会变成“吸水银神器”,特别是两腿附着有水银的镊子,可以轻松地夹起细小的水银颗粒。

原标题: 一则新闻引发家长担忧小孩咬碎温度计会慢性中毒

稿源: 杭州网-都市快报 作者: 记者 葛丹娣 通讯员 张颖颖 楼建丽  编辑: 金子琳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分享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相关稿件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