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 jili casino Login register.GOGOJILI legit,Gogojili login APP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您当前的位置 :台州频道 > 新闻 > 民生 正文
刘建宾专访:肌理就是我作品的“符号”
2014年05月22日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温岭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建宾
刘建宾作品《制棋教子图》
刘建宾作品《初到凤凰》
刘建宾作品《桥系列》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5月22日讯(记者 金子琳 赵静)刘建宾在温岭中学实验初中任美术老师,记者来时,他刚好下了课,就引着记者来到他的工作室。

  清泉漱石,花木扶疏,和煦的阳光洒落在玄关处,迎面而来一股清新幽静的气息,这是刘建宾在喧嚣闹市中辟出的清雅一隅。就是在这里,刘建宾创作画作,经营生活。

  天赋使然,爱之弥深

  天赋就是兴趣。儿时的兴趣往往能在事业上造就其一生。少时,刘建宾爱极了那些斑斓缤纷的色彩。他笑言:“那时别的小孩子都是在玩泥巴、玩弹弓、翻跟头,只有我‘特立独行’,爱四处乱涂乱画。自己家里的墙壁画了不过瘾,还画到别人的家里去了,反正到处都留下了我的‘大作’。父母说我,我当时应下可回头就忘了,而且屡教不改,为此真没少挨骂。”

  那个特殊的年代,生活的主旋律就是柴米油盐,或者围绕着柴米油盐。孔子都说:富之而后才教之,填不饱肚子何谈艺术。屈从于困顿的生活,刘建宾当年只得止步于涂鸦,将画画的热情深埋于心……

  1984年,由于工作调动的关系,刘建宾离开家乡,来到了“六朝古都”南京。

  契机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建宾踏足南京文化馆。当时一个业余美术班正在这里上课,他站在窗外观望,不禁流露出羡慕渴望之色。当时授课的也就是后来成了刘建宾启蒙老师的南京艺术学院冯一鸣教授。

  “我当时看到别人画画就走不动道了,真的是太渴望了,就腆着脸去问‘我能在这里学画画吗?’,没想到冯老师一口就答应了。”至此,刘建宾从原先的小打小闹、信手涂鸦走上了正规学习美术的道路。

  冯老师专攻工笔人物画,刘建宾就跟随着老师开始学习工笔画,临摹、写生......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根基。之后,在老师的建议和鼓励下,刘建宾开始备考大学。十年文化大革命,让早早踏入社会工作的刘建宾经历了一段文化的空白期,重新拿起课本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文化课的几分之差,刘建宾和当时的浙江美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失之交臂,被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录取,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

  两年的大学学习经历,时间虽不长,但让刘建宾收获颇丰。虽然在学校学的都是最为基础的,画画也从最基本的素描开始,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但是学校老师的创作理念和美术理论深深地影响了他,特别是得到了范保文、范扬、徐培成和陈传席等颇有威望的导师的悉心指导,让刘建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坚实的理论基础,成熟的创作理念,加上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1991年,刘建宾收到了美术带给他的第一份荣誉。他创作的《制棋教子图》在杭州举行的“1991‘西子杯’全国书画大赛”上获得优秀奖,这也是他的作品第一次得到业界的认可。

  毕业之后,刘建宾的画作屡屡入展,多次获奖。在1993年,他的二幅作品分别入选“全国第三届体育美展”和。特别是在“全国首届山水画展”上还获得了铜奖,并且得到了美术界前辈的肯定。如:前中国美协党组书记雷正民在此展总结性的文章《凌跨新境界》中提到刘建宾创作的《初到凤凰》:“……另一种值得注意的动向是,众多作者钟情于民族民间艺术的挖掘与发挥。……从色彩处理到画面构成都饶有新意。”,这给了刘建宾极大的信心和创作热情,也更加坚定了他将画笔杆子拿到底的决心。

  肌理是我作品的“符号”

  “一个学生曾说,您的作品都是自带‘标签’,不看名字就知道哪幅是您画的。”对于学生的评价,刘建宾显然乐于接受。

  受学院派的影响,初期的刘建宾一直在模仿名家的画风,人物画的风格也都非常写实。但是,刘建宾并没有将自己局限在这个框架内。慢慢地,他开始加入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将原来传统的工笔表现技法转变为淡雅朦胧的风格,在造型方面为了强化人物的个性和主题,对一些器官略加变形,以此表现出不同类型的人物特点。而后又加入民间艺术的一些元素,也让刘建宾的作品中的造型更加夸张,风格更加独特。

  “他们那靠着平时积攒的生活经验,直觉的主观判断,粗狂质朴的线条和夸张变形的‘神气’造型,‘俗’得不得不让我动心。也使我这时期的人物造型更加夸张,线条更加稚拙粗犷。”

  与“肌理”的结缘,源于一次西北采风。

  细看刘建宾的画作,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画中都有刘建宾钟情的“秘密武器”------肌理。

  “初到敦煌,敦煌石窟的宏伟气势使我倾倒,窟内那艳丽色彩和精湛的技艺的壁画让我心动,但真正令我震撼的是它那经过千百年洗礼而成的极具斑驳迷离神秘感的肌理之美。离了这点,我觉得敦煌壁画只是一件记载历史佛事的工艺品罢了。”

  受此启发,刘建宾便尝试着将民间的稚拙造型和敦煌壁画的色彩与肌理美进行有机结合。1991年获奖的《制棋教子图》便是他出成绩的第一个“试验品”。

  《制棋教子图》是以叙事的形式创作的。汲取了夸张的民间绘画式的人物造型,敦煌壁画的自然的肌理和古代岩画及竹简的一些元素,一场生动的围棋教学跃然纸上。

  之后创作的《初到凤凰》、《龙舟竞渡》、《呆儿看店》以及近年来创作的《桥系列》都是刘建宾在肌理作画过程中的成功尝试。

  “我一直觉得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并不止于口头,一定要用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符号来表达自己的东西才更为贴切。”毫无疑问,肌理已经成为刘建宾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艺术符号。

  缘浅缘深,恣意生活

  2001年,刘建宾来到台州温岭,这个后来被他称之为“第二故乡”的海滨城市。他在这儿一呆就是13年,从事着从小梦想的职业——教师。虽然是不受重视的副科美术,但是刘建宾还是自得其乐,用心教书,随心作画。

  聊到创作计划,刘建宾说之前一直想为这个“第二故乡”留下点什么,于是便有了创作《即逝的家园》之温岭石塘系列画的想法。

  “咱们温岭是个物产和精神文明都非常富有的地方,而石塘那些特别天然的东西更是弥足珍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财富都在慢慢消失,我要再不把它们以绘画的形式下来,恐怕我们的后代就再也看不到了。”

  从儿时小打小闹的涂鸦,到迫于生活压力的放弃,最后重拾画笔,并画出了自己的人生。从工人,学生,艺术家,老师的角色变换,怕是刘建宾自己都没想到与画的“缘”竟然如此之深。

  “我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画画,说什么都不会放下,它已成了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无法割舍。”说到美术在他心中的份量,刘建宾眼神中流露出的坚定给了我们答案。

原标题: 刘建宾专访:肌理就是我作品的“符号”

稿源: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作者: 记者 金子琳 赵静  编辑: 金子琳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分享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相关稿件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