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庆油田出台新招工政策:老职工的子女如毕业于“二本”非石油专业或“三本”将无法直接“接班”,而要通过“委培一年”的方式,择优录取。为此,老职工们从4月8日起,持续半个月聚集在大庆油田大厦前,表达他们的反对。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包分配政策对大多数人来说,早已是蓦然回首、恍如隔世了。如今,看到大庆油田部分职工仅仅因为包分配政策被缩了水就不依不饶的“活剧”,公众不免感叹,难不成时光倒流了30多年,又重回计划经济时代了吗?
在各行各业就业岗位已基本实现“面向社会、择优录用”的当下,“包分配”的用工制度造成的行业垄断、效益低下、就业不公等不良后果,早已人所共知,无需多言。退一万步说,在社会迅速转型的今天,即使包分配,对油田子弟而言,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因为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油田子弟不思进取的不良风气,削弱了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剥夺了孩子们选择未来的权利。其实,有许多年轻人想离开大庆,探索更加广阔的人生。这从他们“被父母逼着来闹一闹,始终站在人群的后面,像一群看客”的姿态中可以清楚地感知。可见,这样的“包揽”,有时是一种错误和负担,它并不是每个油田子女都“求之不得”的“特权和福利”。
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幻。大庆油田这次门槛设置是在利润下滑和用人成本上升双重因素作用下做出的必然选择。从某个角度说,石油人的前景未必很乐观。可为什么那些老职工的思想观念还是那么老旧?谁给了他们“包分配才有幸福”、“油田子女必须包分配”的错觉?笔者分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是补偿心理。老职工们大都是王进喜时期“石油大会战”前辈的后代。在物资匮乏的60年代,大庆人“忍饥挨饿沙当面,天寒地冻雪作床”,曾举一城之力供应了全国过半的石油需要。他们认为先辈和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石油事业,享受子女包分配是应得的。就象一位职工所说的“老子打下的江山,小辈们为什么不能继承?”可按此逻辑的话,皇帝的儿子要接着当皇帝,将军的儿子要接着当将军,那我们岂不是要退回到爵位世袭的封建社会?
二是斗争经验。虽然早在1986年国家就规定,“废除子女顶替制度,实行劳动合同制”,但由于职工的不断抗议,使招生考试不过是走个形式,并没有实质性门槛。而过去的胜利经验,也给他们这样一个错觉,只要我们不答应,子女的铁饭碗就永远安全,谁也奈何不了。
三是陈腐观念。油矿工作其实艰辛劳累,新职工4万余元的平均年薪也并不算高,家长看中的就是稳定的生活和待遇。在他们眼中“大庆只有两种工作:市政和油田,其他都是待业”,“打工能算工作吗?”,“哪怕是倒闭前一天进去了,油田就能管你下半辈子饭吃。”这种陈腐观念与油田疏于思想教育和职工生活圈子相对封闭有很大关系。老职工们不明白,在倡导“公正、法治”当今社会,自己再上访,也是逆势而动,很难达到目的,可惜他们现在恐怕还认识不到这一点。
显然,想打破“包分配”的过往惯例,既要加强用人制度的刚性约束,又要强化思想教育的柔性手段。俗语讲,“理直才能气壮”,“心平才能气和”,只有让老职工们觉得理由不足、心态平衡了,“世袭罔替”的“包分配”政策在现实中才算完美谢幕了。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分享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