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姐妹采茶被虫咬丢了性命
近日,临海市白水洋镇发生了一起悲剧。4月下旬,两姐妹杨大凤和杨小凤(均为化名),相约来到下宅村亲戚家采摘野生茶,以备家人常年食用。不想采茶后,姐妹俩就觉下身疼痛不适,后来高烧不退。4月19日,姐妹俩被送往台州医院,两天后姐姐被转到宁波医院医治,妹妹则继续留在台州医院医治。
据台州医院感染科主任陈华忠介绍,妹妹小凤送到医院时已经陷入浅昏迷状态。“对于较大刺激还是有反应的。她最大的症状是发热,还伴随恶心、腹泻,并有出血点。”
入院后,小凤被送往血液科进行了检查,发现她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同时身体多个脏器功能损害,血氧饱和度下降。病人出现呼吸困难,随后被送往呼吸科ICU病房。因小凤病情严重,全院专家进行了讨论。根据病人的症状,发现病人此前曾去采茶,腿部有被小虫叮咬的痕迹,初步判断可能是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所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也就是俗称的蜱虫病。
了解到小凤的姐姐大凤也出现类似症状,并已经转往宁波医院救治,台州医院马上与宁波医院联系。可惜的是不到一周,姐妹俩相继不治身亡。据亲戚章某介绍,姐妹俩今年60岁左右,采茶前身体都很正常。
院方将小凤生前的血液送往有关部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确实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介绍
什么是蜱虫病?
蜱又名蜱虫、壁虱、扁虱、草爬子,体形极小。其实,蜱虫在山区很常见。
临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唐宇明介绍,蜱虫病专业名称应该叫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致人死亡的并不是蜱虫,而是蜱虫体内携带的病原体。“蜱虫体内有多种病原体,而引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主要是新型布尼亚病毒。”
2011年,台州医院成功救治了我省第一例蜱虫病患者。
唐宇明介绍,蜱虫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并伴随血小板减少,山区多发。“发病者多为在山区生活生产的劳动人民,一些野外旅游的驴友也应注意防护。”
近日,临海发现数例蜱虫病患者,大多是临海黄坦山区的农民。“我们已经加大了对山区人民的宣传力度,对这些患者所在地区的蜱虫进行了检查,但是在蜱虫身上并没有检查到新型布尼亚病毒。因此,病人是通过被蜱虫叮咬感染,还是其他原因感染,暂时还没用明确的定论。因为对蜱虫的研究进展有限,我们目前只能加强监测力度。目前,我们已经联系省疾控中心开展监测。”
陈华忠也表示,通过其他途径也有可能感染蜱虫病,但是具体并没有明确定论。
防治
被蜱虫叮咬了怎么办?
据了解,蜱虫病3-11月为可发病期,5-9月为高发期。
虽然被蜱虫叮咬导致发病死亡属个例,但是身在野外时还是要注意防蜱虫。
蜱虫常会附着在人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腘窝及脚踝下方等部位。因此,在野外时尽量避免长时间直接坐卧在草地或者林地里。最好穿浅色、光滑的长袖长裤,裤脚、袖口和领口尽量扎紧。
我市许多地区都种茶,采茶期间,天气开始变暖,采茶女大都穿着单裤,由于采茶时往往太专心于采摘,经常是被叮咬了也不知道。因此,采茶时最好穿长裤,将裤脚塞到袜子里,同时也要留心被小虫叮咬。
另外,陈华忠表示,在照顾蜱虫病患者时,也应注意不要密切接触蜱虫病患者的排泄物以及血液。
蜱虫吸血的口器很复杂,上面长着倒刺,不恰当地拔除,很可能会让它的口器折断在皮肤里。
但是万一被蜱虫叮咬了也不必恐慌。陈华忠提醒,应该用夹子慢慢将蜱虫夹出来,不要直接用手抓。“用手抓很容易把蜱捏碎或扭断,使伤口更深或者病毒进入体内。”
蜱虫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2周,死亡率10%-20%,被蜱虫叮咬后如果市民出现发热现象,一定要及时去医院的感染科检查。“病情的严重程度跟发现的迟早、病人年龄和身体状况有关,因此发现情况一定要及时送医,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分享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